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的意义

2008-03-25汪新才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08年3期
关键词:整整法布尔磨难

汪新才

蝉者,变蜕物化。据说在它们饮露为餐抱枝而鸣以前,要在地下生活整整四年。一旦从旧壳坼裂而出,舍卑秽,趋高洁,凌虚绝俗。四年地下的黑暗,换来阳光下一个月的歌唱。蝉者,禅也。

秦巴子的《蝉蜕》无疑就是一篇托物抒情、蕴含隽永的精美散文,透视整篇文章,不难看出作者的用心良苦:生命的意义何在?这又给了我们诸多的联想和启示。

首先,就生命的时空说。蝉的“整整一生”就是“一个季节”(夏季)、“一条路”(从树根到树梢),而且它所生存的环境是“一个危险的高度”,但它不悲观自卑,不埋怨命运的不公,而是乐观豁达地“边走边唱”,“全力演奏”、“倾心歌唱”着生命之歌,万分珍惜地让“生命浓缩时间”,给大自然带来生机和欢乐。生命的意义并不决定于造物主对生命时空的安排。

其次,就生命的经历说。蝉的一生总是伴随着磨炼和痛苦,在生命的起始,它就有“在泥土中拱动的艰难”,之后还有“痛苦的蜕变”,最后静静地立在“河边暗褐色的树干上”,进入“生命的大安静”,尽管历经磨难,它却无怨无悔,总是愉快地回忆着“已逝去的夏天里灌满它身体的风和蝉声”,留恋那充实而亮丽的生命历程,丝毫不感到生命的“遥远”、“虚浮与渺茫”。蝉的一生令人感悟到,“不朽的并不在高度,而是生命的蜕变与繁衍”,无论这种蜕变是痛苦还是幸福。

说到蝉,我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被达尔文赞为“罕见的观察者”!他为了观察蝉,整整花了七年的时间,对蝉的一生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法布尔说,我们不应该讨厌蝉一时的喧嚣,它毕竟是经过四年在黑暗里艰辛掘土,才换来如今美丽的外衣和嘹亮的歌声。

我又想到楚汉之争。汉王刘邦在自己弱小的时候,和项羽争霸,所以一败再败。最后蛰伏于川中,休养生息,历经五年的奋斗由弱变强,由守转攻,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不是蝉所蕴含的哲理吗?有时候蛰伏,不是逃跑主义,而是一种更为积极、更为有效的生存方式。

羽化成蝉后,生命只剩下最后一个月的光阴了。虽然美好,却是很短暂。但是蝉却浑然不顾这些,它要讴歌生命的美丽,讴歌自己在地狱里生活的艰难,讴歌如今生命里灿烂的阳光,讴歌清晨甘甜的雨露。我想蝉是真正快乐的,它奏出了欢快的音符,没有一点做作的姿态。就是没有知音的时候,它一样毫不在意,蛰伏四年的磨难,只为今天一鸣惊人,为一个目标耗尽生命也在所不惜。这是蝉的另一种哲学。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句话很古老了,但我认为它并不过时,无论是对人还是对物,都是如此。既然生而为人,我想我们应该活得有价值,如果像行尸走肉般行走在世上,或许就失去了生命的本色。

蝉的生命只有一季,人的一生也只不过短短几十年光景。只要不断地努力与奋进,我们的人生就会精彩,我们的生命就会灿烂,这便是蝉留给我们对生命的意义的感悟。

猜你喜欢

整整法布尔磨难
夜里的光
法布尔
文学里的磨难:经历终将变成铠甲
我想对法布尔先生说
蝉壳
狠心的龙虾妈妈
读《“怪人”法布尔》有感
冬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