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雨兼程“在路上”

2008-04-29孟兰英

关键词:敬一丹焦点访谈在路上

孟兰英

干电视记者这一行,半世光阴路上忙。这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路,既表现了我们的状态,也表现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在路上”的状态,让我们永远不会停下脚步,不管是在风里雨里。——敬一丹

在电视中看到敬一丹出镜,和我在现场见到她本人的感觉不太一样。我们都熟悉了电视里的敬大姐,可说实话,我觉得电视之外素面朝天的敬大姐更年轻,更漂亮,率真、爽快、真诚。这是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敬一丹在短短几分钟的接触中留给我的印象。

今天的敬一丹已是一名采、编、播合一的职业主持人,而且是一名很现代也很成功的电视人。她连续三届获得了“全国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面对成绩,盛名之下的敬一丹总是异常平静。她说:“我越来越不在意‘一丹这两个字,而更在意那给予我无穷话题的生活本身。”以平常心去体味不平常的生活,以平常话去表达不平常的思想,朴素深刻中包含着女性特有的细腻和忧虑。细腻很深,忧虑很长。这是敬一丹的本色。

儿时的梦想

敬一丹出生在北国冰城哈尔滨。

小时候,敬一丹非常喜欢朗读课文,她的声音同学和老师都喜欢听。语文课上,每当老师问有谁愿意为全班同学朗读课文时,敬一丹总是第一个举起手。

小学三年级时,有一天,敬一丹与几个女同学被叫到一间小屋子里,老师指着桌子上一个用红绸子包着的东西说:“这个东西叫话筒,也叫‘麦克风。现在你们每个人对着话筒念一段课文,谁念得好就选谁当小喇叭广播员!”啊,这真是太有趣了。那时敬一丹特别想要当一名“小喇叭广播员”,因此,每次她都朗读得格外认真,认为自己能被选上,可惜,最终入选的却是班里的另外一个女同学。

小学毕业后,敬一丹升入了哈尔滨市第44中学。那里离她就读的国庆小学很近。

如果追溯敬一丹做主持人的历史,应该从她的中学时代开始。那时,身为中学生的敬一丹已经是远近闻名的播音员了。“哈尔滨市第44中学毛泽东思想广播站,现在开始广播……”校园里每天都回荡着敬一丹那甜美的声音。几十年后提起往事,敬一丹仍很陶醉。

后来,敬一丹和几个同学参加了省广播电台的招聘,可惜的是,都落选了。中学毕业后,当每次路过省广播电台时,她就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她多想有一天也能到这里工作啊!有时候,当她一打开收音机,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什么时候,我的声音也能从收音机里传出来?”

从知青到主播

当再次坐在话筒前播音时,敬一丹已是一名“知青”了。那时,播音地点就设在新胜林场,那里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广播站。却是敬一丹五年知青生活中让她最难忘的地方。

“新胜广播站,现在开始广播……现在转播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

每天早晨,只要一听到敬一丹的声音,知青和林场的职工就会按时起床。听了敬一丹的播音,知青们对她说:“敬一丹,我们在山上听广播时,觉得你的播音就像省电台的播音一样,非常好听!”敬一丹听后觉得很自豪。

在广播站举行的一次现场会上,敬一丹因发挥得比较出色,被调到清河林业局广播站。在那里,敬一丹学到了很多与广播有关的知识,还兼做编辑。她撰写的稿件,不仅在站里播出,还在《黑龙江日报》上发表。

1976年北京广播学院到兴安岭林区招收工农兵学员,指名招收播音专业。敬一丹凭着天分,一试即成。从林海雪原来到首都北京,从伐木工到北京大学生,变化太大了,敬一丹说,这真像做梦一样。

毕业后,敬一丹被分配到了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当上了一名播音员,她的理想终于实现了。刚上班的那天,她在话筒前播出的是天气预报。回家后,她对父母说:“你们听听我播的天气预报怎么样啊?”父母亲笑着点了点头,他们为女儿的进步而感到骄傲。

那时候,敬一丹的工作和收入都不错。但追求进步、喜欢挑战自我的她并不满足,她一心想进北京广播学院读研究生。当时,她已近30岁,因英语基础较差,连续两次都没考上。但骨子里不服输的她又第三次向自己的梦想发起了冲刺。

1985年初春,哈尔滨冰天雪地,但敬一丹的内心却像火一样热烈,她满怀憧憬地第三次走进了考场。这次终于如愿以偿,她第二次走进了北京广播学院,再次踏上了求学之路,她的人生也由此迎来了新的转机。

研究生毕业后,北京广播学院有意要留敬一丹在学校任教,但她当时特别想去新闻一线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这时,刚好中央电视台经济部来学校要人,于是敬一丹几乎没费什么周折就进入了中央电视台。

1993年初,当敬一丹尝过了经济信息、专题评论、系列报道、大型晚会、现场直播等多种节目主持的滋味后,她又按捺不住内心求新求变的念头,想尝尝更为新鲜的节目样式,决定办个言论性节目,栏目的名字就叫《一丹话题》。

尽管做出这一决定时,她有点忐忑不安,但同时也兴奋异常,因为,未知的题材、未卜的前途、未经过的实验、未尝过的滋味,凡此种种,对她极富挑战意味,也有一种超乎寻常的吸引力。就这样,经过一段策划,在敬一丹40岁那年,以她的名字命名的《一丹话题》栏目在中央电视台正式开播了,这是全国第一个以主持人名字命名的节目。既是策划人又是主持人的敬一丹像经营自己的家一样把这个栏目办得红红火火。作为这个深受观众欢迎并赢得同行交口称誉的名牌节目的主持人,敬一丹也步入了如日中天的事业辉煌期,成为了中央电视台最具影响力的主持人之一,她由此赢得了“全国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称号,并荣获了“金话筒”奖。

1996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组建了《焦点访谈》栏目组,制片人孙玉胜力邀敬一丹加盟,敬一丹的事业又迎来了新的挑战。此后,她又进入央视名牌栏目《东方时空》担任主持人。她沉稳内敛而又大气的主持风格赢得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成为荧屏的一大亮点。

敬一丹说自己是幸运的,她的努力耕耘,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她相信今天的成功正是得益于过去的努力,正是得益于那样一些经历。正是那样一些生活,给了她植根的土壤,才有了她今天的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我要做一名有亲和力的主持人”

成为名人后,敬一丹还像从前一样,一点儿架子也没有,始终以她的热情去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

每天,敬一丹都会收到许多观众来信。有时,信被辗转送到她手中时,早已被揉得皱巴巴,但她仍摊开信纸,认真阅读。因为她知道,在每一封来信里,都藏着一颗滚烫的心。如果没有观众的支持,自己也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

如今,无论是在边远的小镇,还是在繁华的闹市,哪里有电视,哪里就能听到敬一丹的声音,看到敬一丹的形象。

然而,尽管敬一丹在电视上露面的频率那么高,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她却没有把自己当成大明星。在主持《焦点访谈》、《东方时空》节目时,她都能以诚恳、亲切的语气,以她独特的气质,把该说的话全部说出来,把大千世界里的爱讴歌出来,把日常生活中的平凡贴切自然地带入到主持风格之中,去感动每一位观众的心。她说:“在节目的策划及主持过程中,我天天都在琢磨怎么样在(电视)媒体里‘说人话,其实就是采取平民视角,让老百姓接受这种言论节目。目的是在政府和老百姓之间起一个沟通的作用。”

谈到自己的主持风格,她说:“自己最不善于做那种短兵相接式的批评报道。最初《一丹话题》自己也不想做,是领导硬逼出来的。后来做《焦点访谈》时,就感觉暴露出了自己性格的一些缺陷。有时一面对采访对象,就感觉自己没有智力了。面对坏人,我没办法对付;面对好人干了坏事,我又下不去手。”连制片人都说她刚性不够,但还是得做。后来她刻意与现场拉开一段距离,多说一些评论的语言,而且是老百姓听得懂和愿意听的,这才逐渐找到了自己的风格。

敬一丹认为,评论节目的魅力不在于声嘶力竭,不是那种对采访对象的“穷追猛打”、“哪儿疼往哪戳”,敬一丹采取的是平淡、随和的风格。观众之所以能够接受并喜欢,她认为是因为“平衡”、“独到”、“分寸”、“角度”这八个字起到了关键作用。“很尖锐的问题可能让人一时很痛快,算过了把瘾,但别忘了过瘾不见得能解决问题。只有平衡的、充分的言论才能让人信服。“比如有一次我接到一篇关于人口普查的稿子,说某月某日,国务院开始第几次人口普查,看后觉得语句上很生硬。于是我改成了‘某月某日的晚上,可能会有人敲您家的门,可能就是人口普查员,当您开门的那一刹那,您就亲身参与了这次人口普查。独到的言论不在于声嘶力竭,而在于好好说话,和观众平起平坐,而不是高高在上。”

从《经济半小时》到《一丹话题》,从《焦点访谈》再到《直播中国》,敬一丹在中央电视台主持节目的跨度之大、栏目之多是令人称道的。当有人问她作为节目主持人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时,她不假思索地答道:“主持人所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就是要有亲和力。”敬一丹进一步解释道,“所谓的亲和力就是老百姓们所说的人缘儿。”敬一丹说,为了能得到老百姓的人缘儿,在做节目时,除了避免声嘶力竭外,还有一条很重要,就是有些话最好永远都不要说。“我在做《焦点访谈》、《东方时空》过程中,平时尽量少用或不去用诸如‘要、必须、希望、应该这些词,还有像‘社会各界都要认真配合等话。记得有一次做节目,其中有一句话是‘他们这样做,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是可忍孰不可忍,我觉得这话有些欠妥当,后来甚至跟编辑、记者都吵了起来,一直争到领导那里。领导考虑了一下说,还是按照敬一丹的意见做吧。”敬一丹坦言,“有问题我能去改变而不去改变,这是对观众的不负责。”

敬一丹认为,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的本事不在于你能讲多少,最大的本事在于你能让对方开口讲话,让对方讲得越多越好。如果在节目当中只有主持人一个人夸夸其谈,不给其他人说话的机会,那么你即使说得天花乱坠,这个节目也不能算是成功的。敬一丹说:“让别人说话,在这方面,我的同事崔永元最有本事。”

敬一丹过去主持《焦点访谈》节目时,观众几乎看不到她的笑容。敬一丹说:“《焦点访谈》节目本身决定了我没有笑的机会,面对那些腐败现象,面对三乱,面对打白条,面对贫困……我怎么能笑得出来呢?”

敬一丹很欣赏这样一句话:“我不是最优秀的,但一定是独一无二的。”这也是她的追求。她说荣誉只能代表过去,人不能总背着荣誉走明天的路。她把曾经有过的辉煌化成了一种力量去承担更多的困苦和压力,去表现、记录一种更为丰富而富于韵味的生活。

“看着日历上新日子款款地走来,最诱人的还是那未知的新鲜。”敬一丹这番话使我们知道了她永远追求的内在根源,也感受到“在路上”这种生活状态的独特魅力。

猜你喜欢

敬一丹焦点访谈在路上
电视深度报道《焦点访谈》社会作用探析
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的生态主义解读
感谢遇到你——敬一丹采方录
敬一丹 宣布退休
1998,朱镕基到《焦点访谈》
敬一丹否认新书是自传
The Application of Af fective Factors inListening Comprehension in Secondary School
《焦点访谈》的困境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