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7年高考阅读题“作用类”大盘点

2008-03-21赵玉兰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 2008年3期
关键词:下文泰山段落

赵玉兰

通览2007年全国各地高考大现代文阅读的试题可知,关于“作用类”的考查是个热点。下面我们就对这一热点作分类点拨,以期对2008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复习应考有所帮助。

一、文章开头部分的作用

1.散文开头的作用

例如(山东卷19题):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叙述了自己走乡间夜路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从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起,行文自然,为下文谈人生的孤绝境界作了铺垫。

点拨:对散文开头的作用的考查,是高考最受青睐和常见的题目。再如广东卷16题、辽宁卷17题、四川卷14题,其结构方面的作用主要是为下文作铺垫,或者说引起下文。分析时还要注意结合下文的内容来表述。

2.小说开头的作用

例如(宁夏卷12题):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概括介绍牢营情况,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②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制造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

点拨:此例考查的是古典小说开头的作用,湖北卷16题考查现代小说的开头的作用。无论古典小说还是现代小说的开头的作用,大都是交待人物活动的背景或环境,另外也常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3.新闻开头的作用

例如(山东卷19题):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

答案:属于新闻的导语。概括本篇新闻的要点,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点拨:新闻导语的作用首先是概述新闻要点,其次就是与新闻主体内容的关系。

二、文章中间部分的作用

1.重点语句的作用

例如(江西卷17题):“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主要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点拨:重庆卷16题第2小题、江苏卷15题也考查到这一题型。要分析重点语句的作用,须先概括该语句的主要内容,然后再看这句话在文中所处的位置:中间部分多为承上启下的作用,位置偏后则还有照应开头、深化主题等作用。当然,在分析时也要把上下文的意思作简要概括。

2.重点段落的作用

例如(上海卷第9题):第(9)段在构思上的作用是

(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

答案:(1)结构上承上启下。(2)引出全文关键词“重西湖”。

点拨:考查的重点段落多为过渡段或文章后半部分中偏后的段落,结构方面的作用多为承上启下,照应开头,呼应结尾,深化主题等作用。上例是填空题,所以答得比较简略。若要求分析或赏析,除了答出结构方面的作用,还一定要把该段的主要内容作简要概括,必要时还需结合上下文内容来写答案。

3.重要形象的作用

例如(福建卷第14题):联系全文,指出“落叶”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

答案:落叶一是指在外漂泊、思念故乡及亲人的“我”;二是指辛劳一生、衰老死去的母亲。“落叶”是本文的线索,起到组织材料、贯穿全文的作用。

点拨:全国卷14题和17题分别问到写“左公柳”、“民勤人”和“戈壁石”的用意和作用,辽宁卷20题要求对写“火箱”和“篝火”的用意进行分析。首先应当交待这些形象所代表的意义,或者通读文中所有关于写它的文字(有时可能是分散在几个段落里)之后,点明这些文字所要表达出的作者的观点或态度;然后再根据它在文中出现的位置写其在结构方面的作用。如果是贯穿散文的始终就可能是起线索的作用,如果是文章末尾部分就可能是深化主旨、照应开头等作用。

三、文章表现手法的作用

例如(浙江卷第20题):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表达技巧。

答案:①通过排比、对比、夸张的使用,突出了泰山雾气的浓重,表达了作者对浓雾笼罩泰山的遗憾之情。②通过叠字的使用,突出了雾中古树、山石的特点。

点拨:高考中作用类的题中,关于文章的表现手法的考查最多,如全国卷16题、天津卷19题、上海卷8题、安徽卷17题、福建卷12题、江苏卷15题、辽宁卷19题、浙江卷21题、四川卷17题、湖北卷17题。原则上,分析写作手法的作用,一定要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所要表达的主题进行具体的阐述。在赏析时,首先应该分析这些文字所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其次,从用词、句式等其他特殊的表现手法方面来考虑;最后,必要时也要从它们所处文章的位置来点明其结构方面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北望都中学)

猜你喜欢

下文泰山段落
趣味•读写练 答案
【短文篇】
心理小测试
下文
水能生火
美国民众雪中送别“泰山”
泰山天下雄
完形填空三则
如何利用上下文进行完形填空信息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