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哲学常识》易错知识点解析

2008-04-03孟庆烽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08年3期
关键词:客观事物主观本质

孟庆烽

1.错误: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解析:人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

正确: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错误:意识能够对客观事物起促进作用。

解析:意识对客观事物的作用有促进的,也有阻碍的。

正确: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3.错误: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指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直接的推动作用。

解析:意识本身不能改变客观事物,它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影响客观事物的变化,而且客观事物的变化也是多方面的。

正确:意识的反作用是指,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4.错误: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为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解析: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①认识事物的现象及其本质规律。②利用规律,改变条件,改造世界。③认识、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具有的向上的精神状态。其中,利用规律、改变条件、改造世界是指意识的反作用。

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也有阻碍作用,促进事物发展只是意识能动作用的突出表现。

5.错误: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解析:物质的属性有很多,客观实在性、运动性、联系性、多样性、矛盾性、可知性,等等,其中与意识相比,物质的独有属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性是物质产生其他属性的根本。

正确: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6.错误: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解析: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成功,需具备的条件包括两个方面:①客观条件;②主观条件。其中客观条件最为根本。

正确: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7.错误:要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就必须实现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解析:主观必须伴随客观现实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让客观符合主观。

正确:要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就必须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8.错误: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解析:判定新旧事物的标准不是事物的表面形式,而是看其真实本质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就是新事物,不是新事物就没有远大的前途和强大生命力。

正确: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9.错误: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解析: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联系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承认联系的条件性是在辩证法中坚持唯物主义。

正确: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成分、一个环节、一个部分,任何一个事物都是和其周围的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的。

10.错误:整体就是指由事物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

解析:用整体的观点看事物不仅要求我们在空间上把事物看作由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和构成有机整体的要素;同时还要求在时间上把事物看作发展中的由各个阶段有机构成的全过程和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

正确:整体是指事物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和事物的各个阶段相互联系构成的全过程。

11.错误: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解析:整体功能的大小取决于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间的构成机制,这种机制有三种结果:①整体具有局部没有的新功能;②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③整体功能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正确:整体功能不一定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12.错误: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变化就是发展。

解析: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但事物的变化是曲折的,有前进的,也有落后的;有向上的,也有下降的。而且事物的复杂变化中有一种趋势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正确: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但变化不一定是发展。

13.错误: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造和消灭,是永恒不变的。

解析:规律本身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造和消灭,但规律本身发生作用的具体形式和条件是不断变化的。

正确:规律的内容是客观的、永恒的、不变的,不能被改造、创造和消灭,但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是不断变化的,而且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规律也是不同的。

14.错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解析:在人的实践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是不可分割的;但在人类出现以前,自然规律就自然地存在了。

正确: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始终受客观规律的制约,但客观规律可以离开主观能动性而自然存在。

15.错误:只要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解析:人们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既需要客观条件,又需要主观条件。

正确: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16.错误:感性认识的总和就是理性认识。

解析:理性认识不是感性认识混乱的叠加。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一个在实践的基础上人脑对感性认识进行加工整理、分析和综合的辩证升华的过程。

正确: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17.错误:获得正确的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目的。

解析:人类活动的目的是获得一定的对人类有价值的成果。这种成果只能在实践中得到。

正确:获得正确的理性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

18.错误: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

解析:人类的认识从根本上来说都来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正确: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

19.错误: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解析:从对事物的反映程度上来讲,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这种认识从性质上来讲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

正确: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

20.错误:事物的本质是稳定的东西,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也是稳定不变的。

解析: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事物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东西,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也是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

正确: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事物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东西,人们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也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21.错误:现象是本质的表面,本质是现象的总和。

解析:现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蕴藏在诸多的现象之中,是现象存在的依据;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关系是自然辩证的,而不是机械的累加。

正确:现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本质是现象的内在根据。

22.错误:矛盾就是对立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解析:矛盾是一种关系,包含相互渗透的斗争和统一两个方面,而不仅仅只是相互排斥、相互斗争这一个方面。

正确:矛盾是指事物自身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23.错误:主要矛盾就是急需解决的矛盾。

解析:主要矛盾是指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的这种性质是由其自身的客观作用决定的,而不是由人的主观需要决定的。

正确:主要矛盾是指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4.错误:承认个人利益就是个人主义。

解析:个人主义主观上以自我利益为本位,行为上以损害他人利益为标志。正当的个人利益是指以社会利益为本位,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

正确:承认正当的个人利益不是个人主义。

25.错误: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决定。

解析: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在事物内部取得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决定。

正确: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26.错误:人生的真正价值就是多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

解析:从人们实现的结果的形态来看,人生的价值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正确: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这种价值既包括物质贡献,又包括精神贡献。

27.错误: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解析:人们的一切活动包括两大类:①认识世界;②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其中,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正确: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28.错误:邓小平理论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解析:认识正确与否关键看认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能把主观认识带入客观世界的桥梁只有实践,而任何理论都是主观的。

正确: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29.错误:人生最重要的是对理想和事业的追求,没有金钱并不妨碍实现人生价值。

解析: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自身的主观因素,也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金钱是获得实现人生价值的物质条件的重要媒介。

正确:实现人生价值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也要立足现实,从实际做起。

30.错误: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解析:用矛盾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事物本身是客观存在的,无所谓缺点和优点。

正确: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31.错误:外因推动事物的发展。

解析:事物的发展是事物的内外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第一位的原因。

正确: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32.错误:主要矛盾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因,次要矛盾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外因。

解析:主次矛盾表明的是在复杂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其内部诸多矛盾所处地位和所起作用不平衡的状况;内外因表明的是引起事物运动变化的因素中该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正确: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主要矛盾是复杂事物内部矛盾的一种,次要矛盾也是复杂事物内部矛盾的一种。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33.错误:获得知识就要亲自参加实践。

解析:人类认识的根本来源是实践,个人获得知识的途径:①实践;②学习。

正确:对广大青少年来讲,获得知识主要靠学习,深化认识主要靠实践。

34.错误: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是一切认识的起点和目的。

解析: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关键。

正确:一切认识的起点是感性认识,一切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实践。从认识发展的总趋势来说,认识是没有止境、没有终点的。

35.错误:矛盾分析的方法就是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解析:矛盾分析的方法包括:①一分为二的方法;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③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方法。

正确:矛盾分析的方法是指辩证地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方法去区分不同事物、认识事物本质、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等。

36.错误:唯物辩证法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解析:马克思主义在内容上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又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传统上分为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四个部分。

正确:唯物辩证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客观事物主观本质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后印象
有主观小量倾向的“数+量/名+之+形/动”格式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谈我对信息的认识及在课堂上的把握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对立与存在
放缩
模糊语言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