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历史考察

2008-03-12饶杰腾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2期
关键词:教员预设语文课程

饶杰腾

编者按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一线老师们十分关注并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既然“以学生为主体”,语文课堂教学就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断“生成”的过程。既如此,如何应对“生成”,教学是否还需要“预设”,如何“预设”,怎样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才可使课堂教学最有效,就是我们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本期的两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讨,希望引起大家更多的思考。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以往的语文教学,课前由教师“预设”,课上由学生“生成”。较之于新课标新理念,人们可能认为,如此语文教学“预设”中目的的确定性、设计的严密性和教师的示范性很容易形成学生“生成”的障碍。因此,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就必须弱化教师的“预设”,而强化学生的“生成”。

在新一轮语文课改研讨的诸多热点中,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一直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现仅以语文课程阅读教学中的“精读”为例,循着我国现代语文教学的发展轨迹作一番简略的历史考察,或许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五四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提倡白话文、新文学,给基础教育的语文课程注入了现代意识、现代语文元素,阅读教学出现观念的更新以及随之教法的转变。此时,五四新文化运动主要发动者之一胡适,于1920年发表的《中学国文之教授》和1922年所作的《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的讲演,力主“国语文(又称‘语体文或‘白话文)教授法”应由教员指定分量,由学生自修,自己准备,上课时师生共同讨论,讨论时应该注重文本的剖析、材料的搜集、论理的组织并加以批评。至于古文(又称“文体文”或“文言文”),则指出千万不要在课堂上讲书;学生应该自己预备指定的功课,自己查字典,自己加句读;提倡自己读书,注重句读的分析和章节的解剖;课堂上只作质问疑难,讨论内容和引伸文意等。强调自修、讨论,师生共同解决疑难,是本阶段国文教学的主要途径。对此,何仲英在《白话文教授问题》一文中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国文教授,包括预习,讨论,讲读,深究,练习种种而言,绝非‘讲解就是教授。……我们教授白话文的,也不能说学生‘看得懂,就算尽我们教授的责任。还有内容形式种种推敲;要大家预备,要大家讨论;讲堂里不是教员一人说话,要大家说话。”比如,教《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和《儒林外史》中的“王冕”一段,规定分量后,学生得互相提出问题,由教员聚集归并,加以补充,并依次条列,让学生回答。要求尽量让学生先答,教员再作详细的说明。当年的梁启超也十分重视启发学生自动的在课堂以外预备,文章分组进行比较阅读,随之进行讨论。他认为这样的教法,“那聪明的学生见识或在教员之上”。

本阶段阅读教学中的“精读”的努力方向,是倡导学生自修,课内讨论,师生相互切磋。这体现在由叶绍钧起草的《新学制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中。《纲要》规定:“精读选文(由教师拣定一种书本),详细诵习,研摩;大半在上课时直接讨论。”

《纲要》虽然颁布,实际情况却如朱自清所说,“《新学制课程纲要》也还无约束的力量;所以现在的情形,只是各出心裁,毫无共通的路!”这时探询“共通的路”主要放在教师应发挥的作用的几个方面上。

首先,教师通过“相当的提示”以引起学生“精读”的趣味。1924年,孟宪承在回答“精读的材料,怎么样教学”的问题时说,《课程纲要》定为大半在上课时直接讨论。这“讨论”两字,又太含糊了。选读的教材,当然要有相当的提示。这个提示,却不需逐字逐句讲解,而将这文的背景与大意,文法上与修辞上的特点,为一扼要的有趣味的说明,作一番有力的介绍,使学生热烈地要去读它,读了欲罢不能地要去玩索它。

第二,教师通过与学生的真诚互动,培养学生的研读精神。同年,朱经农为此作了深刻而生动的阐述。他说,有许多地方,学生阅读的时候,不曾十分留意,被教员几句话提醒,不觉恍然大悟。有时候,不曾留意的地方,学生也可以特别提出讨论。学生如有特见,应当加以鼓励,为之表扬,万不可装出一副学问非常渊博的嘴脸,表示你们所讲的早已在我腹中,一点不觉得出奇的样子。学生的研究精神和讨论兴趣,须由教员慢慢地培养成功。

第三,教师要以“文章和法则互为经纬,两相融合,于文章中发见法则,将法则应用在文章上”。1925年,沈仲九在养成语感(即语言直观)上,为我们作出很精辟的论述:分析是直观的基础,不先在分析上用过工夫,直观是不可能的。教员所以指示学生的,必须利用语言文字;而凡可以用语言文字去指示的,往往是经过分析的东西。所谓“法则”,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师怎样进行语文知识教学,在当年已经引起了相当的注意。

第四,阅读教学要明确“自学为主”的原则。1946年,晁哲夫总结为:应认清自学不等于放任不管,与注入式的单纯讲授恰恰相反,它是有计划、有领导、有组织和自觉的一种新的学习方法。自学的过程和方法大致是这样:首先由教员研究这一单元的材料,写出学习提纲,里面包括:中心内容是什么,解决哪些问题,怎样学法,着重的是分析;第二步要将材料布置给学生,教员讲一讲怎样学习,启发学生根据学习材料和方法进行学习,解决令人疑难和糊涂观念;第三,在自学中可能发现些新的问题,所以应当规定一定时期的小组讨论,教员参加,遇有个别问题在组内解决,一般问题则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后向学生启发或解答,再交学生研究。

本阶段阅读教学中“精读”的研讨与实践的重点,在于教师明确学习的目标、内容,以引起学生自学的动机;明确学生自学的内容与步骤;明确教师指定学习的内容与方法。上述诸方面都体现在1929年部颁的《初级中学国文暂行课程标准》和1932年《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精读的8个教学要点中,体现在解放前的国文教学实践中。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语文教学受到1958年“教育革命”的严重干扰和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空前破坏。对所谓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的批判,使语文学科教学失去个性,成了政治的附庸、政治斗争的工具。否定教师的作用,颠倒正常的师生关系,使上世纪60年代初、70年代末的拨乱反正,突出强调了教师的作用。1963年部颁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特别强调,讲读教学“教师应该有计划、有重点地把课文讲解清楚,并引导学生认真地积极地听讲和完成作业。”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0年的修改本中进一步提到,教师讲课要力求精练,抓住重点和难点,要言不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要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着,多角度地对语文教学科学化进行全面探索,教师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实际,合理设计教学,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自觉地在实践中学习语文。所有这些,就成为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本内容。

1997年开始了全国性的语文教学大讨论,根本在于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已有的教学大纲进行修订, 同时过渡到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制订与颁布(2001,2003)。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旋律。

本阶段——世纪之交——研讨与实验的重点在于教学过程的“生成”,相应地对“预设”提出种种质疑。但笔者看2000年至2008年间近百篇相关文本,谋求“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即为生成而预设,且能由预设而生成,仍是本阶段的基本趋向。

通常,每次语文课程改革都有它的重点和倾向,都有它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改革使语文教育在更高的层次上达成新的均衡,获得新的进步。但随着实践的深化,其侧重方面逐步显现出片面性、局限性,又造成新的不均衡,于是又提出改革的新课题。当然,过分强调教师的“预设”,不留空间,没有弹性,就极易妨碍学生语文学习的“生成”,不利学生的发展。反之,把符合语文课程特点和学生语文学习规律的应有的“预设”统统视为学生“生成”的障碍,就有悖于语文教育发展的历史趋势,而出现在原有层次上的钟摆现象。

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史表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教师“预设”和学生“生成”的关系上,呈现出从注重“生成”、注重“预设”到兼顾二者的发展轨迹,已经或即将走出一条“正·反·合”的路子。

在这个问题上,怎样尽力避免出现钟摆现象,而形成螺旋式的提升呢?我们必须转变“非新即旧”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昨天之“旧”与今天之“新”的关系,正如费孝通在晚年时所总结的:从“今天”是可以推测“昨天”的,因为历史并没有“走”,它还包含在“现在”里。人们一般不去关心这个时间概念——我们说昨天已经过去了,如果仔细想想,你会觉得“昨天”并没有走,今天里有昨天的“成分”在;就像昨天的“我”还留在今天的“我”里,可是今天的“我”已经有了变化,又不同于昨天的“我”了。这种看法,是把“事物”看做是不同时间上的变化的集合体。

如果运用上述的观点——事物是不同时间上变化的集合体——来看待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能否表述为:以往的“预设”(或“生成”)并没有走,它还包含在“现在”里……我们说以往的“预设”(或“生成”)已经过去了,如果仔细想想,你会觉得“以往”并没有走,现在里有以往的“成分”在;就像昨天的“我”还留在今天的“我”里,只是今天的“我”已经有了变化,又不等同昨天的“我”了。

按照这一思路,顺着本文描述的语文教学的发展轨迹,我们能否深入思考以下问题,以求得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问题的解决:

以往的“预设”(或“生成”)的根据与内涵是什么?

现在的“预设”(或“生成”)有以往的哪些“成分”在?

现在的“预设”(或“生成”)有了哪些变化?现在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对以往的有哪些继承和调整?

参考书目:顾黄初、李杏保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费孝通《费孝通在2003 世纪学人遗稿》等。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100089)

猜你喜欢

教员预设语文课程
晚上好, 教员先生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校长问题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晚安,教员先生
晚安,教员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