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山正补墙头绿

2008-03-30王俭廷

大舞台 2008年6期
关键词:行草书法艺术书法家

王俭廷

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是由汉字凝结、提炼、升华的艺术。一个汉字既是一幅画、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种民俗风情。顺着汉字一路走去,甚至可以找到茹毛饮血的先民,可以看到那一座山川、那一方田畦、那一道泉溪、那一缕炊烟、那一曲歌唱……因此,我认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就是书法,而最能代表书法艺术境界的则是行草。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意象,浑厚博大,惊世骇俗。书法由汉字组成又不仅仅是汉字,书法是一种精神愉悦,是超然物外的精神活动,是书法家心灵轨迹的显现。一幅书法作品的神韵和品格,是字面之外的心灵意象。汉字,由汉字组成的书法,实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走访了著名书法家李根强,走进了他的书法世界。他酷爱读书,注重书法的文化品位,他把书法当作对中国文化的笔墨诠释。他是一个豪爽坦诚的男子汉,他有正直无私的品格,他那火辣辣的热情和口无遮拦的谈吐让人感到他心地的透明质朴。他酒量无多,但举杯豪饮的姿态让人看到他似能吞海的气度,甚至他全然不顾别人喝与不喝、是否投机取巧,自己是尽力而为,适可而止,欲灌醉他者只能是劝酒无术。于是,我是未见其字,先睹其人,他本身就是一幅洋洋洒洒的行草力作。

青山正补墙头绿,他的书法果然是他的人格再现,是他的性情挥洒,是他的审美精神的自由流淌。中国画讲究 “观物”与“观我”,即“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双重建构。书画同源亦同理。李根强的书法正是这种物我合一的和谐达成。他的书法以行草见长,以“纯正、率真、大气”为主要特色,有时如长河奔涌,一泻千里;有时如险峰阻日,壁垒森严;有时如风吹芦荡,萧疏作响。他在数十年的挥洒历练中,由平和严谨、雅致清润、飘逸洒脱,以至千迴百折、仪态万方、笔走龙蛇、大气磅礴。

书法达到这个境界是很不容易的。

苏东坡论书有言:“未从下手惊风雨,笔所未到气已吞。”只有在精神意志的引领之下,才能使书写的内容神完气足,感情充沛。李根强在动笔之前,总是将所书诗文内涵深入领会、熟记成诵,并熟悉每个汉字的点画构成,大体明白其“六书”之义;然后,在胸襟疏淡甚至一片空寂之时,才濡墨挥毫,一气呵成。这样,其书法作品中就自然溶入了他个人的理解、观念、情绪,以及喜怒哀乐的情感。每个字都是他自己的血肉化身。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提倡“书以达情”,他对书写字型的各种态势有过相当精彩的论述,他说:“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奔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这是真正的书法论,每当读之我都怀疑,这究竟是论书,论画,还是论诗,抑或是三者兼而有之乎?如此高明、透彻、深邃的见解,如此气象万千、异彩纷呈的书法境界,使李根强倾倒,膜拜,并全力以赴为之奋斗了几十年。他那种“同自然之妙有”、“心手双畅”的书写风度,那种对书写规矩和技巧方面运用的精熟,那种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的自在情怀,宛然是不同风俗的大家风范。对王勃《滕王阁序》、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等文字较多的古代散文名篇,他都写过上百遍之多,而且每写一遍都像“死”去一样,不复存在,似乎是他自己化作了一缕烟云,而每个字都须眉毕现。这样说来似有点玄乎,不过,当我亲睹其写出那浑浑茫茫的八条屏、十二条屏时,他的身心之影宛在其中矣。

只有从根本上明白书而有法、书以达情的道理,才能跃上一个更高的有法而无法的层次,才能明白什么叫“大道无痕”、“高手无招”。李根强呢,他下过很深的苦功,更有很强的悟性,他一直深情地遥望着书法艺术的峰巅,他愿在书法艺术的深海中弄潮。我可以肯定地说,他追求的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在那天风浪浪处,有他上下翻飞的翅膀……

(作者为著名诗人、画家、书画评论家)

二○○六年夏于九畹斋

猜你喜欢

行草书法艺术书法家
浅谈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晚明巨轴行草研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从舞剧《行草》谈舞蹈与书法的融合
天下第一行书
浅谈《行草》中舞蹈艺术与书法的审美融合
小小书法家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