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明其实是一种谦逊的姿态

2008-05-14韩志柏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8年3期
关键词:作文题说明文作文

韩志柏 吕 由

因为承担了“作文指导与作文评价”的课题研究,我们在苏教版必修五的第一专题——说明文的写作教学中,对作文指导作了充分的探究,延长了常规作文指导的时间,有步骤地充实了作文指导的过程,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深深感觉到,对说明文写作教学的不足实在是作文教学的一大缺憾,感觉到加强说明文写作教学的必要性。现将我们认为要加强说明文写作教学的理由,作个汇报,以期得到方家的指正。

首先,说明文的写作教学最贴近学生生活,尤其是切近学生的认知水平。一次我们为说明文写作教学先后出了两个题目,一个是介绍一种家用电器,另一个是向同学们推荐一本书。这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同学们上手比较容易。即便是说起来比较困难的家用电器的内在原理,学生也有地方去寻找资料,且寻找方便。所以老师的工作就集中到方法的指导上。比如,在写家用电器时,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明确假定的读者,由此明确对所搜集到的资料的取舍详略,明确写出自己所说明的“这一款”的特点。备课组的教师团结协作,先后集中到每一个班级里,让学生在小组交流时有充分的发言与交流的时间。当学生能够如数家珍地说出自己这一款的特点时,一篇有质量的文章也就基本完成了。介绍一本书的写作也是这样,当介绍者在选择了同一本书的小组中不断地接受其他同学以及老师的质询和启发,最终能把这本书的内容流畅地说出时,这一篇文章也基本上大功告成了。

也许有人会反问,难道让同学们写写他们的同学、朋友,写写他们的父母、亲人,写写他们的老师、乡邻,会不贴近学生的生活?会不切近他们的认知水平?可是只要认真想一下,我们就不难发现,人是最难写的,写人远比说物难。实际情况是,写自己所熟悉的人,学生早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就已经做过很多次了,到了高中反而不如初中时写得好。这中间的原因很复杂,我们以为主要原因是,到了高中之后,他们开始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感觉到对人难以把握了,本来那么纯洁的朋友现在也似乎并不单纯了。就绝大多数学生而言,还不能够准确地评价复杂的社会中复杂的人。所以,这一阶段说明人不如说明物更能与绝大多数学生切近。

说明文的写作教学最易贴近学生的生活,还因为生活中有随时会发生的让学生充满喜悦充满表现欲的事物:树上的一处蜂窝,一款新颖的MP3,一家菜肴味美的快餐店,一处风景独特的角落……如果你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你会发现,学生间的大多数交流都是在互相介绍着自己的发现,即使校门前新增一个地摊,也会被介绍得多姿多彩。

其次,说明文写作教学更有利于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由于写作内容的相对固定,老师在分组指导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发言,组内的同学也可以得到充分地交流。在不断地质询和答辩中,每位同学不仅加强了对自己的写作对象的认识,而且在与其他同学的比较中准确地感觉到了自己的写作对象的特点。比如,在写家用电器时,把功能齐全与时尚联系起来,把功能简单与实用联系起来的结论性语言,就是在同学们的交流中总结出来并落到写作实处的。本次教学,由于每小组的学生只有5到8人,学生间的交流讨论以及老师的质向指导都很充分。

如果能够进行一对一的写作教学的话,也许不一定能得出说明文写作教学更有利教师主导地位发挥的结论。可是我们不能不面对今天的教学现实,就总体而言,低于50人的班级还是比较少的,而70人以上的班级却不鲜见。这样比较起来,这个结论就容易理解了。其实,真正能支撑这一结论的,恰恰是说明文写作教学有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的现实。写人物的难度和“代圣人立言”般的难度,都不是老师的写作指导所能完成的;对人物的看法,与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包括对“圣人之言”的看法,都不是老师的说教所能解决的。学生这些思想的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更何况即便是对真理的确信,有时也是要以人生的阅历为基础的。当这些思想与情感都还不确定或模糊不清时,即便老师的指导到位了,依我们的经验和思考看,也是很难写出认识和表达都清晰的文章的。

第三,说明文的写作教学同样能够体现写作的规律,且更便于学生掌握这一规律。这次写作训练之后,学生们对作文有了新的感受。他们不再认为写不出作文是因为自己的基础差、水平低。他们真切地感觉到,写不出作文是因为自己还没有甚至是远没有熟悉被写作的对象。即便是自己眼前的东西,也因为缺少有目的的观察,而对其不甚了了,更不要说准确把握其特点了。写电器说不出零部件的名称,写书不知道“扉页”、“书脊”,也就像我们写景说不出树与花的名称,写花说不出花蕊、花瓣、花萼一样。缺乏仔细的观察,没有对事物的详尽的认知,才是我们写作文时无话可说的真正原因。在这个过程中,能增加我们对写作对象的情感,促进写作行为的完成。学生们对此有着真切的感受,通过说明文的写作,他们越来越喜欢上了要写的东西,他们甚至用“敝帚自珍”来形容这样的感情。他们也感觉到作文技巧并不是一项神秘的技能,只要具备了前面两点,用点心思就能掌握。他们说:《南州六月荔枝丹》《景泰蓝的制作》的说明顺序都是由事物自身的特点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决定的。

要加强说明文写作教学的理由还可以加上一条,那就是,就绝大部分同学而言,将来要更多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自己从事文学创作或哲理的思考。从这个角度上看,加强说明文的写作教学也是学生未来个人诉求的需要。无法想象,当一个学生去应聘或汇报工作,他不会“说明自己”而只会用充满抒情的文字或长篇大论来吹嘘自己。当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今日“文体不拘”、“文体自选”的大好考情环境中,用说明的方法照样能够写好高考作文,或者说写其他的文体也可用说明表达得完满。《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9期,刊登了美国的“高考”作文题,其中的第一题是这样的——

背景:有人认为,一个政府应该对影响人们生活的重大事物起更大的作用,因为个人之力,是无法修路筑桥改善公立教育之类的。另外也有人认为政府不应管得太多,否则人民就会过分依赖政府的照顾,于是变得越来越懒。

任务:根据上面的背景,自己拟定题目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意见是什么,不可写成诗歌或话剧。

我们看重这个作文题“说说你的意见是什么”这样的表述。这样的表述是在告诉我们,说明也可以像议论一样表达自己的主张、见解,只是姿态更低点,语言更亲切点,表达更朴实点。

《语文学习》2007年第4期刊登了2007年度台湾地区的“高考”题,其作文题是这样表述的——

或许你有过类似的经验:熟悉的小吃店正在改装,即将变成服饰店;路旁的荒地整理之后,成为社区民众休闲的好所在;曾经热闹的村落街道,渐渐人影稀疏,失去了光彩……

这些生活空间的改变,背后可能蕴藏许多故事或启示。请你从个人具体的生活经验出发,以“走过”为题,写一篇文章,内容必须包含:生活空间今昔情景的叙写、今昔之变的原因、个人对此改变的感受或看法,文长不限。

我们看重作文题对作文内容的限制,这种限制给我们确定了明确的写作内容,由此限制了我们话语的姿态,同时也给了我们以说明的方式进行写作的理由。

作文教学,也应该吸取现实生活的经验。新浪网正在举行“我的2008——我记录”的博客评比活动,一位名叫冰城馨子的博客(blog.sina.com.cn/s/blog_49a14392

01000cuw.html),以她质朴清新的文字,亲切真诚的感情获得了“生活变迁”类的第一个冠军。这些博文,正是以说明的姿态与方式向人们介绍她的生活、她的亲朋、她所生活的城市,而她的非专业作家的身份,应该能给我们以震撼与启示。

说明文的写作教学已经被忽视得太久了。这与我们重视道德教化有关,也与我们对语文教学目标的模糊有关。一方面,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并不是培养作家、思想家;另一方面我们却又总是以作家、思想家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并以此来进行作文教学。每年的高考题最能反映这一点。当2007年的高考题对“代圣人立言”式的命题虽有所纠偏,却又“充满了诗意”的抒情意味之后,说明文的写作教学肯定还要被继续忽视下去,可我们实实在在感觉到,说明文的写作教学确实需要加强。如果重视并加强说明文的写作教学及其考查,或许能让学生把文章的内容写得实在一些,把写作姿态放得谦逊一些、自然一些,语言亲切一些;也或许能治一治我们作文中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假大空的毛病吧。

[作者通联:江苏南京市第十二中学]

猜你喜欢

作文题说明文作文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说明文阅读专练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
避实就虚,理重于情——感受2014年高考作文题
高考作文题“撞衫”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