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中西传统绘画用线

2008-03-30古春苗

大舞台 2008年6期
关键词:用线线条画家

古春苗

【摘要】线是绘画重要的造型因素之一,各个时期中西画家对线条的理解、使用上是基本相同的,但由于中西文化精神和艺术观念的差异,使得中西传统绘画对于线的认识与运用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

【关键词】中西传统绘画 线 比较

线条是人类在造型艺术活动中最基本、最直接的表达形式。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使得中西方传统绘画对于线的认识与运用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一、中西传统绘画用线造型观念

中国画的传统观念是“气韵生动”,注重表现情感,它不求绝对的真实与准确,而要求绘画生动地表现出主体的内在精神气质和格调风度,把生命的律动作为始终对象。特别是中国文人画,更是以画家主观情感为追求目标,正是由于中国传统绘画的这种观念,使得画家更多的是将视线集中于与客体精神本质的思索。画家所表现的意象是建立在主体的心理之上的,它不受物理时空的制约,排除了和客体精神没有本质联系的表象,是画家调动所有相关的感官,从各种角度各种途径去感知对象,所谓“仰观俯察”、“远取近求”;并要超越感官的感知,进而达到一种自觉和体悟。只有通过这一过程,才有对所想再现的事物的真正把握,才能在绘画作品中成功地完成艺术形象的创作。[1]尽管它在物体表象上同客体物象相去甚远,看似不似但在精神内核上却是更完美的契合,“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从而使中国传统绘画具备了特有的审美情趣。

西方传统绘画系指承古希腊传统,发展于文艺复兴时期至十九世纪印象派产生的写实绘画。随着“现代派”美术的兴起,传统绘画逐渐失去了雄霸西方画坛的地位。在绘画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传统绘画遵循“师法自然,再现自然”的观念,认为艺术美就是对自然美的模仿,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指出,一切艺术实际上是摹仿,“只是有三点差别,即摹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用的方式不同。”[2]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西方传统绘画重形似,重再现,重理性,追求更多的是自然美,所画的线条,主要以构成明暗,体现客体的结构。强调客观真实的视觉效果,着力把眼前客观看到的表现在画面上,力图造就一种真实感的幻觉,画面具有认识性和叙事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西传统绘画存在着“客观表现”和“意向表现”两种艺术倾向与审美理想。

二、中国传统绘画用线造型特点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肩负着写形和传神的双重任务,不仅具有表现立体和取代阴影晕染的能力,还可以表现色彩无法达到的美感。为了强化线的这种表现因素,又决定了中国传统绘画在用线造型上具有相对主观和夸张的特点。例如:五代贯休所画的罗汉“庞眉大目,耳硕隆鼻”就是对形象的夸张。山水画里无际的原野、拍岸的惊涛、千仞的峡谷……都是在物象的某些特征上进行夸张和变形来突出其特征。画家要有深刻的观察、理解和概括能力,才能适当运用夸张手法,突出对象特征,达到本质的相似。[3]

高度的程式化是中国传统绘画用线造型的又一大特点。不同的对象给予画家的感受自然是不同的,画家通过深入的观察,从客观对象上抽象概括出来,与客体形象的精神特征相适应的线。程式化的线是对象典型特征和画家个性风格的统一。线虽有一定的规律,但在客观世界中是杂乱无章的,有的甚至是变化莫测,不易捕捉的需要画家进行提炼、概括、组织,使其合乎一定的规律。程式化的线条具有鲜明、突出、表现力强的特点。中国画家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出了多样的线条程式,如人物画线条从顾恺之的“高古游丝”到曹仲达的“曹衣出水”及吴道子的“吴带当风”再到后来的“十八描”它们适合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环境、质感的表现,各种描法因形得名,其中包含了画家的个性和主观感受,不同特点的线只有恰当表现了对象才有意义。[4]

中国传统绘画的线具有相当独立的形式美,它不同于西方绘画中又点、线、面组合而成的图案性的美,而是和画家的主观情感而紧密联系的。同时,由于中国画用笔用墨的考究,各种线型自身也体现出相应的美来,刚柔、曲直、浓淡、润涩、等,历史上顾恺之、陆探微“笔迹周密”的“密体”和张僧繇“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的“疏体”就是画家创造的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线的形式美即寄于形象之中,又体现于形象之外,使人不得不赞叹线的魅力。

节奏和韵律也是传统绘画中线的一大特点,“线实际上就像是音乐艺术从自然界的群声里抽出乐音来,发展这乐音间相互结合的规律。用强弱高低旋律等有规律变化来表现自然界社会界的形象和内心情感,”这是中国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评论书法中的一段话语,表明了中国书画艺术可以从紧张、松弛、刚劲、柔软等变化给线条不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中国传统绘画对于线的运用发挥,可说是将线自身所具有的表现力推向极致,不管传统绘画线的程式之多,发展变化之大,但其精神内涵是一致的,就是追求客体精神与主题情感在线中的表现。

三、西方传统绘画用线造型特点

传统绘画用线造型可以说从西班牙的拉斯科岩画到法国的米拉岩画就开始了。从法国阿里埃日尼奥洞穴所画的野牛造型,到古希腊艺术品所画的荷马史诗故事,古罗马时期的壁画艺术,辉煌的中世纪绘画,等等无不以准确有力的线条而著称。进入文艺复兴时期,随着人的自我觉醒和自然科学的进步,为艺术准确的再现自然提供了科学的根据和探索的可能,求“真”求“美”的理想驱使艺术家们不断进行透视学、解剖学的探索。乔托手里尚未成熟的透视画法,到了15世纪初期布鲁内莱斯基那里已经发展成了一种系统的科学方法。达·芬奇更以画家加科学的眼光去注视自然,指出艺术要师法自然。他的“渐隐法”运用在《蒙娜丽莎》中,人物的轮廓线非常柔和“像烟雾一样融入了空气之中”,他告诫习画者要“注意轮廓的朝向,注意线条上哪一段向一边或另一边弯曲,那些地方比较明显或不明显,什么地方粗,什么地方细”。[5]

18世纪的欧洲,继“巴罗克”之后的“洛可可”艺术风格在装饰艺术中非常注重造型上线条的节奏和韵律感。在绘画上,新古典主义的大师安格尔,更是用线造型的大家,他那些类似于中国画“白描”的素描,用笔用线精确细雅,一气呵成,体现出了线条的唯美和严谨的艺术风格。他尤其注重线条在造型中的作用,指出“要正确的画出线条的多样性和对比关系,这是抓住动势的唯一手段。要在模特最重要的线条上多下功夫。要着力去表现这些线条”[6]与安格尔形成对立面的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德拉克洛瓦,似乎不在意一笔一面的准确性,但他对线的表现颇具匠心,正如他所说:“画每一个物体中必须抓住的,以便在素描中表现出来的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线条的对比”[7]他的众多的作品证明他的线是十分生动的,它与形体相结合传达出强烈的情感和奔放的气势。19—20世纪的西方是具象艺术与抽象艺术,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等多流派、多主义、多风格并存的时代。早期的法国雕塑家罗丹在其速写中用熟练洒脱、变化丰富的多线条形式来倾注了内心对物象的感受,其速写的情感表现力很强。随着印象派的出现,画家们将以往放在形体上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对色光的研究上来。他们利用物理学研究成果把画室移到户外,试图更加科学真实的再现感觉世界。莫奈的《鲁昂教堂》为了表现阳光空气氛围中的色调美,将物象处理得模糊松动,轮廓线虚虚地融入空气之中,产生了色光交映颤动的效果。

至此,我们不难看出用线造型,在古今中西绘画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首先,在表现人物的形体结构、神情、讲求意境方面是一致的,但在对意境的理解上中西方存在差异,中国绘画是“应物象形”和“物造在我”的完美统一,而线这一表现形式在中国画中充分体现了“似与不似”的审美心理。西方传统绘画的线是建立在科学的分析与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因而西方绘画使科学精神在线造型上得到充分发挥。其次,在用线造型上中国画家偏重于主观感受,表达上着重于写意,能运用游离感极强的线条表现出实实在在的形式。而西方传统绘画则偏重于客观真实,在表达上注重写实。使线作为塑造形象的重要因素同形体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起着再现物体质感、体感、结构、光影等物理属性和对象精神特征的作用。最后,西方传统绘画的线条一般不具有独立的表现力,总是与面与体结合在一起,而中国线条则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传统绘画由于文化间的差异,造成了对线艺术各自不同的追求,绘画艺术也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但两者之间是可以相互交流的,近代以来,中西绘画之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显著,西方绘画的一些灵感受到这个山水画的启迪,而中国画的现代山水画也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总之,随着中西方绘画艺术的不断交流与影响,必将促进其在各自领域的发展。

注释:

[1]叶青. 应物传神中国画写实传统研究[M].江西:南昌人民出版,2004.

[2]亚里斯多德. 诗学[M].北京: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3]孙克钧. 浅谈中国画的线[J].西安:西北美术,1999.

[4]杨悦浦. 线,生命的符号[J].1992

[5]达·芬奇. 论绘画 [M].北京: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79.

[6、7]马文启. 15--20世纪外国素描艺术[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82.

(作者单位:陕西延安市宝塔区姚店中学)

猜你喜欢

用线线条画家
酷炫小画家
精致线条
线条国趣事
猜脚印
腰带勾勒最美线条
最快回到家
烧脑的线条
嗨!我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