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探讨
2008-03-11宋勤辉
宋勤辉
摘 要:企业财务风险既存在于企业的内部,也存在于企业的外部。如何认识和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产生的原因,探索防范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途径,使企业沿着正确的经营方向发展。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风险防范
1 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1.1 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1)资产不实带来的风险。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企业存货可利用率、变现率较低。重复投资、形象工程投资等更不能发挥资产应有的使用价值,甚至形成某些国有资产流失,企业财务账面价值与实际资产价值(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价值)不符,造成资产盈利能力下降,其现金流不能为企业带来增值,从而产生一定的经营风险。
(2)盲目投资带来企业财务风险。有些企业投资兴办了不少的第三产业。由于投资前对市场了解不足,项目评估过高,对所兴办企业盈利能力盲目乐观,加之监控机制不健全,使所投资项目不能产生效益,甚至连年亏损,形成投资风险。因为企业投入第三产业项目的资金大多数是企业主业的流动资金,由此也严重影响了企业主营业务的经营发展。有些企业资产巨大,平时总有一些闲散资金。对于这些资金,企业负责人头脑发热,投资股市,以图为企业赚一些钱,为企业员工谋福利。由于证券市场瞬息万变,风险巨大,股市受国际国内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企业购买的股票市值很快“缩水”,使企业蒙受大量的损失,使企业资金周转陷入紧张状况,给企业财务造成风险。
(3)对外投资担保不当给企业造成连带风险。法律规定: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涉及法律责任的要予以追究。有些企业的领导者对此认识不足,违规给自己的关系户企业申请银行贷款进行抵押担保,也没有规范的经济合同管理办法和投资担保的责任追究。被担保的企业一旦破产倒闭或因经营不善无法偿还银行贷款及其利息,法院就依法追究担保企业的连带责任,扣押和变卖担保企业的抵押物,若仍然不足以弥补,便从担保企业的银行账户强行划拨,使企业因为对外投资担保而受到连带风险,形成企业不必要的风险支出。
此外,有些企业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严密也会造成部分国有资产的流失,使企业潜藏着一定的管理风险。如有设“小金库”的,有企业采购人员将购货款用于个人做生意的,有企业出纳挪用公款赌博买彩票或炒股的。这些都反映了企业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的欠缺。
1.2 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1)制度不健全。缺少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监察制度、科学决策制度是企业各种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另外,一些企业没有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或此项制度不完善,从而会人为造成一些重大损失和影响。因此,缺少环节控制的责任追究管理机制是企业产生各种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
(2)风险意识淡薄。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负责人及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缺乏风险意识,这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财务决策缺乏严肃性。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 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如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有的企业由于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个人素质不高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4)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顺是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2 防范和控制企业风险的措施
企业要运用多种财务策略,尽可能减少风险损失。企业要在对风险进行预测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在一些外部风险面前,企业的决策者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财力,正确权衡收益和风险的得与失,制定出正确的判断标准,求得风险取舍的最佳选择。又如企业在投资时,应根据国内外市场的不同需要和企业自身优势,对生产利润率相互独立的商品,实行多元化投资和经营,使得不同项目不同商品在不同季节相互补充,以弥补某一方面损失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2.1 在运行机制上规避风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防范各种风险产生的制度保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同时还要有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现代企业制度既有良好的产权关系,又具有完善的运作机制,规范了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的职责和行为,对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企业各种风险的发生有明显的作用。要建立企业风险控制系统:一是企业风险分析系统;二是企业风险处理机制;三是企业风险责任机制。各部分内容围绕“风险”进行监控,使企业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2.2 建立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1)建立财务风险全过程管理制度。要抓好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明确企业财务风险监管职责,落实好分级负责制,建立经营者风险决策的激励与约束制度,以健全的奖惩体系为前提,鼓励经营者在公平竞争中进行经营管理活动并享受风险经营的收益,同时,要确保经营者能够担负起风险责任,承担风险损失。要加强财务会计管理,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并使事后控制逐步向事中、事前监督转变,使企业及时发现经营活动中的问题,及时改进,防止和避免失误,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2)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财务预警系统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要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对财务管理实施全过程监控,一旦发现某种异常征兆及时采取应变措施,以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责任追究机制是企业正常经营运作所必须的,是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该机制不仅促使每个员工忠于职守,也避免滥用职权。各环节都要严格按制度办理,从而增强依法理财的严肃性、统一性,克服企业行政决策的随意性、盲目性。同时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明确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加强审批和决策制度的改革,加强对经济合同和对外担保的管理,加大对过错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保证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严格自律,减少和遏制企业各种风险的产生。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的资本经营过程进行跟踪、监督。企业的财务报表不仅要披露财务信息,还要披露非财务信息,如历史性信息、前瞻性信息,使表内信息更加充实,表外项目披露更加详细和充分。同时要广泛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增加会计报告的时效性。企业管理者要通过财务报表和财务指标的分析,了解掌握企业最新的财务状况,以便及时解决问题,避免或减少风险损失。
(3)实行全员风险管理,健全风险控制的动力机制。员工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企业离开员工的配合就不可能形成科学的企业管理机制。企业要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关心员工的切身利益,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在制定抵御风险制度时,不仅要反映产权人意志,也要认真征求企业员工的意见,充分发挥员工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2.3 强化财务风险控制
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环节主要包括确定财务目标、识别和评价财务风险、财务方案的实施与控制。为此,企业必须遵循如下原则:一是企业在设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时,要与企业的发展方向与目标相一致,强调目标风险与目标收益间的相对平衡;二是识别和评价财务风险时,要综合运用各种分析方法,重视资金的使用和周转效益,重点防范资金的收付风险;三是制定、评价企业的经营方案,在企业整体财务目标的框架内进行;四是保持资金的高度流动性,企业要合理安排资金,避免资金调度失误带来的财务风险;五是财务风险的控制与实施是财务风险管理的中心环节,必须处理好财务风险与企业发展阶段的关系。只有切实遵循上述原则,才能确保决策的程序化与科学化,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还应包括重视管理会计方法的运用、加强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预算管理、坚持积极稳健的财务会计政策,从而有效地化解财务风险,确保企业经营的良性化运作,提高其抗御风险的能力,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我国的企业集团已经达到经济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复杂化的阶段,而风险呈扩大化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我国企业既可能踏上鲜花与黄金铺成的七彩路,也可能坠入黑暗的市场陷阱与沼泽中,如何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轨道,构建有利于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系统,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的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2.4 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
防范和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领导及财务管理人员是关键。在新的形势下,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职能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会计人员核算职能由于采用现代化的手段而逐渐弱化,会计的管理职能将越来越得到充分发挥,会计工作的重点将变为信息控制和未来预测。因而财务会计人员需要提高预测、决策、抗风险的能力。要求他们具有对财务风险的敏感性和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熟悉相关学科如法律、财政、税务、金融、贸易、管理、网络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参与经营管理决策的意识与能力。为此,企业应该十分注重学习和培训工作。企业要通过各种形式组织企业领导者和财务管理人员学习法律知识、现代企业管理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等。企业领导者及财务管理人员的政治、法律、道德、业务及财务管理素质提高了,就是为防范与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让他们懂得诚信是财务会计人员必备的职业操守,增强他们的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和职业工作责任意识。要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让他们更新知识结构。要规范会计职业准入资格认定,不符合条件者不得从事财务会计工作。
参考文献
[1]吴少平,李小燕.谈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指标的确定标准[J].金融科学,2000.
[2]财务管理.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顾晓安.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J].财经论丛,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