高初中语文知识的教学如何分工和协调
2008-05-14李菊香
李菊香
关于语文知识教与不教,教多教少,教什么不教什么的争论一直就没有间断过。于是,左的时候,弄的教材几乎就只剩下语文知识,如1956年向苏联学习时汉语、文学分科的教材;右的时候,语文知识又销声匿迹,如大跃进时候编写的教材;中立的时候,教材里面附录了部分语文知识,如根据新课标编写的教材。但是,关于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必须兼具的思想,现在基本上已经趋于统一。
只是,新课改推行后的新教材,语文知识的内涵相对缩小,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似被忽视。《课标》自己是这样表述知识点的,即“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并且阐释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实践。”
一个“随文学习”,一个“不宜刻意”,弄得新课改之后的初中语文老师,面对书后附录的语文知识望而却步。生怕一教学就违背了标准说的“没有随文”,唯恐一问津就变成了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结果,这样一来,直接造成了初中语文知识教学的蜻蜓点水抑或轻描淡写甚至是忽略不计。
这种点水这种淡写这种不计,造成的知识缺失,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虽然不少高中教师,自己挤出时间来弥补这块缺失。但是,随着高中新课改的全面铺开,文本容量的加大,时间上就很难有充分的保证。我担心,到头来,不仅对初中的知识也只限于蜻蜓点水,还可能造成对高中课程的轻描淡写,由此,带来另一块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其后果,不仅直接对学生的升学考试造成负面的影响,而且将会阻碍一代又一代人汉语言文化素养的提升。
在这样一种情形之下,我认为,高初中知识教学的分工和协调就该提上议事日程。但是,如何分工协调的问题还关系到初高中的语文教材到底教给学生哪些语文知识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无数专家均有宏论,我这里姑且借用胡兆群采用的说法。倘若高初中应该给予学生这些知识的话,那么,我认为,根据语文知识结构的规律,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初中生的接受理解能力,我们应当在初中教材中安排如下知识点:
语言学
汉语拼音规则、汉字构字常识,在小学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达到3500个词,短语的结构、单句的成分、复句的主要类型、常见关联词的用法、基本的句型和句式、常见修辞格的一般用法、词语的积累和掌握结构复杂的句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群)句型和句式的变化、语体常识、语境和语义、简明、连贯、得体、语言的规范和锤炼等。
文章学
段落的性质、构造和类型,主要的表达方式,常用的文章体裁, 多角度观察和辩证思考,作者思路和文章结构段落衔接和整体布局,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文章的创意,文章的构思、素材和题材,行文和修改文章的情和理,质疑、阐发和评价等。
文 学
文学体裁常识、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文学鉴赏常识、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中国文学发展简况等。
文 言
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和18个虚词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里的用法(在这一个知识点上,高中落实五分之三)。
工具书
常用字典、词典和多媒体 多种语文工具书、多种媒体和图书资料使用法。
然后,督促初中老师务必落实地教,叮嘱初中学生务必扎实地学。
可是,按照胡兆群采用的观点,语文知识可分为两块,一块是我认为除划线的以外,都可以成为初中教学目标,它们按照胡兆群采用的说法属于语言规律的知识;另一块是我认为完全可以作为高中教学知识目标的言语规则板块。
其规则包括:
精读方法系列:朗读涵咏法、疑问思辨法、比较阅读法、表达阅读法。
略读方法系列:浏览默读法、提纲挈领法、搜寻猎读法、不求甚解法、扩散参读法。
速读方法系列:无声视读法、一目十行法、循章归旨法、意会神摄法。
写作聚材方法系列:三维观察法、采访调查法、阅读记忆法。
构思发想方法系列:广泛发想、反复发想、变化发想、连锁发想、迅捷发想。
段落衔接方法系列:自然衔接(时间、空间、联想)、逻辑衔接(因果、归纳、演绎、类比)、意会衔接(总分、并列、递进、补充、转折)、形式衔接(过渡词句,过渡段落)、技巧衔接(正逆接、急缓接、远近接、明暗接)。
诸如此类,只要是告诉学生如何去阅读、去观察、去构思、去写作的方法均可列入言语规则的范畴。
但是,课改以前的初中语文教材基本上涵盖了语言规律的知识点。可是,无论是课改前还是课改后,言语规则知识高中教材都很少涉及。这些言语规则知识很多涉及到逻辑常识,高中低年级的学生也未必能够理解和接受。但在高二以后,却着实有学习的必要,否则,我们老师在教学生写作议论文甚至学习复杂议论文的时候,都会觉得特别的吃力。
倘能把言语规则知识融在高中教学之中,让高中教师完成这一系列知识的建构工作,那么,我想,我们的中学生语言的表述、表达,言语的交流、交际都会有一个很大程度的改观。
以上谈了高初中语文知识如何分工的问题,下面,我将谈谈为何要协调和如何协调的问题。
高初中语文知识教学为何必须协调呢?我谈三个避免,一个遵循。三个避免是:
第一、避免重复性教学。人称知识爆炸的今天,穷尽一辈子也只能捡拾知识海洋的一两块小贝壳,哪有时间做无聊的重复?
第二、避免出现知识的漏洞。这个问题,初中新课改全面铺开的几年来,造成的后果已经非常的明显。
虽然,语文知识的逻辑性没有数理化生强,但是,语文学科它既有社会学科的特性,其语言板块还兼具自然科学的特点。因此,它也自有其逻辑性。比如,没有一定字法、词法甚至句法的知识积累,何谈理解感悟和分析?
第三、避免落伍于时代。我认为,在新课改的前提下,这种协调尤其显得重要,我们不断的呼唤学生的合作探究,我们高初中老师却各吹各的号、各弹各的调,这样一种被人遗忘的不和谐,不应该再出现在合作呼声很强,和谐调子高唱的今天。
而一个遵循就是遵循每个人知识发展的规律性。一个人认知事物的规律是识记、理解、综合、运用。所以,我们在初中安排的知识大多都是识记理解类的,而高中则偏向综合运用。
下面谈谈如何协调的问题。
首先,提升认识。
我认为,对高初中教师进行先期培训很有必要。通过培训,既让他们认识到协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要让他们明白自己担负的教学不仅是一份任务还是一份责任。
其次,明确目标。不仅让初高中教师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更要让他们明白头一个阶段初中或后一个阶段高中的教学目标。
再次,提升素养。我们知道,我们无法也没有必要让学生在中学阶段建构系统抑或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但是,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却不能排除在外,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首先建构扎实完整系统的知识。
最后,加强联系。我们大家都清楚,无论是高初中兼具的中学,还是仅仅只有高中抑或只有初中的学校,初高中老师之间的联系都不是很频繁的,关于教学方面的研究就更少了。基于这种现象,我们的教育部门必须在这个方面有硬性的指标。同时,一个责任感强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自己主动的建立这层联系,创建这份协调。
只有如此这般,我们高初中语文知识的分工和协调才会落在实处。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建设的母语大厦才会雄立于世界。
只有如此这般,我们才有可能保证,为我们民族我们自己迎来足够的尊严。
[作者通联:湖南张家界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