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运动训练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

2008-03-14黄荔生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年12期
关键词:课程设置

黄荔生

(莆田学院体育系,福建 莆田 351100)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分类、结构、理念和改革思路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发现在课程设置中存在指导思想的单维性、培养目标的“钟摆”性、重理论轻实践、重学科知识轻人文精神、专业间壁垒森严以及课程结构比例不合理等现象。认为运动训练人才培养不仅要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熟悉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和发展趋势,而且还要掌握一些相关的学科知识,融通文理界限,需要具备“一专多能”的素质。

关键词: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研究回顾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2-1689-04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Design of Sports Training Major in China

HUANG Li瞫heng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Putian College, Putian 351100,

Fujian China)

Abstract:Wit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summarization is made on the research on classification, structure, concept and thinking of reform of the curriculum for sports training major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the following problems are found: single瞕imensional guide principle, swinging training target, valuing theory more than practice, priority of special knowledge over humanistic spirit, absolute isolation between majors, and inappropriate proportion of courses offered. Consequently the paper proposes that students of sports major should not only have a broad knowledge structure, be familiar with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sports training, but also master some relative knowledge, and improve knowledge of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 as well as abilities.

Key words: sports training major; curriculum design; research review

课程设置是专业培养目标的集中反映,学术界也对运动训练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因此,有必要对我国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和总结,了解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现状,并指出存在的不足,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借鉴。

1 对“课程”及“课程设置"基本概念的研究

教育学界对“课程"的界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强调经验和活动的教育组织和计划,如:陈侠给课程下的定义是“课程就是课业的进程";二是强调学习对象——内容本身的独特意义,把课程视为“系统知识、智力技能占情感内容的复合物。"[1]

陈玉琨把教育界对课程的不同理解归纳为三类:一是课程体系,即学生在校获得全部训练;二是指一门课,如数学课、生物课;三是指一堂课。[2]平时人们所指的课程大多为第一种,即课程体系。这从一些代表人物对课程的解释中可以获得体会,美国的经验主义者艾伯蒂(H•Alberty)认为:“学校为学生准备的一切活动,构成它的课程。学校凭借所有这些活动的手段,意在从其哲学和目标的立场出发,去变革学生的行为。"[3]尼格力(B•L•Neagley)和埃万斯(J•L•Evans)认为:“学校旨在帮助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而准备的有计划的一切经验。"[1]潘懋元认为:“教学内容是由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等几种形式体现出来的,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就是课程。"[4]郑启明、薛天祥认为:“课程是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开设顺序的总称。"[5]可见,国内学者所指的课程是教学计划之内的,而国外学者却未作这样的区分。考虑到这两类理解尚存在着不一致,于是有人又给出两个相关的概念,由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必须接受的课程称为显课程,学生在教学计划以外所受的教育,这类潜在的教育的历程,称为潜课程。[2]

体育界对“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的概念,各家认识倒颇为一致。一般认为,“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是“课程"的子概念,指运动训练专业的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在这里同样是一种广义的理解,含有显课程和潜课程两类。从目前所能查到的资料发现,对“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的研究只集中在显课程部分,而潜课程(还是隐性课程)部分尚较少涉足。“课程设置"则“是培养人才的规划,它把达到培养目标所要求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任务、内容、范围、进度和活动方式的总体规划体现出来。"[4]陈侠在其《课程论》中给课程设置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课程设置一般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和各科的教学时数。[6]

2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分类与结构现状

王凯珍等(《北京体育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现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3))、张健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教学计划构建难点与整体优化的探讨》,体育与科学,2001(6))、邢其年等(《我国高等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综述》,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1)、刘向阳(《我国体育院系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西南大学,2006,)学者对我国当前的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设置结构现状做出了比较一致的描述。他们认为,目前我国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分为三个层次两大类,即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由基础课程模块与专业课程模块组成的必修课类和由限制选修模块和任意选修模块组成的选修课类。基础课程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突出强调“厚基础",专业课程模块突出“专业特色",选修课程模块突出“宽口径"。这种课程体系的结构基本上趋向于合理,保证了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全面合理的发展。

刘向阳(2006)对国内26所体育院校的运动训练专业现行的教学计划主要指标统计[7]。认为各院系教学计划建构情况不平衡,差异较大。运动训练专业总学时平均为2 839,但个别差异比较大,最高达3 304,最低为2 496,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平均比例约为74.2%:25.8%。[7]个别学校按学分制制定教学计划,但未能实行学分制管理,学分要求也不相同,突出差异在选修课上,大部分学校能按专业方向分类选修,且开设门数较多,个别学校实施跨系跨专业互选。辅修类课程,少数学校实行指定选修和任选相结合,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较大,可以发展学生个性并获得较多的知识面。目前教学计划的构建较为突出的问题是体现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特色课程偏少,尤其是体现教练员智力结构的课程缺乏。

3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理念研究

从现有资料看,对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理念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但对宏观上的课程设置理念方面却有着较多的探讨。

坦奈(D.Tanner,L.Tanner,1986)以世界观为标准,把课程分为五种类型:一是经验主义课程,主张以民主社会与人的形成为目标,为了培养公民具有解决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各种复杂问题的思考力,课程要为人们提供学习日常生活所需的知识。二是社会改革主义课程,主张学校教育要打破社会的阶级对立与中央集权的机制、体制,创建新型社会秩序的手段。三是学科中心主义课程,主张以学科的传递和集中进行智力训练来培育理性的诸种道德,提高学生的学识。四是浪漫的自然主义课程,主张学习者和教师在他们的自然生活中创造课程。五是存在主义课程,主张课程必须将充足的时间用于个人的内省与道德问题的学习。上述课程的分类说明,具有不同的世界观,就会形成不同的课程体系,这在国外价值多元的情况下,课程设置确实是五彩缤纷的。[8]

潘懋元(1996)把历史上较有影响的课程理论归结为三种:一是学科课程论,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教材必须按照科学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知心理活动来组织,以便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精华。二是活动课程论,强调教学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因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并强调学校与社会联系,以社会生活的实际来组织课程教材。三是结构课程论,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中心。[4]

佟庆伟、罗辉(2004)从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了当前高校课程设置的六大理念:1) 提倡“通识性"突出一个“博",重点强调“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融合;2) 重视“基础性",突出一个“厚"字,主要体现在“宽口径"培养的发展趋势上;3) 提倡“多样性",突出一个“多"字,以满足不同学习个体“多层面"的需求;4) 重视“综合性",突出一个“融"字,重点体现在强调“交叉学科"的发展上;5) 提倡“灵活性",突出一个“活"字,主要体现在“学分制"的全面实施上;6) 强调“发展性",突出一个“行"字,重点体现在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体现在多让学生动手、动脑,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9]

4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思路研究

4.1 课程结构或设置的改革

根据现有文献,目前我国体育院系的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结构的改革分类大部分采用“按修学要求分类",少数采用“按修学要求与学科种类混合分类"。由于各校的具体情况不同,课程分类与结构内涵也各不相同,如:开设门数、学术科课程比例,必修、选修比例,实践方式,培养形式,专业特色课程等均有差别,可以说方向一致,各具特色,课程设置分类以运动训练为主修专业,拓展出运动人体科学类、竞技体育管理类、学校体育类、社会体育类、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类等辅修专业,要求学生做到一主一副或一主两副的课程分类改革与调整,更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课程结构和设置改革的主要观点是:突出强调“厚基础"、“专业特色"和“拓宽专业口径"。“厚基础"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改革目前公共基础课的结构和内容,增加并重视应用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二是根据运动训练专业生源结构的特征,做好两手安排:一方面要求来自专业队的学生加强理论知识的广泛学习;另一方面对普通高中生加强多项运动技能的全面训练。突出“专业特色",主要是要抓住运动训练专业的训练特点,增加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内容。突出“拓宽专业宽口径",一方面要加强运动训练专业与其它体育类专业的交叉和融合,实行主辅修制;另一方面,协调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关系,适当增加选修课的门数和学时比例,以适应社会和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目前各校的主要做法是:1) 减少必修课;2) 增加选修课;3) 调整学术科比例;4) 实行学分制管理;5) 开设特色课程;6) 采用分流培养;7) 增加实践环节的比重;8) 将课程教学和“实践培养"分散在四学年之中,强调教练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果中后期不实行分流教学,该专业在实践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上就应该把握3个方面:1) 大力改革专项技术课的教学,改变以往只注重教授技、战术,忽略专项教练能力培养的倾向,切实加强教练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并制定能力考核标准和方法;2) 改革专项基础课程的教学,重新修订各课程大纲,大幅度增加实践环节,压缩课程教学时数,增加实验专题观摩,专题调查和现场参与的次数和时间;3) 制定统一的随队见习和实习大纲,组织指导教练,根据大纲制定见习、实习计划,并实施具体负责指导。只有将上述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专业实践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在理论教学、技术教学与实践教育相脱离的现状。如果要实行分流教学的话,可以将上述三方面统一起来,单独编制“教练员流向特殊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更有效地确保学生的教育质量。[10]

4.2 课程内容的改革研究

4.2.1 拓宽基础课程(还有人称通识课程)

观点一:开设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通识课程,多表现在增设人文素质教育课。也有学者称其为扩展课程,因其弹性大,重发展,为广博学生知识而设,所以课程设置面广,宜向小型化、微型化、短程化发展,并采取模块化课程的组合方式,但应该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并没有做出回答。

观点二:开设文理渗透课程、学科交叉课程。运动训练专业培养出的毕业生应能成为运动训练领域和其它体育领域内的“通才",应当要有文理两方面的综合知识功底。因而基础课程重视文理兼容的公共选修课,并增加反映当今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兴学科方面的课程。

观点三:通过强化工具类课程来拓宽基础课程。这表现在增设外语、计算机类课程。外语类课程主要是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计算机类课程主要是加强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运用能力。

4.2.2 调整学科课

观点一:浓缩。学科专业课程的“浓缩"之意,是指对专业课程的体系基本不动,压缩课时,精干内容,是学科专业课走向科学、合理的正确选择。浓缩课程之后,伴随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即变粗放式教学为科研式教学,变讲授式教学为主体式教学,这将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的专业水准。

观点二:重构。对于运动训练的学科专业课程,按照少而精、博而通,强化基础、打通主干、深入前沿的原则和思路,重新选择、确定学科专业课的基本内容,建构新的知识结构体系,拓宽基础课程。

观点三:特色。有人对目前的运动训练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做出了比较,发现现行的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并没有自身的特色,和体育教育专业以培养教师为主的课程设置没有多大区别。因此,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基于对两种专业课程体系差异性的重视和研究,其中对不同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教练员职业和体育教师职业特征的比较认识是关键。[11]

观点四:整合。近代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学科的分化,但学科分化过细,即加重学生负担,更不利于联系社会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不是所有学校都有条件开设那么多的学科。于是,又出现了合并课程的尝试。合并后的课程称为“综合课程",或称为“广域课程"。综合课程不仅是解决学科门类过多的好方法,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综合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课程的综合化趋势已日益明显。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的综合化也初见端倪,主要体现在:(1)加强文理工相互渗透,开设跨学科课程。例如,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训练管理学等都是由体育与其它学科交叉而形成的一种跨学科课程;(2)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有人曾对运动训练专业的生物学科课程(包括运动解剖、运动生理、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提出了改革的设想,着重强调各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和整合。[12]

4.2.3 调整学、术科课程比例

观点一:丰富理论知识对一个成功的运动训练工作者来讲是必须具备的。一个人的运动经历对成为一名高水平的教练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就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学生训练课时长短问题的调查,结果普遍认为现在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训练时数少,其中90%的术科教师认为训练时数过少。[13]因此要求运动系学生进行专项训练的时数要有较大幅度提高。

观点二:作为教练员应着重强调技能形成和发展的理论知识,而不是运动技术本身,所以应重视理论课特别是基础课,增加学科课的时数,减少技术课时数。

观点三:目前,专业运动队和普通高中生构成了我国运动训练专业的主要生源,二者不同的素质结构必然要求不同的课程体系与之相适应。一是对专业运动队的生源加强理论知识的广泛学习;二是对普通高中生加强多项运动技能的全面训练。这既是 “厚基础"的两种具体表现形式,也是加强“基础"建设的两种重要途径和手段。[14]

5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 课程研制指导思想关注点的单维性。课程目标的定位、内容选择与组织的逻辑起点只是简单依附和动摇于社会政治与经济变革的要求,使课程这个受制于多种因素(如专业、学科、学生、社会等)的复杂现象被简化为政治或经济的工具。

2) 专业目标及课程设置的“钟摆"现象。由于课程研制的立足点始终轮流转于各种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即课程研制的逻辑起点总是动摇于运动员、教练员及专项教师之间,常常顾此失彼,使课程总是满足了一种因素的要求却忽视了其它因素的依据,从而也使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研制处于一种特定的钟摆运动中。

3) 重理论性轻实践性。尽管目前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在总体指导思想阐述上包罗万象,几乎囊括了体育类专业课程所有的价值及功效系统。然而,教育和管理实践、课外社会实践、教育实习和科研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课程设置中所占比重较低,使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因为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实际操作技能而陷入就业的尴尬境地。

4) 重专业知识轻人文精神的培养。运动训练课程设置的现状过多强调专业本身知识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品德、人格、情感、审美、创造和自我实现等方面的培养。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的学生将走到运动训练实践的第一线,他们是否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将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发展,也将对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5) 课程结构的比例不够协调。这种失调现象表现在:其一,专业课程比例过大,而人文社会科学、行为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性课程的比例不足;其二,必修课的比例过高,而体现学生个性发展的选修课比例较低;其三,能反映运动训练专业特色的课程比例太少;其四,在课程的课时结构上,大型课程所占的比例过大;其五,术科比例过大,学科比例低;其六,实习课程课时比例低。

6) 学科专业之间壁垒森严,学生应用知识的综合能力缺陷。表现在学科内部总是力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忽略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与统一,造成了学生所学知识结构割裂,综合能力受到影响。

6 研究现状评述

1)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但研究还比较零散、不成系统。

2) 学术界研究红火,但决策层未表现出应有的兴趣。在见诸刊物的文章中,作者一般为体育院系学者,有教师、研究人员,还有一些研究生。这反映了学者们比较重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的研究与改革,同时还说明了研究人员具有比较高的文化层次,但课程设置的终审裁决权在国家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笔者注意到,管理部门人员的研究文章并不多见,官员讲话中有关这类主题往往也是一带而过。

3) 研究比较注重操作层面,缺乏哲学层次的深入思考。在各类研究中,人们更多的是从实践的需要、现实的需要来考虑和研究问题,虽然具有一定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对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针对该专业课程设置的哲学理念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这种情况多多少少使得改革思路的研究显得有些底蕴不足,一些建议的合理性受到较大的影响。

4)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路局限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10多年来的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仍然处在“修修补补"的状态,还不曾有改天换地的突破。原来的课程设置模块组合也不曾有大的变动,课程的增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目前已有学者提出“三位一体化"的办学模式,这无疑给体育院校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5) 各校课程设置比较轻率,未见有全国范围的大型调查研究。特别是对主干课程的设置上缺乏调查,多数只是停留在经验主义上,缺乏一个能反映培养目标的统一评价体系。

6) 课程设置缺乏深入的国际比较研究。多数学者对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研究都是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的,比较对象有些局限。其次,在国际比较分析中缺乏对各国国情的研究,特别是对我国国情的综合分析,没有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形成凡是发达国家的东西都是好的、正确的错误思想,从而使我国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路难免带有趋同性。

7 结 语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趋势是确立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课程观。纵观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无论是基础课程的拓宽,还是专业课程的浓缩并深入前沿,都是围绕着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进行的。运动训练人才不仅要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熟悉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和发展趋势,而且还要掌握一些相关的学科知识,融通文理界限,需要具备“一专多能"的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呼唤着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的改革,同时也为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176.

[2] 陈玉琨.现代教育管理技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106.

[3] 转引自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6:246.

[4] 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49.

[5] 郑启明,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153.

[6] 陈侠.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68.

[7] 刘向阳.我国体育院系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6:22-25.

[8] 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246.

[9] 佟庆伟,罗辉.高校现代课程设置的理念与实践[J].北京教育,2004(4):32-34.

[10] 皱国忠,张健,张世林,等.对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2):10-12.

[11] 郁建华.体育院校运动系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革对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2):97-99.

[12] 鲁长芬.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研制的探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3.

[13] 袁作生,等.面向21世纪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2):226-229.

[14] 鲁长芬,等.从美国体育院系课程改革看我国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4):48-52.

猜你喜欢

课程设置
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模式探索
国内外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论《商英国标》下地方二本院校的差异性商务英语教学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中本衔接办学模式中职阶段环艺专业课程设置与研究
创业创新导向下的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于提高军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