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戏曲与电影的表现形式

2008-03-30索冬菊

大舞台 2008年6期
关键词:窦娥戏剧艺术

索冬菊

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性艺术,源于原始歌舞,兴盛于元朝杂剧,繁荣于明清,开枝散叶于近代,百戏争鸣,名家辈出,有增无已,如俏梅傲雪香溢满园蜚名世界。

时隔千载,公元1895年12月8日上午,以《火车进站》为标志的——世界电影在巴黎诞生了!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孕育并成就了电影艺术,就这样“一种崭新的感知世界经验,一种全新的影像思维方式,在物质世界的空间、时间里再现着”。

追溯历史,古希腊戏剧因历史变迁和本土文化演变而没落,但由它演化派生出来的戏剧文化却影响着全世界,电影——我们现在称为“第七艺术”,就是大量借鉴戏剧的艺术手法而形成的独有的戏剧电影美学。

中国戏曲的程式性与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绝然不同,“唱、念、做、打”是戏曲艺术固有的独特的表现形式;“镜头”却是电影艺术的“眼睛”,是电影离不开的“根本所在”。戏曲艺术通过“四功五法”“锣鼓经”“水袖、髯口、翎子、变脸、喷火”等一系列程式性手段,把一个个“故事”唯美的诠释在“三维”舞台上,是古老的现场表演,也是“面对面”互动型的艺术;电影艺术是多视角多空间的由现代科技催生的大众文化,艺术表现更为自由,传播方便快捷,核心不是演员而是影像,电影只能通过摄像机的推、拉、摇、移、跟和各种镜头“组接”“剪辑”带领受众者身临其境,获得更高的审美快感。

同是欣赏类给观众带来愉悦的艺术,有一点却是大不相同的,那就是受众者的“反应”。当我们欣赏电影时,总是被画面、人物、景象所吸引,心情也随之变化,放松、欣赏作为了首要,现场性互动较差。例如:影片《最后的山神》讲述了游牧民大兴安岭鄂伦春人孟金福夫妇在山林中的生活,让我们走进了一个游牧民族的内心世界——以自然万物为神灵,日月水火,山林草木,都可以成为他们膜拜的对象。镜头的重要性就体现其中,镜头不能说明主题时就不要拍,比如开头,猎人砍树皮画山神,意蕴很清楚,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片头的确就是紧扣主题的。画面剪辑非常自然流畅,在拍摄孟金福夫妇生活的同时,还辅以大兴安岭美丽的景色。让人去思考古老文化消逝的同时,对现代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对生态的保护与破坏,有着警惕的作用,提示人们该开始深刻的反思了,否则,大兴安岭美丽景色也许就很难保留给后人了。光影运用得很自然,通片基本不加背景音乐,这些都加深了这部影片高超的艺术价值。不少镜头把太阳包含在画面中形成眩光的效果,通过这样手法的渲染,体现出神灵在这对夫妇的心目中拥有极高的神圣地位,摄影师利用夕阳特有的方向和色温,渗透着鄂伦春人对民族没落的无奈与悲凉地伤感。

戏曲艺术则不然,看戏的观众会很快地随着剧情而理解、接受并大动感情,例如:京剧《霸王别姬》,楚霸王不听劝阻,出战反中刘邦之计,被困垓下,四面楚歌,汉兵将至,自感大势已去。抚爱姬柔丝青发,对天长叹,慷慨悲歌一曲;望红颜憔悴,如箭穿心,声咽喉梗,遍撒英雄泪。惹得那忠贞刚烈的虞姬,伴随那清音绕耳的京胡“夜深沉”,一段美轮美奂的剑舞后,自刎血溅垓下,舍命相报楚霸王的一腔真情,这段千古绝唱,荡气回肠,令人魂牵梦绕了几千年;这段旷世奇缘,哀婉凄怜,一个情字,能有几人读懂?后人诗云:“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乱任风飘。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军恩是楚腰(虞姬)”。每当唱至此处,观众们都会动容,齐声随和掌声雷鸣,至今此剧还长演不衰广为流传。《斩窦娥》中“窦娥”向上天发下“三大”誓愿,场面悲壮压抑,观众们无不为“窦娥”落泪,但面对一句苍劲的悲腔,“问苍天,为什么好人命短?为什么作恶的益寿延年?”却不忘适宜的大吼一声“好!”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曾感叹到:中国人的戏剧与观众之间有着许多约定俗成的规律,它的观众能够接受、看懂这种戏剧。

所以,艺术不分门类不分国界不分形式,只要矛盾冲突集中凝练,推进层次能够步步紧逼,达到剧情的高潮,那就是一部好戏、一部好电影。

猜你喜欢

窦娥戏剧艺术
传统戏剧——木偶戏
窦娥冤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纸的艺术
“刚”与“柔”的完美统一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谁杀死了窦娥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