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证研究

2008-03-26张华瑛

关键词:统筹成都

张华瑛

摘 要:城乡统筹是成渝试验区的核心任务。对成都2001—2005年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综合量化评估发现,成都市所辖19个区县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呈现中心——外围梯度分布态势,属于都市发达经济圈的各区县排位基本呈上升趋势,离主城相对较远的各区县排位有升有降,下降幅度较大的分别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郫县、蒲江县和崇州市。

关键词:成都;城乡发展;梯度分布;统筹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39(2008)01-0018-05

An empirical research into overall urban-rural development in Chengdu City

ZHANG Hua-ying

(Yangtze Upriver Economic Research Center,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67,China)

Abstract:Overall urban-rural development is the core task of Chengdu-Chongqing Experimental Zone. After making comprehensive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n overall urban-rural development level of Chengdu during 2001-2005,this paper finds that overall urban-rural development level of 19 districts and counties of Chengdu City shows a center-outward gradient distribution and that the economic status of each district and county which belong to developed urban economic circle shows rising trends and that the economic status of each district and county which are far from main city is relatively declining and that the districts and counties which have relatively big declining range are Longquanyi District,Qingbaijiang District,Pixian County,Pujiang County and Chongzhou Municipality.

Key words:Chengdu;overall urban-rural development;gradient distribution;overall plan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五个统筹的重要内容,使其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成分。十六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指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机制。作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路,城乡统筹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成为相关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自觉行动。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官员到普通百姓、从实务界到理论界,都已经把城乡统筹提升到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2007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来做成都市各区县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证研究,评估其城乡统筹水平,对于今后成都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统筹城乡发展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动态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是最早研究城乡发展问题的学者之一。在187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他系统地对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问题进行了研究。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提出了“城乡融合”的概念。他在该著作中指出:“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人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他提出实现城乡融合的两个标志是:工人和农民之间,阶级差别的消失和人口分布不均衡现象的消失。英国的埃比尼泽·霍华德在(1898)《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明确倡导“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缪尔达尔(1957)在《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中,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结构”理论,成为城市化理论中城乡协调发展的经典理论。他认为由于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商品、资本、人员、技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会使先进的地区更先进、落后的地区更落后,因此必须由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刺激和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

从实践方面,麦克·道格拉斯通过对泰国东北部的研究提出采取城乡一体化的方式,建立城乡联系的区域网络系统可以促进区域城乡经济共同增长。斯卡利特·爱泼斯坦与戴维·杰泽夫从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背景入手,提出了包括乡村增长区域、乡村增长中心和城市中心的三维城乡合作模型。毕雪纳·南达·巴拉查亚提出通过发展小城镇,加强小城镇与乡村的联系来促进乡村的发展。

2.国内研究动态

陈栋生(2005)认为,区域发展不协调的根源是城乡发展的不协调,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对策。顾益康(2003)认为,城乡统筹就是要彻底摒弃计划经济体制,彻底改变城市偏向的一系列政策制度,摆脱城乡分割、重工轻农、重经济总量增长轻结构优化、重投资轻消费的发展战略模式,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中心内容就是要以城乡配套的大改革来促进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结构大调整。

刘奇、王飞(2003)认为,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统筹城乡发展是重构国家发展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和分散经营的小农大国决定了我国必须确立工农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只有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也是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的必然要求。

王梦奎(2004)、厉以宁(2004)、孔祥敏(2004)等普遍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 问题的根本途径。

李岳云、陈勇、孙林(2004)将城乡统筹的内涵界定为城乡关系统筹、城乡要素统筹和城乡发展统筹,设计了城乡统筹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南京市为例进行了检验性评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战金艳、曾磊、鲁奇等学者(2002—2005)构建了的城乡互动与关联发展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城乡关系发展进行量化评价方面的新尝试。周加来、余羚羚、朱道才(2006)构建了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综合量化评估。

二、统筹城乡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城乡统筹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城乡发展的诸多方面,既包括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态势,也包括城乡社会的协调发展状况。因此,在参考了大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结合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情况,本文选择了以下9项指标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A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A2 ——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A3 ——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人数比,A4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元),A5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与工业总产值之比,A6 ——人均财政收入(元),A7 ——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元),A8 ——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元)和A9 ——社会福利院(万人/个)。

三、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城乡统筹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九项指标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城乡统筹的信息,但同时也给数据处理带来很大不便。如果简单地将上述指标得分加权作为城乡统筹状况的评价结果是不科学的,因为变量与变量间往往不是相互独立的,包含的信息有交叉或重叠(即有多重共线性)。因此,本文选择主成分分析方法,消除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影响,综合各方面信息,进而有效地评价各个年份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

本文搜集了成都2001—2005年的九项指标,并使用SPSS13.0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各年份的城乡统筹度,其中2005年的原始数据如表1所示。

表12005年成都市19个区县主要经济指标

资料来源:《 四川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

1.指标数据标准化

2.主成分分析

利用SPSS软件得到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表3),分析表4,Bartlett检验的獸值等于0.000,表明本文成都的主要经济指标来自正态分布总体,KMO取值为0.773 3,说明适合做主成分分析。

由表5可知,主成分为3个时,累积贡献率为89.624%,大于85 %。所以可选择前3个为主成分,做主成分分析,这里分别取前3个作为第一、二、三主成分F1 、F2 和F3 。

为对各个区县在全市的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地位做出一个综合评价,在考虑标准化的主成分得分之后,还须再根据其贡献率综合考量,可得到加权综合量:F=0.772F1+0.137F2+0.090F3,得到结果(见表7)。

按加权综合量F值的大小可以清晰地看到成都19个区县的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在全市的地位。为了更好地、更全面地分析成都各区县的统筹城乡发展状况,本文还选取了成都市2001年、2004年的统计资料相同的指标体系进行计算,对2004年成都市各区县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进行排序(表8)。

四、结论

根据以上的计算结果,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成都市所辖19个区县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呈现中心——外围梯度分布态势。

1.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是成都市主要的经济增长中心,辖区内都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增长极,依据人均GDP、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农民年均纯收入以及人均社会福利院为主要分析评价指标的排位结果,都位居前列,因而其统筹城乡发展水平也就较高。

2.蒲江县、新津县、彭州市、邛崃市和崇州市等均处于成都市相对较偏远的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稍显滞后,各项统筹城乡发展指标也大大低于其他区县的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因此排位居后。

3.按照同样的方法,我们对成都市所辖19个区县2001年和2004 年的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做了一个纵向比较,发现自2001年以来,除了极少部分区县能够维持在原来的位置之上,好几个区县的排位都有不同程度的跌落。

4.在19个区县中,排位变化呈现以下基本特点:(1)属于都市发达经济圈的各区县排列位基本呈上升趋势,离主城相对较远的各区县排位有升有降;(2)上升幅度位居前列的是:新都区、都江堰市和邛崃市;下降幅度较大的分别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郫县、蒲江县和崇州市。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全面了解了成都市19区县统筹城乡发展情况的横向和纵向比较结果。如今,在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新的历史机遇下,为了实现成都统筹城乡经济的协调、健康与可持续发展,避免区县经济发展差距继续拉大,首先要从全市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加强对局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协调,统筹安排,避免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今后,成都市必须重点在统筹城乡规划、建立城乡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管理体制、建立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保障体制、建立基层自治组织、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率先突破。在注意培育都市经济增长极的同时,努力缩小辖区内各区县的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同时,各区县也要认真分析自己经济位置变化的原因,立足本区(县) 实际,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深入挖掘地方资源优势,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从而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全面小康。

参考文献:

[1] 陈栋生.区域协调发展及其政策选择[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5):14.

[2] 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2006)[DB].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3] 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2005)[DB].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4] 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2004)[DB].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5] 孙雪锋.新世纪城市化变阵——浙江省城乡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5:1517.

[6] 章文波,陈红艳:实用数据统计分析及SPSS12.0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7] 李泉.中外城乡关系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5 (4):209.

[8] 顾益康,许勇军.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4(6):9799.

[9] 曾磊,等.我国城乡关联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区域比较分析[J].地理研究,2002 (11):766.

[10] 林海明,张文霖.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的异同和SPSS软件——兼与刘玉玫、卢纹岱等同志商榷[J].统计研究,2005(3):6668.

[11] 陈家宝.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资源整合与对接——南京市城乡“二元结构”成因及其对策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2(10).

[12] 李岳云,陈 勇,孙林.城乡统筹及其评价方法[J].农业技术经济,2004(1).

[13] 戴思锐,谢员珠.城乡统筹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14] Ginsburg N,Koppel B,MeGee T G. The extended metropolis,Settlement transition in Asia[M].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1991.

(责任编辑:弘 流;责任校对:段文娟)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猜你喜欢

统筹成都
成都THE REPUBLIQUE廾界买手店
穿过成都去看你
科学发展观指导中专教育的探索与尝试
成都
“蓉漂”为何选择成都
在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