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象征 展示才情
2008-03-25黄松海
黄松海
【开栏语】
冰心用“小桔灯”象征了黑暗统治下的人民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茅盾以“白杨”象征北方抗日军民的精神意志;高尔基借“海燕”象征着革命者的英勇无畏……这些文章因妙用象征而成为传世名篇。由此可见,象征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表现手法,追求“形似”与“神似”的和谐统一,使得文章内容丰厚,意蕴深刻。近年来有些中考作文题也极具象征义,如“心中有盏红绿灯”、“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路上”等,这就要求我们要透过事物,发掘其深层的比喻义和象征义。写作之时,要善于运用象征之法,彰显个性,展示才情,让作文闪烁出创新的光芒!
【读一读】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它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节选自高尔基《海燕》
【赏一赏】
这个片断妙用象征,生动描写海燕顽强搏击风浪的情景,深刻地反映俄国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此段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是:1.巧选事物,托物抒情。作者以一双慧眼捕捉住“海燕”这一极具象征义的事物,抓住了其勇敢乐观、英勇无畏的个性特点。2.生动描摹,形神兼备。此段抓住海燕“叫喊、飞翔、穿过、掠起、飞舞、大笑”等动作,传神勾勒其勇猛、敏捷、乐观、高傲的姿态与神韵。3.驱遣想象,展示才情。本文把海燕当作人来写,运用侧面烘托,妙用联想和暗示,巧妙地完成了形似向神似的飞跃。
【佳作链接】
橘子红了
肖何
爷爷酷爱盆景,这株橘树是他栽的。
扭曲的枝条是修剪所致,也许是为了增加观赏性。至于橘子只在指节粗细的枝条上挂了两个月便被秋风扫落了。小橘树连一个橘子也结不了,甚是可怜。
爷爷曾对我说过:这株橘树与我同龄,十多个春秋,橘树由小盆移到大盆。每次移栽,它都会枯萎一段时间,不过由于爷爷的精心照料,它仍然存活了下来。如此几次,橘树的主干从拇指粗长到了鸡蛋粗,可根依然盘在盆中,于是枝条不见发达,枝叶不见茂盛。
十多个春秋里,我每日放学回家便要看看橘树。幼小时便日日祈盼着有一天能吃到橘树上的橘子,然而每每看到的都是那干瘪的落果,失望之余,伤心便涌上来。其实那时的我还不懂悲悯、伤心的味道。
每年入夏,爷爷便剪去那些新冒的枝条。到第二年春,橘树又冒出一些枝来。十多个年头橘树似乎不见长大,不过枝干粗了,而我的个子却长得已俯视树冠了。
我多次跟爷爷讲想把橘树移到大地里。开始,爷爷始终不同意,但最后爷爷疼爱孙子,还是答应了。为了尝到这棵橘树长的橘子,我只好把爷爷心爱的苗盆打碎,把橘树连着土一起埋进我挖好的坑里。刚开始,我真担心这棵橘树不能存活,可它却坚强地活了下来。
又是一个秋天,我来到院子里,看见橘树上挂着三个橘子。我真为这三个橘子担忧。果然,它们又被秋风吹落下来。我非常难过,为什么秋风要把它们吹落呢?三五年过去了,又是丰收的季节。再去瞧瞧那橘树,树上居然挂了不少橘子,我看到黄色的橘皮里渗着红色,我小心地摘下一个来,剥开,掰一瓣放在嘴里,甜甜的。我高兴极了,因为我实现了我的梦。
橘子红了。它历经磨难,饱尝风雨,终于成熟了、丰收了;它执著、坚强,对生命充满了热爱。看着它,我总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是它激励我越过了生命中一个又一个坎坷、挫折、什么时候,我生命的橘子红呢?
【评点】
这是一篇运用象征之法的散文,文章生动展现橘子的执著与坚强,以此来反映我对生命的认识。文章以时间为序,以“我”对橘子命运的担忧为线索,分层细绘橘子历经劫难、走向成熟的过程,其字里行间还暗含我逐渐长大、不断成熟的历程。文章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可谓含而不露。
【练一练】
请从“窗、月、歌、灯、路、草、窗、钥匙、芳香、为他人开一朵绚丽的花”等话题中,任选一个话题,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描写片断。
【精彩片断】
1.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正是追求中的快乐与奋斗中的痛苦共同酿造了缤纷多姿的生活。一枚小小的蝴蝶尚能在自己的国度中蔑视困难,勇敢飞翔,而我们,也许面对的是更为广阔的蓝天,又有什么可以阻止我们奔向梦想的天堂呢?
2.老师的话语犹如一缕阳光,融化了我冰冻的心灵。从办公室出来,我的心便如沉睡的芽儿一样苏醒了,如叶儿一样舒展开来。我感谢老师为我开启心灵之窗,让我的房间重新得到春风的吹拂、阳光的呵护。
3.她一句话都没有说。散乱的头发里藏着一双眼睛——明亮,炽热。望着窗外连绵的群山,目光很坚定。桌上,是一本书——《我的老师》。那书,隐隐的还有一种猪草的味道。桌上,一本书,一截铅笔,一盏欲睡的小油灯——“我”,还有纸上躺着一首诗——《梦》。夜深了。“我”灭了。梦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