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二则

2008-03-10向明康

中学生优秀作文·中考专刊 2008年9期
关键词:汨罗渔父蛟龙

向明康

(一)汨罗遗风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①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②米,投水祭之。汉建武③中,长沙区④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⑤,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为蛟龙所窃⑥。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⑦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⑧,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⑨也。”

(选自梁·吴均《续齐谐记》)

★【注释】

①汨(mì)罗:江名,在湖南省境内。②贮(zhù):藏,装。③建武:汉光武帝年号。④区(ōu):姓氏。⑤三闾大夫:官名,屈原曾任楚国三闾大夫。⑥窃:偷食。⑦楝树叶:一种落叶乔木的叶子,味苦。⑧粽:即粽子。⑨遗风:即遗留下来的风气。

★【简析】

本文记述了每年农历的五月五日端午节人们包粽子祭奠屈原的习俗的由来,幻影中的屈原告诉区回,包粽子时,要“楝叶塞其上”,并“以五彩丝缚之”,以防蛟龙偷食。文章带有较浓郁的传奇色彩,汨罗遗风,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屈原为历代人们所敬重、怀念的情景。

★【练习】

1.解释下列黑体的字。

①但常所: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若所:___________________

③蛟龙所也: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投江之事,千百年来已是家喻户晓,世代皆知,吊祭他的形式除每年端午节包粽子以外,还有一种形式是___________。

4.屈原的代表作是_________。其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常常被人们引用,表示矢志探求的决心。

5.怎样理解文中写的长沙人区回见到死后的屈原,并同他相谈之事?

答:_______________。

(二)渔父

屈原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①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饣其糟而歠②其酾③?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④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⑤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注释】

①淈(gǔ):搅浑。②歠(chuò):饮,吃。③酾(lí):薄酒。④汶汶:污浊的样子。⑤枻(yì):桨。

★【简析】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代表作家。《渔父》是屈原遭到了国内腐朽、反对势力的排斥和迫害,屡次被贬官和放逐,人生际遇处在困恶之境下写出的脍炙人口的诗篇之一。全文通过虚构屈原与“渔父”的问答对话,来展现屈原内心的矛盾——是随波逐流,献媚取宠以苟且偷生,还是保持高尚纯洁的本性,与世俗抗争而独行其是呢?全篇的重点在于:面对颓败浑浊的世风,诗人从心底发问:我何苦这样执着呢?我所追求的美的理想,我的高洁的情操、顽强的意志都到哪里去了呢?这两种声音,屈原把它化为形象意旨,从而产生了“渔父”和屈原的这番对话。

★【练习】

6.解释下列黑体字的词。

①是以见()

②圣人不凝滞于物()

③何故深思高()

7.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文中找出一个含有“离开”意思的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谁还写过一篇《渔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渔父”这一文学形象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特有的符号,它代表了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在体例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音wèi,赠送。②给予。③害怕。2.你正祭奠我,太好了!3.划龙船。4.《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5.这只能说是一种幻想,但却能生动地说明爱国诗人屈原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6.①放逐。②局限、停留。③举止、行为。7.整个世风都浑浊龌龊,唯有我清明;大家都酒醉醺醺,只有我清醒。8.“鼓枻而去”中的“去”。9.庄子。10.坚持操守,追求自由。11.主客问答,韵散兼行。

素材小贴士

表白表示

“表白”和“表示”,都有“把内情说出来”的意思。

“表白”,指“用言语明白地表示”;有时也指“向人解释、说明、使人明白,以免误会”。“表示”,泛指“显露出来,使人知道。”表示的方式既可以是言语,也可以是行动等。 不孝不肖

“不孝”和“不肖”,词性和词义完全不同。

“不孝”即“不孝顺”。“不肖”则指品行不好;没出息。

猜你喜欢

汨罗渔父蛟龙
机械革命蛟龙7
“蛟龙”探海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言行不一”的渔父
吊屈原
渔父:一颗自由的灵魂
关于渔父的观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