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盏茶

2008-03-25晏吟秋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08年3期
关键词:盖子茶杯茶馆

晏吟秋

成都人挺悠哉,没事就爱去茶馆坐坐。理所当然的,在这里,茶馆跟开花似的,遍地都是。爸爸就是个爱茶的人,家里各种各样的茶都有,龙井茶、苦丁茶、铁观音等等,堆了满满一柜子。所以我从小对茶也有那么点儿见识,在我看来,“碧潭飘雪”和“竹叶青”最具风味。

抓一小撮倒进茶杯里,冲上开水,淡绿的茶叶沉到了杯底,几瓣洁白的茉莉花却浮上了水面。喝来淡雅爽口,好一个“碧潭飘雪”!

对竹叶青的喜爱源自最初我对它独特的见解。竹叶青的茶叶全都采自茶尖,形态憨厚诱人。喝了第一口茶,觉得茶味相比“碧潭飘雪”稍显浓郁,且有一种奇妙的味道。再一喝,竟从中品出了玉米的香味。这倒是我始料未及的,这也成为了我喜爱“竹叶青”的最重要的原因。

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茶也是一样。我最最喜欢的茶并非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茶,而是成都茶馆里随处可见的,最最普通的一盏盖碗茶。

小时候,到了周末,父母常约着一些朋友到河边的小茶馆里打麻将。本来我是不太乐意去的,他们大人打麻将,我玩什么呢?只有盖碗茶对我充满诱惑。

这名字算是相当朴实,听听大概就能猜出样子。张开的茶口上加上个盖子,顶多下面再加一碟子。一盏茶有什么好说的呢?那可不然,就这倒茶的功夫也有得一说。

老远就盯着叔叔拿着茶壶来倒茶了。那可不是一般的茶壶,一身金皮子不说,那茶嘴伸得老长老长,没一米也有大半米了。倒茶时要站在离茶杯几步远的地方,这地方可不好瞄,差了分毫,滚烫的茶水溅出来,搞不好是会伤到人的。所以每次倒茶,我都站得老远,小孩子都怕疼嘛。叔叔看着我,笑笑,然后头一偏,盯准杯子,手一扬,壶里的水“哗”地就进了杯子,等到差不多了,手再一提,茶嘴立马停住了水。嘿,绝了,水一滴也没溅出来。周围的人都开始“噌噌”地赞叹,嗑瓜子的也都停住了嘴,夸赞起来。那倒茶的叔叔也不脸红,笑笑,像在说“这算什么,早就是家常便饭了”。

本来吧,这茶水特普通,就是一般的绿茶,对不讲究的,够清爽,能解渴就行。可这喝法倒挺讲究。刚倒的茶都是滚烫的,不能直接喝。这盖子也就发挥了它的作用。拿着盖子边顺着茶口推,边用嘴轻轻地对准茶口吹。不一会儿,这茶就凉了,满足地喝一口,再放下,继续在麻将桌上施展手脚。

每次我喝这茶不喝到上厕所是不够的。为什么呢?我总是拿着盖子,推一推,吹一吹,喝一口,满意了,又接着推,又喝一口,再推。不一会儿,一杯茶就喝完了。赶紧的,拉来倒茶的叔叔,满心欢喜地站在远处观完了“倒茶表演”,又接着推。

我的童年也就泡在这茶杯里,悠悠哉哉地过去了。如今,我不再会到这样的江边小茶馆去了。一来,到了重庆,找不见这样的茶馆了,二来,就算我还在成都,想必也不会去了。是啊,各种高档的茶楼布满繁华的大街,我还去那样的茶馆干什么呢?每次,当我拿着一张布满各种诱人茶名和昂贵标价的茶单时,我总是会揪心地想:那种最普通的,靠茶杯取名的茶还在我心里念着的那张竹桌上吗?

(重庆外国语学校)

评点

文章采用铺垫、欲扬先抑的写法。先赏析——“碧潭飘雪”和“竹叶青”最具风味,这是铺垫;笔锋一转——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引出我要褒扬的——我最最喜欢的茶并非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茶,而是成都茶馆里随处可见的,最最普通的一盏盖碗茶。其实,写盖碗茶是虚,写“倒茶的功夫”才是实——我心底的喜欢不是“盖碗茶”,而是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都一绝。

文章写出了童年的情趣,又曲笔道来,这样的千字文确实值得一读。

(李恭方)

猜你喜欢

盖子茶杯茶馆
茶杯里的风波
开在茶杯上的花
挂在树上的茶壶
《成都老茶馆》
透视:巧克力礼盒
《长沙茶馆文创产品设计》
功能隐形眼镜盒
杯水车薪
古董
“二力平衡”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