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最佳作用点
2008-03-18师军霞
师军霞
利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动静结合等诸多优点,可以很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转变提供良好的平台。它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运用信息技术不当也会产生相反的作用,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信息技术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应从哪些方面来确定其最佳作用点。
1)在新旧知识连接处。教师在课的起始阶段,能否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领会新旧知识的连接上凭借电教手段助一臂之力,能使学生的思维在“旧知识固定点——新旧知识连接点——新知识生长点”上有序展开,促进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从而轻松地获取新知识。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笔者运用多媒体演示幼儿园阿姨给2位小朋友分月饼的情景:4块月饼,平均分给2位小朋友,每人分到2块;2块月饼平均分给2位小朋友,每人分到1块;l块月饼平均分给2位小朋友,每人分到半块。这时每人得到的月饼是整块的吗?那半块要用一个怎样的数来表示呢?这就是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分数的初步认识。这样运用电教媒体,有效激发学生联想、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基石。
2)在教学重点难点处。小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少,直观思维处于主导地位,对教材中一些抽象的理论或概念理解比较困难,而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如果学生对教学内容缺乏感性认识,利用电教手段,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教学“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理解“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这句话是个重点、难点,如果在黑板上画图讲,除了画图要耽误时间外,“相向而行”就不好画了,而用课件演示就能解决这一问题:先出示2地相距的线段图,在2端点放上2辆小车,小车同时走动,就出现了“2个物体,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的情景。这就很容易使学生在欣赏动画的同时理解知识,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3)在学生思维转折处。多媒体课件可交错表现动静2种状态,在教学中可灵活操作,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不断运动的活动场景,充分表现数形结合的动态效果,为促进学生思维由具体向抽象的飞跃发展架桥铺路。平时教学中,在学生思维转折处采用电化教学,及时点拨提示,尽可能地使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少走弯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后比较分数1/2与1/4的大小,许多学生怎么都不能想通是“1/2>l/4”。这时,教师运用课件演示:同样大小的2块饼,把一块平均分成2份,取出其中的l份;把另一块饼平均分成4份,取出其中的1份。然后,教师继续动态演示:2份中的1份与4份中的1份比较大小,2份中的1份明显比4份中的1份大。这样,学生就理解了“1/2>1/4”的道理,并悟出:同样的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少,其中的l份就越多;反之,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1份就越少。
4)在学生思维困惑处。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小学生年龄小,对平时见的事物、现象不怎么留意观察,因此认识也很笼统模糊。电化教学则能把生活中常见的或不易观察到的事物、现象呈现在学生面前,指导学生细致地观察,从中发现问题,揭示现象或规律,走出思维困惑区。如2年级学生在解答“有2块45厘米长的木材叠接在一起,重合部分是5厘米,叠接后这两块木材的总长是多少厘米”时,许多学生得出的结果是“40+40=80厘米”。为了让学生能正确解答,笔者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涂上2种不同颜色的2块同样长的木材,开始上、下并列平放,然后一块木材静止不动,另一块木材慢慢移动,呈现“叠接过程”(即上面一块木材与下面一块木材重合5厘米)使学生观察到:叠接后,一块木材长度减少5厘米,而另一块木材的长度不变。这时,学生就能轻松得到正确答案:45+40=85(厘米)。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凸现其重要作用,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师生互动的平台。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选取电教媒体的最佳作用点,把握好“度”,不可滥用。过多地使用图像、声音,会影响学生深入思维,分散学生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