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2008-04-14周海亮

37°女人 2008年3期
关键词:笔迹封信信件

周海亮

2004年9月下旬,我接到一封读者来信,不过是一堆溢美之辞,并无特别之处。之所以对这封信有些印象,是因为这封信寄自韩国。似乎是一位在韩国打工的年轻人,又似乎是一位在韩国定居的华人,无论看笔迹还是看语气,都感觉年龄不大。信握在手里,很轻,就像一片树叶。事实上那里面真的夹了一枚干树叶——绿色、脆弱、手掌形、叶脉清晰。信在书桌上躺了一天,黄昏时我有了些空闲,想给他写一封简短的回信,却正好有朋友打电话约我小聚,那封信于是被扔进了抽屉。这一耽搁便是很久,直到2005年夏季,这封信才再一次被我翻出。

一次,一位搞集邮的朋友来访,翻拣我废弃不要的信件,试图从里面找到有价值的邮票。大多时候他都会空手而归——尽管我的信件很多,有价值的邮票却极少。可是那天,当朋友看到这封信时,立刻发出一声兴奋的尖叫,他把信抓在手里,问我:“信封还有用吗?”

于是,这封信从记忆中再一次被翻出。那个下午我放下手头的工作,为来信者写了一封简短且客气的回信。后来我认为那不过是一堆废话,无非是鼓励对方好好写作,坚持到底必有收获等等,和我的千百封回信没什么不同。信写完了,去邮局的路上,顺手在路边拾一片绿叶夹进信封。那是我第一次给国外的朋友回复信件,却像例行公事一般,草草了事。

后来这件事终于被我彻底忘记,直到2006年冬季,又一封信从韩国寄来。仍然是上次的地址,仍然充满了太多溢美之辞,仍然在信里夹一枚脉络清晰的绿叶。可我还是注意到两封信的不同之处,其一是笔迹不一样,显然是两个人所写;其二是语气也不太一样——这封不长的信里,竟然用了十多个“谢谢您”。

事情似乎有些蹊跷,正好那天没事,于是给他写了封回信。几句客套话之后,我提出了我的疑惑。当然在信寄走以前,我不忘在信纸里夹了一枚绿叶。

一个月以后我再一次收到来自韩国的信。整整一个下午,我把那封信细细读了三遍——那封信背后的故事让我唏嘘不已。正如我怀疑的那样,三封信并非出自一人之手。第一封信的确是一位年轻人所写,而后两封信则是他父亲写的。年轻人很小就跟随父亲去了韩国并入了韩国国籍,可是他非常喜欢中国文化,他父亲说,家里的书架上,几乎摆满了中文读物。

从其中一本书里,年轻人认识并喜欢上我的文字。而那时,年轻人已经身患绝症。他问父亲,能不能给我写一封信——这之前他还从没有给陌生人写过信。父亲说当然可以,他说可是万一对方不回信呢,那多尴尬?父亲说不会的,他肯定会回信。在父亲的鼓励下,他开始写信。他没用打印机,说那样不礼貌,只用钢笔,先打一遍草稿,再在草稿上修改,改完了,再工工整整抄一遍,然后从一本书里找一枚绿叶夹进去。

这位父亲告诉我,其实那时候他并不能肯定我会回信,更不能肯定自己的儿子能活到我回信的那一天。他们直等了大半年,仍然没有等到回信,正当他们几乎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一封来自中国的信送到他们手中。父亲说,接到信的那一天,儿子心情非常好。尽管那时他已经极度虚弱,可是躺在病床上的他仍然在笑。几天以后,儿子永远离开了人世。

为表示感谢,父亲模仿他的笔迹与口气给我回了封信。他说不想让我知道太多事情,试图隐瞒,“为什么要让一个毫不相干的人来分担我的痛苦呢?更何况,你已经帮我、帮我儿子太多太多了。”可是我帮了他们什么呢?我什么帮助也没有给他们,我只是给他的儿子回了一封简短的信,那封信字迹潦草,废话连篇。可就是这封信,给他、给他的儿子带去了太多的快乐,并让他儿子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对另一个国家的一位素不相识的人没有失望。

后来与他的父亲慢慢熟识,竟然通过几次电话。记得有一次我问他,假如我没回那封信,你的儿子会恨我吗?他说应该不会恨,不过他会很失望。他儿子曾经听别人说,作家都是很高傲的,特别是中国的作家,他不信。如果你没有回信,那么,他不但会带着遗憾离去,并且,或许会真的认为中国作家都是高傲并拒人于千里之外的。

那个年轻人叫金东会,23岁,家住韩国仁川市,死于白血病。那天放下电话,我竟然产生一种刀锋掠过头皮的感觉。假如那封信不是被我放进抽屉里而是随便扔掉,假如那位集邮的朋友没有来或者即使来了也没有见到那封信,假如那天我没有给他回信,那么,我伤害的绝不仅仅是一位韩籍华人,而是所有中国作家的形象。

我常常想,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究竟能够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也许带来什么不是关键的问题,关键是别让这个世界失去什么。比如淳朴,比如认真,比如做人最基本的礼貌,等等。除此之外,如果你能为别人带来几个落于纸面的故事,带来哪怕一点点智慧的火花,或一丝丝心灵的温暖,也足够了。即使做不到这些,那么最起码,我们还能给远方一位喜欢你的陌生朋友回一封简短的信。

(晓晓竹摘自《山西晚报》)

猜你喜欢

笔迹封信信件
公木致丁国成、木斧信件
落叶
巧克力能否去除桌上的油性笔笔迹
My Vacation
隐士塞尚的十八封信:我每天都在进步 尽管百般艰辛
这封信值得更多人看到——探寻《见字如面》背后的故事
奇怪的信
笔迹泄露大秘密
笔迹鉴定过程中的心理偏差及其控制
有奖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