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材料从何处来

2008-03-07公维国

作文世界(小学版) 2008年2期
关键词:人和事写日记写作文

公维国

“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就心烦。”这是同学们爱说的一句口头禅,道出了同学们写作文的烦恼。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之“炊”的“米”就是作文的材料。同学们觉得“作文难”,常常是因为写作

时没有丰富的、新颖的材料。那么,作文中丰富、生动的材料从何处来呢?

一、从生活中来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作文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在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写作文才会得心应手。

1处处留心生活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家里留心发生的或听父母讲过的一些趣事、伤心的事;在上学、放学的路上,留心看到的景物和遇到的事情;在学校,留心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等景物的变化,学校和班内发生的事情;双休日或节假日,留心到过的地方,遇到的人和事。弄清这些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人们的所言所行,对这些事和人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这些新鲜的人和事都会成为作文中丰富而生动的写作材料。

2坚持写日记

写日记是练习文笔、积累素材、丰富语言的极好方法,也是记录生活、陶冶情操、加强自我修养的良好方式。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人和事常常会触动我们,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这些材料就会从我们身边溜走,等到要用的时候却记不清楚了。

每天晚上写日记时,可以先回顾当天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然后有重点地从当天的记忆中选取有趣的、印象深刻的、有意义的片断记下来,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大胆而自由地写出自己的观点,作为日后写作文的素材。也可以写观察大自然的日记,如日月星辰、风霜雨雪、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江河湖海、亭台楼阁等,都可以收入笔端。

这样长期坚持不懈积累素材,写作文的时候遇到某一主题,就可以从自己的日记素材库中提取到最新鲜的材料。

3善于体验生活

唐朝诗人李贺,七岁能赋诗,人们称他为神童。其实他的成就除了天赋之外,主要得益于他平时的勤奋和积累。他为了把诗写好,每天起得很早,背上饭兜、锦囊,骑上一匹瘦马出门漫游。一路上,他细心观察和了解自然风物,每逢想出佳句就写在纸条上,放入锦囊之中。

妈妈看着儿子那记满诗句纸条的锦囊,十分心疼地说:“唉呀!孩子啊,你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吗?”正因为李贺不辞辛劳,精雕细琢,他的诗篇才千年传诵。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想写好一篇作文,就必须善于体验生活,只有通过亲自实践,亲自体验,才能写出真实生动的文章,才能避免文章空洞无物。因此,同学们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养花、饲养小动物、到菜场买菜、帮助家长做家务等,都能为写作积累一手材料。这样写作文时不仅有内容可写,还会写得生动、感人、真实、具体。

二、从阅读中来

唐朝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就是阅读对写作的好处。要想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就必须大量地反复地阅读,从阅读中汲取作文的营养,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改造自己的语言,规范自己的语言表达,为写作服务。

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平常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广泛阅读书籍的过程中,随时记录下读到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段;还可以写读书心得,读到一些含义深刻的文章后,就联想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下自己的感受。这样,在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的同时可以不断充实自己的素材库,写作的时候就能将这些材料随手拈来了。

三、从观察中来

观察是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观察细致,才会描写生动。观察要做到“五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如语文教材中的《雪猴》一课,课文中的那些出色的细节描写,显然都是深入细致观察的结果。

“它们有的把头垂得很低,有的用爪子捂着朝天鼻,有的甚至把鼻孔抵在肚子上,它们左蹦右跳,扯着嗓子乱叫。”这些动作,将雪猴特有的灵活与边防军人的情感勾画出来,活灵活现,如在眼前。如果没有细致的观察,没有平时生活的积累,凭空想像,甚至编造,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作文之“渠”的“源头活水”正是同学们平常积累的写作材料。只要同学们按照以上所说的方法,长期坚持下去,你一定会为作文之“渠”引来更多的“源头活水”。

猜你喜欢

人和事写日记写作文
我会写日记
画与理
带着比赛的心情写日记
写作文的烦恼
用中医诊疗法写作文
写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写作文
《中国地铁60年
——人和事》出版发行
怎样写日记
已过去的2015年里想要感恩的人和事?
写作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