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净负球队”的战术哲学

2008-04-19方正宇

足球俱乐部 2008年7期
关键词:积分榜勒芒法甲

方正宇

众所周知,在国际大赛的小组赛以及各国联赛中,尽管规定各有不同,但无论先比胜负关系,还是先比净胜球,净胜球都有大显身手的时候,弗格森不久前就曾抛出本赛季英超将由净胜球决定冠军的论调。而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净胜球越多的球队就表现越好,净胜球为负数的球队就很糟糕。然而,综观如今的欧洲各国联赛积分榜,却不难发现很多有悖于这种传统观念的反例,有些入不敷出的“净负球队”居然混得很好甚至名列前茅。个中原因,我们一起来看个究竟。(本文数据截至3月20日)

豪门强势

西甲联赛中,阿尔梅里亚队净胜球为-2,落后于马略卡的+4和毕尔巴鄂的+3,但在联赛积分榜上,后两队分处第11和12名,反倒是阿尔梅里亚高出几个身位,排在第八名;德甲联赛中,卡尔斯鲁厄净胜球也为-2,在这项指标上不及第12名波鸿队的-1,但前者排名第七,不仅远高于波鸿,甚至还领先于净胜球为+4的沃尔夫斯堡;在意甲积分榜上暂居第七名的,则是净胜球为-1的乌迪内斯。更极端的例子出现在法甲,如果仅比较净胜球的多少,那么勒芒在20支球队中只能排第十位。但现实却是,这支净胜球为-3的球队现名列积分榜第五,出现在下赛季的欧洲赛场上大有机会。

上述现象的出现,存在着多种偶然或必然的因素,但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各国联赛大多是几家传统豪门强势,它们相对于本国其他对手的优势非常大。由于联赛所有球队的净胜球总和肯定等于零,领先球队所产生的净胜球“正数”必须由落后球队的“负数”来抵消,因此,如果众豪门的领先优势过大,导致“正数”集中在几支球队,那么就势必造成更多中下游球队来承担“负数”。

就意甲联赛来说,在经济危机及“电话门”事件的连番打击下,意甲早已失去了昔日“七姐妹”争雄时代的整体强势。除了传统三大豪门和罗马等少数强队外,中下游球队大多只能勉强度日,并不具备给强队制造麻烦的能力。这种状态反映到积分榜上, 就是前五名球队的净胜球数高得惊人,后面的球队几乎是一片“赤字”。在这种情况下,第六名被一支“净负球队”所占据也就不足为奇了。

强弱悬殊在逐步扩大,已经成了当今欧洲足坛的一种主要趋势。尤其随着欧洲冠军联赛的改革,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几家豪门手中,他们就能够在转会市场上呼风唤雨,在积分榜上一路绝尘。去年夏天重金投入的拜仁在德甲优势明显,里昂也正朝着法甲“七连冠”昂首前进,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德甲和法甲的积分榜上,“净负球队”分别有11支和12支,都超过了联赛球队总数的一半。

英超的情况较为特殊,虽然存在着曼联、阿森纳、切尔西和利物浦四大豪门,但由于海外资本近年来纷纷注入,使得曼城、托特纳姆、阿斯顿维拉和朴次茅斯等中游球队也具备了相当的实力,从而没有出现净胜球“正数”被少数球队所垄断的局面。目前在英超的20支球队中,净胜球为正数和负数的球队各占一半。在这种背景下,“净负球队”中排名最高的西汉姆联也只排到了第十名,净胜球与排名之间出现的反差没有其他联赛那么明显。

取分高效

如果说联赛大环境是“净负球队”排名靠前的外因,内因则与他们在比赛中的战术思想有关。以最少的净胜球换取更多的联赛积分,其实是一种高效取分能力的体现。比如同样是一胜一负的结果,一场1∶0的胜利加上一场0∶3的失利,与3∶0的胜利和0∶1的失利一样,都将获得三个积分。但是,前者净胜球为+2,后者却为-2,净胜球的差值是四个。

勒芒就是一支参透了这种战术哲学的球队,从本赛季法甲首轮以1∶0小胜梅斯开始,他们始终坚持贯彻“1∶0主义”。联赛2 9 轮过后, 勒芒总共赢得了1 2 场胜利, 其中1 ∶ 0 有四次, 2 ∶ 1 有三次。勒芒每次都尝试以最小的代价拿到三分,一旦在比赛中取得领先,他们会立即投入防守,宁愿放弃扩大比分的机会,也不愿意承担被对手追平乃至反超的风险。勒芒迄今为止最大的获胜比分,不过是以3∶1在客场分别擒下了索肖和朗斯。

与此同时, 一旦发现败局已经无法逆转时,勒芒也不强求打进挽回颜面的入球,而是接受失败,迅速将注意力转移到下一场比赛。比如,在客场与欧塞尔进行的较量中,勒芒遭到了0∶3的惨败,但接下来他们就在主场以2∶1力克当时积分榜列第二的南锡队,可见刺眼比分对球队造成的打击,并不比0∶1或1∶2的失利更为严重。勒芒总能很快走出失败的阴影,然后一如既往地追求最小比分的胜利。正是在这样一种战术哲学之下,勒芒在净胜球方面虽然没有出色的数字,但却拥有了一个令不少对手羡慕的联赛排名。

身处“1∶0主义”发源地的亚平宁,乌迪内斯队也有与勒芒颇为接近的取分效率。在他们目前的11场联赛胜利中,以一球小胜的有七场,占全部获胜场次的半数以上。尤其在本赛季前三轮联赛中,他们在客场先后以1∶1战平国际米兰,1∶0力克尤文图斯,但在主场却以0∶5惨败在那不勒斯队脚下。这样算来,他们前三轮的净胜球为-4,但谁也不能因此无视其在联赛开局阶段“遇强不弱”的表现,以及所得四分的含金量。之后,乌迪内斯曾以1∶3负于那不勒斯,3∶5输给过热那亚,这些失败造成了他们净胜球的“赤字”,却没能动摇其在积分榜上的靠前位置。

榜样埃弗顿

足球史上,“净负球队”在联赛中取得佳绩的并不罕见,尤其在那些强弱悬殊的联赛中,“净负球队”因为所占比例太大, 而自然会有靠前的排名。比如,2002/2003和2003/2004赛季,苏超曾经连续出现了只有前三名球队净胜球为正数的现象, 当然,苏超只有1 2支参赛队也是事实。即便如此,“净负球队”的比例达到75%也足以令人乍舌。

1999/2000赛季的德甲中,“净负球队”也曾引起过人们的注意。当时排在积分榜第五名至第八名的球队净胜球全为负数,其中凯泽斯劳滕队虽然净胜球为- 5,却以联赛老五的名次获得了欧洲联盟杯的参赛资格;不来梅的净胜球高达+13,结果只能接受联赛排名第九的尴尬结果。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凭借这张欧洲赛事入场券,凯泽斯劳滕在之后赛季的欧洲联盟杯中闯入了半决赛,成为该队本世纪最值得夸耀的成绩。因此,卡尔斯鲁厄本赛季一度以“净负球队”的形象出现在积分榜前列时,人们早已见怪不怪了。

在所有的“净负球队”中,埃弗顿或许是最成功的一支。2004/2005赛季英超联赛,这支球队将“1∶0主义”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整个赛季该队获得的18场胜利中,1∶0达到九场之多。从2004年9月初开始,埃弗顿连续六轮联赛中有五场是以一球优势险胜对手,每次都以低调的姿态顺利拿下三分。而在他们输掉的比赛中,甚至出现过以0∶7惨败给阿森纳、2∶5不敌托特纳姆之类的刺眼比分。赛季结束时,进45球失46球的埃弗顿以“净负”之身,却在积分榜上以三分优势压倒净胜球多达+11的同城死敌利物浦,从而以英超第四名身份获得了冠军联赛的入场券。

埃弗顿在该赛季所取得的辉煌战果,对所有“净负球队”都是个激励,让人看到了没有净胜球也能取得好成绩,也能登上欧洲足球最高水平的舞台。当然,重现埃弗顿那样的成功也绝非易事,如果一支球队想要追求取分效率的极限,不仅需要顶住来自对手的猛攻,同时还必须面对媒体对“功利足球”的声讨。而且,当这种战术哲学被对手参透后,想继续保持此前的取分效率也并不容易。埃弗顿虽然在2004/2005赛季取得了出人意料的佳绩,但是接下来一个赛季,他们就急速下滑到了联赛第11名。可见,“净负球队”尽管有些能取得佳绩,但这终究不是一支球队健康发展的主流。

猜你喜欢

积分榜勒芒法甲
宾利品牌于勒芒24小时耐力赛庆祝百年华诞
After 24h:除了耐力之外,适当的放松亦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