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五则
2008-04-09
车海刚:大部制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
大部制改革,就是把行政系统中职能相近、管辖领域雷同的部门进行归并重组。大部制是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行政管理方式,也理应成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实行大部制,有助于改变当前政府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等问题,提升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包括精简机构和人员带来的直接成本降低,也包括部门之间博弈或扯皮减少带来的间接成本降低。
大部制改革势在必行。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这项改革任务的艰巨和复杂,既需要小心求证、循序渐进的理性,也需要大胆探索、深度推动的勇气。处理得好,它将成为我们塑造一个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政府的突破口;处理不好,则很可能非但未能除旧布新,反而强化现有行政体制的一些弊病。从这个意义上说,大部制改革已不是一次单纯的机构改革,甚至也超出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范畴,应当将其视为更深层次、更广维度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
左小蕾:中国经济需应对三大挑战
2008年,中国经济需要采取措施应对三大挑战:一是刺激内需,改善经济增长三大驱动力的分布。2008年三大驱动力占GDP的比例有望得到改善,消费应该具备一定的增长潜力和条件。数据显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比上年增长17.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加快1.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比上年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加快2.1个百分点。收入的增长,特别是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大,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会加大农民的消费支出),可能对推动一般消费的增长有比较大的作用。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是2008年推动消费增长,改善GDP增长结构的突破口。2008年,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消费增长因素——奥运会的消费需求对总体消费水平改善应该也有一个比较乐观的预期。二是抑制通胀,化解价格水平上涨压力。在目前国内的环境和条件下,特别是已经从紧的货币政策的累积效应显现,鼓励农产品生产的各项政策,包括一些价格干预政策逐渐落实到位,农产品的生产周期完成,我们可以期待,今年年中,CPI的数据会有变化,通胀水平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还应关注一些特别的突发事件,以及外部因素的影响,所以,对于通胀的治理不能掉以轻心。三是稳妥应对外部不确定因素。2008年中国经济的最大变数,可能是外部的不确定因素的增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大幅震荡,特别是最近美国政府大动作拯救行动,使全球陷入美国经济可能大幅衰退、全球可能爆发经济危机的担忧。2008年,中国需要密切关注国际大环境的变化,需要密切关注美元汇率的走势,未雨绸缪,作好应变的准备。必要时可能需要调整去年设定的经济政策的目标,顺势而为,把美国经济衰退对中国的影响降到最低。
王华庆:银行业金融创新应坚决杜绝“赶时髦”
中国银监会纪委书记王华庆近日在创新监管工作座谈会上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合理评估创新产品风险,综合测算潜在成本和收益,加强创新业务合规审查,自觉评估和测试自身对各类风险的承受能力,平衡短期和长期利益,坚决杜绝“拍脑门”、“赶时髦”式的金融创新。
王华庆认为,无论是宏观形势还是微观消费者偏好都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的现代性、多样性提出更多、更新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明确适合本机构发展战略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创新概念体系,根据自身的发展规模、市场定位、资源优势和目标客户群进行自我归纳和界定。
他同时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是金融创新的主体,也是金融创新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监管部门是金融创新的引导者和规范者,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市场中反映的合理诉求,避免全盘管死和盲目支持两种错误倾向。
李扬:金融脱媒或将长期反复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近日在京表示,中国金融体系脱媒过程将呈现“长期反复”的特征,即资金反复从银行体系流入资本市场,又反复从资本市场回流至银行体系。
李扬指出,要牢固树立资本市场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就必须在完善金融体系的总背景下,考虑资本市场发展问题。中国金融脱媒过程,必然伴随着银行和资本市场此消彼涨的过程,但资金在两个体系中流入、流出的状况会持续很长时间。“美国从石油危机到确立混业经营体制的30年中,金融脱媒前后二三十次。”他同时指出,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最重要的是产品混合,“混业在产品,有产品就有市场,就有机构。”
李扬建议大力推动产品创新:一是完善基础类产品,改变我国债券产品、中小企业融资产品不够齐备的局面;二是发展衍生品,尤其应关注伦敦市场为代表的适应本土金融特点的产品、交易创新,而不宜完全模仿美国;三是放松管制,坚定不移地沿着市场化道路理顺产品推出机制,改善监管和市场创新的关系;四是稳步进行对外开放。
王志浩:发展农村金融的五条经验
经验一:打破地域藩篱,灵活监管。灵活的政策指引意味着:放松贷款利率限制,取消吸储约束,允许农村金融机构管理层自主决定用人及激励办法,打破地域性视角带来的地方性藩篱。最佳的监管氛围是允许实践,鼓励成功的模式获得扩展。
经验二:优胜者应得到奖励。世界范围内,某些小额信贷机构从很小的规模开始,不断做大,现在已经在申请IPO了。正确有效的绩效激励机制能积极调动小额信贷或村镇银行从业者的工作热情。
经验三:小额信贷的最佳模式通常来源于大量的实践,而非整齐划一、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
经验四:充分发挥想象力应对担保问题。很多在发展中国家取得成功的小额信贷机构将放贷建立在社区信任机制基础上,即为农民甲放贷的条件是农民乙偿还该笔贷款。但在中国这种做法非常罕见,而且,小额信贷机构或村镇银行的现行规则似乎也不鼓励这种做法,因此,必须寻求其他途径控制信贷风险。
经验五:赚钱不仅理所应当,而且为可持续发展所必需。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办法,就是允许放贷机构创造足够的收入,能够覆盖成本并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