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庭消费的非伦理化现象及成因
2008-03-12谢芳王学锋
谢 芳 王学锋
摘 要:家庭是人们的主要消费场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生活日益丰富,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非伦理化消费现象。不管人们是否认同,这些消费行为在客观上都已危害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建构。因而认真分析这些现象及成因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家庭消费;非伦理化现象;消费方式
中图分类号:B82—0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1—0153—04
勿庸置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家庭消费无论是在质的方面还是在量的方面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许多值得人们深思的新现象新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在这个急剧转型的社会中,对于这些新出现的消费现象,人们似乎并不简单地用“正当与不正当、应该与不应该”的道德法则去评判,甚至认为它的存在有它的现实性基础与合理性根据,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似乎是一种超道德的现象,不属于伦理道德评价的范围,因此本文统称之为非伦理化现象。而我们从伦理的视角仔细审视这些消费现象,不难发现它与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终极关怀”原则相悖。
一、我国家庭消费中的非伦理化现象
1.家庭自主消费空间扩大,而自主选择能力缩小。所谓自主消费,是指以消费者主权为主导,社会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利,消费决策由消费者根据个人喜好和收入预算,由个人或集体协商制定,消费过程的变化能够反映消费者的意愿,消费行为以个人的理性行为为基础,消费方式遵循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原则。从伦理学的语境下对自主性消费的理解是指,在消费活动中,人们为满足正当的消费需求,在遵循一定社会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条件下,以实现自我价值为目的的消费过程。改革开放之前,人们生活在物质匮乏的计划经济年代,生活方面基本上靠国家与单位来分配物资,人们对物品的选择性非常小,缺乏消费选择权和自主性。而在改革开放近30年的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琳琅满目的商品与服务,只要条件允许,可以任意消费自己喜好的商品与服务,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者开始形成。对中国有着多年实证研究经验的美国社会学家戴慧思认为“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①。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消费空间与自由,绝大多数中国家庭不仅有了生存的权利,而且拥有了选择如何生存的权利,中国社会从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型,人们自主选择的空间与可能性越来越大。
但与此同时,由于人们的消费行为还会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限制了消费者的消费自由,使广大消费者实际上处于被动、甚至被迫的消费行为中,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消费者在中国并没有真正形成。与西方相比,中国消费行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受群体的影响巨大,重视别人的看法和意见,这是制约消费者行为的强大规范约束。中国人无论富贵贫贱,都追求脸面,将送礼、维系体面和关系视为基本需要,从而形成了中国人恒久而普遍的面子消费行为,造就出中国非常大的被迫的特殊消费市场:人情消费、攀比消费、炫耀性消费、奢侈型消费等等。中国家庭的许多消费行为并非出自真正的自愿、自主、自由,而是迫于“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这种世俗观念的压力。许多富了起来,却又不够富裕的人们不得不采取“两栖消费”策略,在显形消费领域,根据时尚和“面子”的标准进行消费,在隐性消费领域则采取极度节俭的策略。②由这种面子观念所引发的象征性消费、炫耀性消费、浪费型消费更是令人触目惊心。这种消费意义已远远超过了消费的物本身的价值。消费的符号象征性,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社会学家凡勃伦提出的“炫耀性消费”③。他认为,所谓“炫耀性消费”,指的是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须的浪费、奢侈性和铺张浪费,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财力和社会地位,以及这种地位所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而如今,不太富裕的人们为争得体面的生存空间,也不得不这样做。消费不再仅仅是为了人本身的生存发展,而异化成为外在于人的存在本身的东西。消费的异化脱离了人的真正需要,生产出失去主动性、创造性和自由的被动人格,消费的异化导致了人性的异化,造成了人们精神上的极大痛苦。
2.家庭消费资料的分配:重少轻老。“重少轻老”这是现代我国家庭生活的显著特征。体现在消费领域,则表现为过分注重子女的需求,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老年人的正当权益。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庭子女的数量急剧减少,他们在家庭生活中享受一种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呵护和宠爱。这一点同样体现在家庭消费上,“再穷不能穷孩子”,这句话最能反映家长对独生子女消费的态度。这种心理造成对子女的过度供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孩子为中心,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包括非正当要求)。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供给远远超出使孩子独立健康成长所必需的条件。二是在孩子身上进行过度的人力资源投资。由于对子女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小孩的教育费用目前已经成为家庭的一项重要开支,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年社会蓝皮书》提供的资料,子女教育费用在居民总消费中被排在第一位,超过养老和住房。
对子女的过度供给,必然造成两个后果,一是老年人的供给不足。由于一定时期,一个家庭的经济收入是确定的,一旦家庭的消费资料过度地向子女倾斜,势必导致老年人供应严重不足。据华东师大人口所于2005年对上海市闵行区850人(独生子女父母)的调查显示,子女给年老的父母提供生活来源的只占了2.8%,相反,啃老风气日渐盛行,婚前吃住父母的,结婚、婚后仍然吃住父母家,此次调查结果也显示,生活消费和养育子女已经耗尽了他们的终生积蓄,晚年把积蓄作为自己生活来源的只有3人。④有的老人不仅物质生活得不到保障,精神生活更是出现断裂,父母在年老之时,无法享受精神文化生活,买菜、做饭、带小孩已经成为不少老年人生活的主旋律。农村老人的情况更糟,许多老人生活贫困,朝不保夕,还经常出现老人被赶出高楼住茅房的悲惨情景。二是独生子女形成不良人格。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与愿望;父母的百依百顺,造成子女的任性性格的形成,形成扭曲的家内规则,并以此规则来对待社会上其他的人与事,从而可能使其心理极不平衡而出现突出矛盾;不勤于计算、浪费,缺乏吃苦精神,缺乏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心。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萍对中国的道德实证调查显示,中国绝大多数的人对这种宠爱子女而忽视老人的行为给予了极大的宽容,要么就认为这没什么错,要么就认为说不清楚。
3.家庭中不健康的消费方式令人触目惊心。不良消费或不健康的消费方式主要是指那些不符合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的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或个人消费日渐成为隐私领域。这种现状为滋生各种不良消费观念和行为提供土壤。目前家庭的不良消费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烟酒消费量在家庭开支中占有较大比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香烟消费大国,据2007年5月3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全世界现有11亿烟民,其中中国就有4.6亿烟民。更令人吃惊的是,我国吸烟人口呈低龄化,青少年吸烟率上升。二是黄赌毒消费,特别是赌博风气甚浓,从城市到乡村,从经济发达地区到不发达地区,从学校到企事业单位,赌博风十分猖獗,玩扑克、打麻将常常通宵达旦,屡禁不止。三是家庭女性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健康的、过度的消费行为。许多女性把自己的收入的绝大部分投资在自己的外部形象的修整上,而对文化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冷漠。
4.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消费呈现出低层次、低水平的发展态势。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家庭收入逐步增长,人们开始由追求生存性消费转向追求享受性和发展性消费,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资料显示,我国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发生巨大改变,消费质量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1994年首次突破50%大关,到2004年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降到37.7%。同时,居民家庭精神文化消费的增长势头十分强劲,年消费总额逐步提高,然而,总体上说,我国精神文化消费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首先表现在文化教育消费比重还比较低;其次,一些人重视纯娱乐性、消遣性消费,忽视发展性、智力性消费。家庭的精神文化消费比重的提高与低层次低水平的发展态势使家庭消费质量的改善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家庭消费水平无法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得到真正提高。
二、家庭非伦理化消费现象成因分析
上述种种消费现象虽然在伦理评判领域日益被边缘化,但我们不可否认这些消费方式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无论从经济学的角度或伦理角度,都是站不住脚的。因此,要深刻认识并理性地评论这些现象,我们就必须首先分析其存在的主客观原因。总结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家庭自身原因——非伦理化消费的主观因素
家庭的消费行为是家庭成员消费决策的一个自然结果。而按照消费经济学理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因素很多,既有外界宣传诱导因素,也有消费者自身的因素,而消费者自身的兴趣、爱好、世界观、价值观更是对自身的消费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一,家庭整体的受教育程度。尽管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并不完全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但大量的材料和事实表明,一个没有受过系统教育或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家庭在收入增加尤其是加入“先富起来”的行列后,很容易走入消费心理误区。这部分人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再加上市场经济中一些消极因素对他们的影响,很容易造成某种畸形的消费心态。经验证明,受教育程度越高,在消费领域所获得的自由选择能力越强,越能按自身的实际需要去选择消费。
其二,道德法治观念弱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产品越来越丰富,个人或家庭消费领域也愈来愈私密化,以至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家庭消费是家庭及其成员的私事,怎样消费与社会无关、与他人无关”。而实质上,任何家庭消费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进行的,它既受到社会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反过来也影响社会的发展。造成不合理消费现象的重要原因是人们缺乏现代社会所必须的道德法治观念。
2.传统文化——家庭非伦理化消费的历史根源
我国有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对中国在当代的发展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中也不乏一些消极的元素又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障碍。首先是面子文化导致面子消费。中国这种传统的面子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深远,致使已经步入21世纪的人们仍然无法摆脱它的掌控,为了面子进行不必要的浪费,为了面子节衣缩食也得跟别人攀比,为了面子不得不为繁杂的人情所困,进而形成一种中国人特有的畸形心理,既想摆脱它、怨恨它,却又不得不去追随它。其次,根文化导致根消费。如果说中国在世界历史上几千年经久不衰,长期稳定的社会结构,不被外来文化吞没而融合外来文化,源于中国文化重视生命、民族、社会价值的延续基因,这种基因可称之为根文化。这种根文化深植于中国人的心理底层,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中国独特的根消费。主要包括对子女过度的人力资本投入,浪费型、愚昧型的重祭祖仪式消费、负债累累的房地产消费以及各种传统节日的节庆消费,莫不是出于中国人特有的根文化情结。
3.消费体制缺失——家庭非伦理化消费的关键因素
根据经济学原理,收入状况及消费倾向是决定消费行为和规模的主要变量,消费观念更是与其有很大联系。但是家庭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也会受到社会体制的影响和制约。要实现家庭科学、健康消费,建立相应的健全的社会体制必不可少。在社会转型时期,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旧体制已经被打破,新的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社会消费体制漏洞颇多,再加上人为的放松监管或监管不力,导致消费领域成了一块无人问津的霸王领域,这种状况不可避免地造成消费领域的混乱。目前,灰色消费盛行,甚至还有急剧膨胀的趋势,攀比、炫耀、斗富等畸形消费到处可见,黄色消费依然对一部分消费者尤其是青少年有很大的诱惑。诸如此类的消费现象一再说明我国现行的体制还存在严重的缺陷,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其他各项配套制度没有完备,一些经济规律被人们变相地运用到生活领域;法制监管不力,社会道德舆论对这些消费行为也采取缄默态度,更有甚者用各种方式宣传各种不良消费习惯。
4.社会背景——影响家庭消费选择的客观因素
家庭是整个大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社会趋势与社会潮流对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是巨大的。当今社会中仍存在着大量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追求纯感官性满足等消费思想。究其原因,有两股势力是这些消费思想流行的原动力。一是西方消费主义伦理观在中国的深入渗透。消费主义(Consumerism)是指人们无节制的消费消耗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过分追求名牌商品、高档消费品,并视消费为自己人生的唯一目的。目前,这种消费主义的伦理观念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一种价值观念正在由西方国家向全世界渗透,大有演变成一种流行的全球伦理之势。中国著名社会学家黄平,通过对中国乡村、城市的大量考察调研发现,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已经通过城市、大众传媒以及城乡交流等途径扩散到乡村地区。在中国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消费能力、消费内容已经成为家庭地位、成功、声望的一个重要的评价依据。当人们还无力改变自己在经济、政治中的地位时,他们就把消费作为自己追逐的首要目标,试图通过缩小消费差距来显示家庭、个人的成功和社会地位。从而中国传统崇尚节俭的消费观念在强劲的消费主义面前因过时、陈旧而显得格格不入。二是现代传媒努力构建的有消费主义倾向的“拟态消费环境”的环境化。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新闻工作者就对拟态环境进行了思考,所谓拟态环境即不是对现实“照相式”的再现,而是大众传媒通过对事件或现实进行选择加工而构造的一个符号化的环境,却常常被社会受众当作客观环境本身讨论。人们总是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来认识环境和采取行动以适应环境,因而行动作用的现实环境便越来越带有“拟态环境”的特点,这便是“拟态环境的环境化”。大众传媒常常借助于广告、电视构建拟态消费环境,而所有拟态消费环境都在向受众传达着这样的信息:生活的意义在于消费、享乐。具有消费主义倾向的大众传媒拟态消费环境用夸张的手法将商品功能与人生意义紧密相连,它拒绝思考,一切以追求乐趣、轻松为原则。传媒所构建的拟态消费环境逐渐产生了环境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在青年一代身上表现尤为突出。在这种社会环境中,一方面有西方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示范,一方面有媒体苦心竭力的攻心宣传,孤立无助的受众很难抵挡这种攻势,而逐渐接受并在社会行为中开始实践这样的生活观念。
注释
①戴慧思、卢汉龙:《消费文化与消费革命》,《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5期。②王宁:《消费的欲望》,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③[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④王庆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思路》,《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3期。
责任编辑:涵 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