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夯实本科人才培养基础
2008-03-16林光彬
林光彬
为了全面推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上水平、上层次,2007年,中央财经大学根据学校本科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决定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综合教学改革工程。
一、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是“质量工程”的基础性工程
我校综合教学改革工程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工作方针,把“以学生成才为本的理念、创新的理念、国际化的理念”贯彻到办学当中,把创新教育思想贯穿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服务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这个核心工作,为把学校办成“有特色、多科性、国际化的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综合教学改革工程的目标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需要,通过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更加注重综合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体目标包括:一是利用国内外各种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优化配置,提高本科办学的质量和效益,让广大学生得到优质的服务;二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宽口径、厚基础、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和适应能力“高水平、国际化”的本科人才,增强综合竞争力;三是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水平一流的教学队伍和管理队伍。
精品课程建设是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引导性的项目,具有影响面大、受益面广、辐射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功能,是提高质量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的基础性工程。“质量工程”的最终目标——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都必须以通过接受高质量的课程学习作为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是“质量工程”的基础性工程,是必需夯实的基础。因此,我校在综合教改工程中把精品课程建设作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程和最佳的切入点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构建精品课程体系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程
教育部从2003年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来,已经建成了1,000多门精品课程。现在,教育部决定继续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力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全面带动我国高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从实践来看,精品课程建设体现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推动了教授、尤其是知名教授给本科生上基础课,贯彻和落实了温家宝总理“教授上讲台”的指示。如我校的国家级精品课程“货币银行学”,就是由国家级教学名师李健教授带领的一个教学团队主持的。从“货币银行学”的课程建设实践来看,笔者认为,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内容体系上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要通过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方法的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上,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精品课程建设有利于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全国教学队伍,有利于老中青教师队伍之间的传帮带。精品课程要求根据课程需要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鼓励博士研究生参加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有培养中青年教师的科学计划,并取得实际效果;要求青年教师要先跟着名教授、名教师学习讲课、做辅导,学习教学方法。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构建的大学教学基层组织体系——教研室组织体系,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和教学用人权、经费安排、培养培训等权力由教研室向学院、学校一级集中,逐渐失去了原来承担的基层教学组织体系的功能,而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有利于构建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切合时代特征的大学教学基层组织,可以成为解决大学教学建设的基础性问题和基层组织问题的一种积极探索。
从教学的实际效果看,精品课程建设确确实实推动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精品课程的特征是:讲课有感染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启迪学生的思考、联想及创新思维;教学内容实现了与学科发展相结合,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及时引入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内容要求具有时代契合性,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显著成效;重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重视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能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再以我校国家级精品课程“货币银行学”为例,该课程不仅教学内容和课程简介全部上网,而且教学队伍、教学大纲、学习提要、教案点播、学习参考、作业练习、重点难点释疑等也全部上网,还为学生列出进一步学习的国内外相关资源,并要求精品课程每年要有15%的内容更新。目前,该课程累计文字材料已经达到千万字,可以说远远超过了一门简单的课程内容。
三、精品课程建设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
精品课程建设以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为主,最终的目标是形成覆盖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同时强调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我校先后制定了《中央财经大学关于加强本科生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央财经大学精品课程立项奖励和经费资助办法》,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学校计划用5年的时间建设100门校级精品课程,目前已经批准立项71门。我校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强调把课程建设与教学队伍建设相结合,提出以课程建设为中心,加强教学名师工程建设,建立有利于教学名师涌现的机制和体制,有重点地支持部分突出的重点课程教学带头人,通过加强教学系、教研室教学梯队建设和完善教学助理制度,形成有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教学科研团队。在建设规划上,要求在课程建设全面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色合理规划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在课程申报上,要求精品课程的主讲教师在近3年的教学质量评估中取得优良以上等级。在教学内容建设上,要求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效结合,通过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前沿性或时代性,体现以有效知识为主体,构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并特别强调以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为重点,调整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上,要求能根据课程类型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通过加大案例教学、专题讨论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的比例,通过增加文献阅读、学术论文写作、课程论文写作、专题报告写作等训练和增设综合训练课,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学生书面和口头交流技能的提高贯穿于课程学习的各环节中。要求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教学录像等上网,并在校内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在教材建设上,要求能根据课程需要建立与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立体化的优秀教材。在实践教学建设上,要求大力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的形式和内容,建立良好的实验实习环境,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并加强学校与社会的紧密结合。在管理体制改革上,要求各学院建立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为了保障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我校加快网络教育共享平台和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将全校开设的本科课程的大纲和简介上网;将国家级、北京市、校级精品课程上网,以增强师生的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目前,我校已有8门北京市精品课程和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这些课程对提高全校的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导作用。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教务处)
[责任编辑:张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