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现代化与当代都市生活方式的重构
2008-03-12鲍宗豪
鲍宗豪
摘 要:社会现代化本质上也是一场重构当代都市人生活方式的深刻革命。伴随着“后现代社会”、“后现代化时代”的到来,全球都市公民都更重视生命、生存和生活的质量。社会现代化对当代中国都市生活方式的影响通过资本全球化、全球都市化、文化大众化、休闲普遍化、消费多样化表现出来。评价当代我国都市生活方式的新变化的基本观点是:伴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必然会出现生活方式的解构与重构;对我国都市生活方式的新变化不能作简单的价值判断,必须有科学理性的态度;要让都市成为满足不同阶层、不同人群生活需求的美好的社会空间。
关键词:社会现代化;都市;生活方式;革命
中图分类号:D9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1—0127—05
对生活方式的研究,可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切入,把文化看作社会全部生活方式的总和。或从社会结构的视角研究,纵向考察世代交替中生活经历的社会烙印;或把生活方式当作阶级辨别指标来研究;或把生活方式当作消费方式来研究。各种研究视角、研究路径与方式,都有其合理成分。值得重视的问题是:在全球日益都市化、都市日益现代化潮流的推动下,如何解读我国都市生活方式的新变化?本文将当代都市生活方式放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视角中进行探讨,并试从理论上对我国都市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的一些新变革作出分析与评价。
一、研究当代我国都市生活方式的新视角
把我国当代都市生活方式置于全球化、现代化的视角中探讨,有其现实基础。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给出的结论,在全世界109个国家中,中国社会(2003年)的社会现代化水平居于第60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高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处于世界初等发达国家水平。可以说,全球化、现代化的客观进程,正在引起社会生活方式的全新变革。
21世纪的全球化,日益凸显出社会现代化的取向。全球化与社会现代化的目标、内涵、路径与方式有所交叉、重复,全球化与社会现代化的一致、重合,促进了全球社会转型为现代化社会;社会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化的进程,又涉及到人类生活所有方面的深刻变化。这样,我们就可从全球社会现代化的视角研究当代我国都市生活方式的变革。
全球化、现代化本质上也是一场非常深刻的重构当代都市人生活方式的革命。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已开始了由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的转型。伴随着“后现代社会”、“后现代化时代”的到来,以获取物质财富为主要动机的“生产本位论”正在为“生命本位论”、“生活本位论”逐步取代。在“后现代化时代”,全球都市公民都更重视生命、生存和生活的质量。如何解决个体和集体的生存与生活需求,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都市公民的生活质量,如何不断提高都市公民生活的幸福感,已成为全球都市公民的普遍追求与期待。
但是,当今全球社会的现实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平等与不公正矛盾相当突出。目前,世界上大约有3.5亿土著居民,他们生活在70多个国家,讲着5000种语言(UNESCO 2004);其中大约520万人仍然主要以狩猎和采集为生(Schweitzer 2000),约占世界人口的0.08%。2001年,世界上大约有16%的人(9.6亿)生活在高收入国家;84%的人(52亿)生活在发展中国家,45%的人(约27亿)每天生活费不到2国际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 18%的人(约11亿)每天生活费不足1国际美元(WB 2005),而且这种不平衡、不平等、不公正的矛盾有加剧趋势。
美林集团的《2004年度全球财富报告》认为,目前在我国拥有超过100万美元金融资产的富人约为23.6万,尽管他们在我国16岁以上“经济活动人口”中仅占0.03%,但是其影响能力巨大。这些富人拥有的总资产已经超过9690亿美元,而我国2006年度的GDP总量也刚过2.5万亿美元。在我国的财富分层中,居于另一个极端的是贫困人口。2003年贫困人口总数约为2900万人,比2002年甚至还增加了80万人。而且,这里测算的标准是人均年收入人民币637元以下,每天不足2元人民币,这在我国也是很低的标准。
上述分析表明,以全球社会现代为视角研究当代我国都市生活方式的新变化,不仅使我们能更科学合理地解读当代我国在融入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都市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而且也能使我们认识到,提高我国都市公民生活质量、形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对于和谐社会建设乃至文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代我国都市生活方式的新变革
全球化、现代化对我国都市生活方式的影响是客观的,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它都会产生影响。全球的数字技术、信息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乃至全球化的快餐(如麦当劳、肯德基等),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各地都被接受了。现在和未来,全球化、现代化对当代我国都市生活方式的影响,集中表现在以下“六个化”中:
1.资本全球化
资本的本性就是追逐利润,哪里有利润它就流向哪里。在信息网络时代,随着跨国公司的全球投资,跨国资本家阶级正在形成。代表着跨国资本的跨国资本家阶级的形成,正在影响着全球社会的结构与走势,影响着全球都市的生活方式。20世纪7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扩展、国外直接投资的急剧增长、跨国合并和跨国收购的愈益频繁、全球金融体系的兴起、全球性公司内领导职位的相互交叉,孕育着跨国资本家阶级的形成。跨国资本家阶级主导着资本的全球流动,也会不同程度影响着当地政府的决策与执政,影响着社会发展。例如,在全球最大的10项财政预算中,有4项是由跨国公司控制的,而不是由政府操纵。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里,跨国公司已是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在韩国、日本以及其他亚洲国家,跨国公司直接参与或控制政府的对内及对外政策。在休闲方面,西方的跨国公司也控制着现代人的大部分休息时间。就拿美国来讲,电视之所以能够存在,主要是由于它在跨国公司的支持下为其推销产品及提供服务;西方国际旅游活动也主要是由跨国公司管理和操纵的:旅游者乘坐跨国公司的航班旅行,在跨国公司的宾馆休息,用跨国公司生产的照相机拍照,在跨国公司的连锁店里用餐,喝跨国公司生产的饮料和啤酒,在跨国公司的球场打高尔夫球,感受跨国公司营造的生活方式,等等。
资本全球流动和跨国资本家阶级的生长,对全球都市生活方式的影响还突出表现为都市生存的“资本化”——都市人生存的“资本”压力大,“资本”欲望强,没有钱无法生存;都市交往也呈现出“资本化”的倾向。且不说经济商务活动中的“资本化”,就是在同学、朋友、同事、兄弟姐妹之间的交往也日益“资本化”,同事、亲朋好友之间常常为“资本”而苦恼,为“资本”而争斗,为“资本”而欺诈,为“资本”铤而走险……总之,“资本”愈来愈强地影响着都市人的生活,影响着都市人的思想与行为,“资本”在控制着一些都市人的灵魂。在全球化过程中,资本对都市人生活方式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必须警惕。
2.全球都市化
当今,在全球几乎每一个国家里,人们都纷纷从农村涌向都市,追寻更美好的前途。例如,在土耳其,1980年有44%的人住在都市,1990年这一比例为59%,2000已达67%;加拿大的曼尼托巴(Manitoba)原本是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份,谷物生产是它的主要经济支柱。目前,那里的大部分居民已从省内众多的小城镇迁往同一个都市——温尼佩格(Winnipeg);在非洲,都市地区的人口比例到2000年已达到50%。①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的斯蒂格列茨认为,新世纪对中国来讲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是中国的都市化、现代化进程。21世纪,中国都市的现代化进程不仅决定着4.6亿都市居民的安居乐业,而且决定着中国几亿农民的最终命运。因为都市化、现代化是减少农民的过程,也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都市人口总量将达到10-11亿。也就是说,从现在起,中国每年将有1200万左右的农民转化为都市人口。
全球都市化对我国都市生活方式的影响,突出表现在都市移民问题上。与本市居民的家庭人口相比,平均每个外来农村移民的家庭当中就要多出一至两个儿童。这很可能使新迁入的移民沦为穷人,在都市中居住已久的人也将被最终挤向郊外。在我国,农村人口向都市集聚,一般把它们称作“农民工”。目前我国的农民工总量有多少?以2004年为例,国家统计局在全国31个省(区、市)对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多个行政村抽样调查,推算出当年外出就业农民工约为1.18亿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3.8%。中国都市的农民工有三个特征:(1)社会身份的双重性。农民工的职业身份主要是工人(或非农职业),而户籍身份仍然是农民。(2)社会地位的双重性。农民工在农村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农村中的优势群体,但在都市中则处于边缘地位,是都市中的弱势群体。(3)社会生活的双重性。农民工既在农村居住又在都市居住,既习惯于传统乡村生活又身处于现代都市生活。他们是传统乡村文明和现代都市文明的享用者和沟通者。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我国都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将成为影响家庭与社会发展、影响世界和平与繁荣的重要变数。
3.文化大众化
全球文化的发展不仅呈现出多元化,而且越来越大众化、批量化。国外学者尼斯贝特在20世纪50年代就指出,西方大众文化带来的生活方式标准化,证明了基于阶级的社会组织形式的衰落。正是这种文化生活方式的标准化,使文化不再是少数人或上层社会的精神食粮,而成为大众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大众能共享文化大餐。但是,决不能把文化大众化当作搞文化低级化、文化庸俗化的理由,公众需要的是一些能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素质、满足智慧要求的大众化。比如说维也纳金色大厅,它迎接新年的施特劳斯音乐会,也很大众化,里面也没有用特别深奥、特别难接受的曲调。施特劳斯主要谱圆舞曲特别是华尔兹舞曲,但他的格调就显得高一点。
全球化、市场化不仅使得精英文化越来越边缘化,而且把旧的家庭与旧的传统社会道德生活也解构了。比如说,历史上有一个“春秋笔法”的故事:晋国有一个人篡位,于是史官写“某年某月,谁谁弒其君”,篡位者一听非常生气,就把他杀了;史官的弟弟来了,他还是写“谁谁弒其君”,又被杀了;然后又一个弟弟来了,还是写“某年某月,谁谁弒其君”。这种史官秉笔直书的精神,一看很惊人;再比如春秋战国的师旷,他搞音乐,为了献身事业,他用锥子把自己的两个眼珠子捅瞎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古代的时候,相当一段时期,道德观念是一种信仰,是形而上的。在这种道德生活中,“义”、“忠”比一切都重要。可是,如今在长辈与晚辈之间、兄妹之间,许多人关系冷淡,不少人认“钱”不认“情”,认“权”不认“亲”。旧的优秀传统正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这是一种不很好的但却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4.休闲普遍化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休闲的期望越来越高,休闲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普遍需求。
工作在人一生中所占的时间与过去相比越来越少。例如,英国一项对公众所作的调查显示:尽管现在一般人的职业生涯仍然要持续40年左右,但一生有效工作时间已由1856年的124000小时缩短至1983年的69000小时。一生用来工作的时间所占百分比已由50%减少到20%。②工作时间的减少,将会逐渐把休闲变成社交活动和经济福利的中心。这就意味着,休闲将得到人们更多的理解,人们会进一步认识到个人幸福、家庭稳定、群体观念、健康、环境、经济等等都与休闲密切相关。
在我国,人们越来越重视休闲,大小法定假期给休闲提供了客观条件。但同时,伴随着全球化浪潮而登陆中国的西方“快餐文化”、“休闲文化”、“消费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使当代青少年津津乐道于西方的影视歌曲、小说诗歌,不少人推崇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坑蒙拐骗、唯利是图渗透到人际交往与社会生活中,使以明礼诚信著称于世的华夏人际关系一再受到影响和侵蚀。因此,我们要研究都市休闲生活如何顺应全球化、全球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特点,如何将丰富的华夏文明资源(如儒家的“仁学”、道家的“道论”等)通过“现代转换”,使当代我国都市生活适应全球化、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5.消费丰裕化
拉丁字“luxus”,表示“富饶”、“丰裕”(abundance;abondance)和“精致”(refinement;raffinement)的意思。对于“富饶”和“精致”无止境的追求是人的本性,也是进行无休止交换活动的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但是,在这个基本语义之外,它实际上又包含更多的复杂含义。在拉丁语中,“奢侈”的词根包含“光”、“光线”、“爱好”、“品味”、“亮丽”、“绚丽”、“灿烂”、“讲究”、“高雅”、“华丽”、“繁茂”、“过度”、“极端”、“稀有”、“罕见”,等等。人们只要过分看重上述多元含义中的某一方面,就很容易将“luxus”原来的丰富含义转变成片面的内涵。
在西方社会最初的文化传统中,罗马神话里曾经借助于杰纳斯(Janus)的故事谈到奢侈的问题。后来,罗马皇帝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106-143)首先把它理解成“豪华”(splendour;faste)、“过度”或“放荡”(excess;exces)、“花天酒地”或“滥用”(debauchery;debauche)。从此,它变成只具有消极或反面意义的道德语词,也因而成为被多数人贬低甚至谴责的生活方式。
对“奢侈”一词,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定义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求范围,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主要包括高档服装、珠宝首饰、高档化妆品、豪华汽车和游艇等。”各类奢侈品,曾经一度在西方国家受到人们的狂热追捧:人们追随拿破仑皇后对路易·威登皮包的宠爱,以使用克里斯汀·迪奥复古面料的服饰为荣;模仿杰奎琳·肯尼迪粉红色的夏奈尔套装……然而,进入21世纪后,欧洲国家对奢侈品的消费开始“退烧”。目前,日本以41%的市场份额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印度富翁更偏爱黄金珠宝,世界黄金委员会的统计显示,印度人每年购买黄金总数占世界的1/5,是世界最大的黄金消费国。据估计,印度人约有近2万吨黄金首饰,且这个数字仍在不断增加。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奢侈品”消费群体不断扩大。2004年,全球奢侈品消费金额攀升至80亿美元,其中中国的消费已达20亿美元,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的25%。这表明,中国消费丰裕化时代已经来临。
当代社会是一个典型的消费社会。在消费社会中,商品及其形象可能会成为一个巨大的“符号载体”,这种符号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人们的身份或社会经济地位。在奢侈品消费中,人们追求的核心价值已不是商品本身,而是依附在商品使用价值之外的”符号象征价值”。因此,奢侈品消费发挥的不仅仅是一种享受功能,而是一种标志、一种身份,一种沟通体系和交换结构,具有社会组织的功能。
6.汽车社会化
从我国于2001年底加入WTO以来,随着车价的下调,我国的汽车市场开始活跃起来。最近10年来,车市的增长率已经达到了两位数。我国汽车市场在经历了2002年56%的增长和2003年75%的增长之后,在2004年虽然有所下降,但仍旧有15%的增长。
如今,“我的汽车梦”、“拥有轿车就意味着快乐”这些主题,不仅在我国媒体上,而且在日常的闲谈中都经常被涉及。汽车成了个人身份和国家发展水平的象征。私家车既是国家的发展标志,同时也是个人成功的标志。很多中国人相信,当中国有更多的人拥有轿车后,整个民族的国际地位就得到了提升。在某种程度上,汽车成了上升时期的中产阶级社会地位的象征,也体现出国家机械化的进程。
早在2002年,中国人口数的3.7%,即5千万人已经能够买得起汽车了。到2010年,这个比例将上升到13%。虽然其他的专家在预测我国中产阶级的数量时得出不同的结论,但对于这一点是一致的,即社会上富裕的中国人是越来越多了。人们可能在我国中产阶级的实际数量上暂时不能达成一致,但没人会否认,在中国社会,一个相对富裕的阶层已经出现。随着中产阶级数量的增长,潜在的汽车市场也在慢慢扩大。
伴随着我国汽车社会化的推进,都市生活方式凸显了两种变化:一方面,汽车挤压都市公共空间,人行道窄了、人过马路更紧张了,都市还构筑了高架桥上的白领、金领等富裕群体的“汽车族”与高架桥下的市民“公共汽车族”;另一方面,家庭、亲友的人际关系可能会随着汽车社会的到来而变化——由电视“家庭间”搬到“汽车间”(旅游“房车”),“汽车社会空间”将成为都市人生活的又一流动空间。
三、对当代我国都市生活方式的评价
对当代我国都市生活方式的新变革应如何评价?我认为,必须在全球化、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去认识、去探究。这里我提出以下三个基本观点:
1.当代我国都市生活方式的新变化,是伴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而出现的生活方式的解构与重构。
我国都市生活融入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结构、社会生活方式的解构与重建的过程。
所谓都市社会生活结构,是一定地域空间内的社会群体,在生存与发展的实践活动中,按照一定的规则与秩序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都市社会生活结构包括都市的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城乡结构、组织结构、制度结构、以及群体的心理结构等等。全球化、全球社会现代化促进了都市社会生活结构的变迁,变迁中的都市社会生活结构就是一个“互动场域”。都市作为一种“互动结构体”,其“场域互动”处在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中,或者说是一个无限的变迁过程。在东西方两种不同的生活价值观、生活方式“冲突式互动场域”中,冲突可导致都市社会旧生活结构的解构,而互动的结果是都市社会生活结构的改良与重建。伴随着全球化、全球社会现代化进程而重建的社会生活结构,将不断在都市新的社会生活结构平台上引进更新的“冲突与互动”。
当前,伴随着全球化与全球社会现代化,我国都市旧的社会生活结构开始显现出种种解构的迹象:(1)都市底层社会两大群体初步形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数以亿计的农民工进了城,但农民工的身份与低下的收入,使他们处于都市社会结构的底层;同时,都市下岗和失业者群体,已成为被甩到都市社会结构边缘的一个群体。(2)新的城乡二元结构初步形成。改革前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主要是由一系列的制度安排造成的,是一种“行政主导型的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开放以来,都市居民日常生活的许多需求不再依赖农村,而是从国际市场进口,市民的货币也很难流入农村。这是在市场经济下都市与农村之间关系的一种解构,是一种“市场主导型的二元结构”。(3)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对新知识的需求、对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追求、对文化艺术的欣赏,也呈现多元的价值取向,进而形成多元社会需求、多元社会交往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显然,当我们在全球社会现代化背景下追求都市现代化、推进都市现代化建设时,必须认识这种解构的新情况、新特点,积极发挥政府在社会生活结构重建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加强社会公共部门和公共资源的管理和再分配,整合都市社会生活结构,以促进都市社会生活结构的良性互动和良性演进。
2.对我国都市生活方式的新变化,不能作简单的价值判断,而必须有科学和理性的态度。
在这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看待“丰裕”生活方式乃至“奢侈品”消费?从最早的时候起,奢侈就与人的本性密切相关。如前所述,人的思想性及其社会性使他生来就有自我超越和进行交换的需求。对于奢侈的追求深深地内在于人的本性中。在某种意义上能否说,对于奢侈品的追求构成推动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正是因为对于奢侈品的追求,才使人类社会生活不断向更高级的阶段发展。
奢侈作为一种消费,是不同于一般的消费,即不同于那些仅仅满足生活基本需要的消费,而是属于超越出人的生活基本需求的消费。因此,奢侈又是一种特殊的消费。美国社会学家凡勃伦曾在其名著《有闲阶级论》(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1899)一书中将西方社会中的奢侈生活方式称为炫耀性消费,并认为,这种炫耀性消费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及其商业性决定的,这种生活方式的扩散导致了流行文化的泛滥。
当然,如果认为奢侈只应为上层或上流社会所垄断,那也是不对的,也不符合事实。奢侈不应只是上流社会的专利;丰裕生活的大众化是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大众消费能力的提升密切相关。丰裕生活方式的扩大和推广,有利于训练和培养社会大众“高雅”的生活方式和精致的鉴赏能力,对于整个社会文化心态的提升是有积极意义的。
不过,在我国都市社会分化明显、中产阶层还未完全形成,尤其是我国发展的资源、资金等约束还很强的情况下,我们要向大众倡导的是节约型消费,要树立可持续消费的观念,阻断行政性的奢侈消费、炫耀消费,引导富裕群体通过做大做强企业,为民众提供就业,或参与慈善公益事业,回报社会。
3.现代化的都市,应成为能够满足不同阶层、不同人群正当生活需求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
苏格拉底曾说过,人们从农村到都市,就是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但是,人类都市的发展,尤其是现当代以来的都市化、都市现代化,对都市满足不同人群生活需求及其发展的持续性提出了挑战。
如何使都市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使都市能够不断满足都市人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世界名著《生态大脚印》的作者Willian E·Ress 博士,从生态足迹的视角看全球化都市的可持续性与潜在的危机,颇有新意。Ress博士提出了五个重要观点:(1)发展意味着变好,增长仅仅意味着变大。目前流行的全球发展模式本质上是把发展等同于增长,并且依靠扩大人类经济活动的规模来摆脱长期以来的贫困。(2)从生物物理角度看都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只要支持都市的生态系统没有遭到破坏,那么在理论上它就具有可持续性。(3)不能把“可持续性”与“生活舒适性”混为一谈。目前温哥华是世界上生活最舒适的都市之一,但不能说温哥华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都市。温哥华等现代高收入都市的居民之所以能够享受高质量的都市环境和消费生活,就是因为它们不知不觉地把巨大的物质负担转嫁到了世界上的其他都市。所以,一大部分中国工业都市所产生的污染,并不是由当地人的需求引起的,而是由居住在地球另一半的富裕都市中的居民的消费引起的。(4)人类的活动正在造成生态赤字。在2001年,人均生态足迹已经达到了2.2公顷,总计135亿公顷(WWF2002)。因此,保守地估计,人类已经“超支”了地球长期承载力的20%。世界上最富有者(大多数生活在地球北部的高收入国家)占有全球个人消费总量的86%,消耗着地球大部分的生物承载能力。像美国和加拿大这样的高收入国家的居民,其平均生态足迹是6—10公顷,几乎比像莫桑比克或索马里这样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多20倍。日本的生态超载比达到了5.4,荷兰是4.3,英国是3.6,美国是1.9。(5)在迅速变化的世界上,都市人口的生态健康和政治健康潜伏着危机。即使科技发展了,人类也可能在未来几十年中遭遇全球性食品/人口危机。
小约翰·B·科伯是世界著名生态经济学家,他认为,对可持续的都市化可从经济学与生态学的视角来研究,亦可主要从生态学的角度理解都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据此,他认为:(1)生态可持续发展不单单是指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还包括其他与自然紧密相连的政治、社会、经济等因素。(2)中国都市化的规模和速度令人堪忧:一是中国未来10—20年,将有3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到都市,这意味着中国今后必须建立30个以上市均容纳一千万人口的都市;二是中国的都市发展已经参与了对石油的全球化依赖。因此,中国的都市化不应是盲目扩大现有的都市,而是应建设中小城市。目前,中国的都市与欧洲和美国的都市一样,尚处于不可持续发展阶段。(3)经济增长并非能始终地造福人类。因为增长通过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而国民生产总值与收入分配无涉,与环境恶化却密切相关。所以,经济增长了而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却并不一定同步提高。这种不能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合理需求的社会是不可持续的。
Ress博士、小约翰·B·科伯教授对中国与世界都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为我们研究全球化、全球社会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国都市化,以及都市可持续发展拓宽了视野,提出了许多有真知灼见的观点。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是:(1)在都市化、都市现代化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追求的情况下,如何从各国都市发展现状和特点出发,探讨都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方法?(2)已纳入全球化进程的中国都市化,要不要降低都市化的速度?通过什么技术和方法解决中国都市对能源的依赖?中国的快速都市化给人类带来的福音及潜伏的危机有哪些?(3)如何通过当今中国大中小城市千百万民众正在创建文明城市的实践,来及时解决21世纪中国都市化、都市现代化进程中正在和可能出现的种种都市病?因为我国文明城市的建设,正是为了给我国千百万市民提供一个文明健康的都市社会生活空间,正是为了让千百万市民和进城务工的农民都能共享文明健康的生活。
注释
①②[美]查费瑞·弋比:《21世纪休闲与休闲服务》,张春波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5、169页。
责任编辑:行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