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感冒”要对症下药

2008-03-04

祝你幸福·午后版 2008年3期
关键词:感冒过敏人会

丁 蛮

○指导专家:张溥 (行为心理学博士)

莫名其妙总想给人打电话,

按住电梯按钮才有安全感,听到奇怪的声音就会变得暴躁……

有没有觉得自己古怪起来像个火星人?

如果是,你的心理可能“感冒”了。

* 独处时总想打电话

30岁的Daisy是外资公司的总经理助理,被老板视为绝佳助手的她处理任何事情都有条不紊,井井有序——可她偏偏安排不好家中的事情。丈夫是某杂志的总编,特殊的工作性质让丈夫无法正常地享受假期,常常是Daisy准备好好享受长假,丈夫却还在忙碌……虽说夫妻俩的交流越来越少,但Daisy总是劝说自己体谅对方的工作,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从没表露出丝毫怨意。

只是,Daisy最近发现,无论是上班中的例行午休,还是下班途中独自开车——只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就会莫名其妙地感到心烦意乱,除非不停地给亲戚朋友打电话……原本以为工作太累,可短暂休息之后,心烦意乱的情绪丝毫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愈演愈烈,甚至连工作时,都会忍不住想要给人打电话。

潜语言分析:情绪“饿”了

食物吃不饱,人的肚子会饿;长期缺乏情绪上的沟通,人的情绪欲望也会感到饥饿。Daisy的行为,是典型的“情绪饥渴”的表现。

虽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随着经历的丰富和认知的增长会越来越强,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极限,便有可能变为另一种极端的表现。如果长期下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人为地要求其平静,找不到发泄的端口,情绪终将爆发,需要通过打电话与人交流就是一种下意识地寻找宣泄口的表现。

专家出招

缺什么,补什么。就算吵一架,也比憋在心里强。如果实在不愿意争吵,也不要给朋友打电话倾诉,试着给自己或对方写一封信,说出心里的所有不满,当情绪焦躁时,拿出信件朗读一遍或心中默念一次,采用“虚拟”发泄的方法缓解情绪。

* 听到怪声音就变暴躁

杰凝脾气好是大家公认的,从念书到工作,她几乎就没怎么发过脾气,在她眼中,什么事情都可以慢慢商量,什么问题都可以慢慢解决。

只有一件事情,能让杰凝完美的好脾气立马就消失不见——那就是听到像手指甲划过玻璃这样尖利的声音。只要杰凝听见这种声音,心情就会变得烦躁不安,且浑身起鸡皮疙瘩,话也跟人说不清楚,甚至连想到这种声音,杰凝也会顿时心急火燎,暴躁无比。

按她自己的话说——那感觉,就像从头到脚一起难受,实在不舒服,脾气再好,坏心情也能被瞬间点燃。

潜语言分析:声音过敏

有的人会对花粉过敏,有的人会对海鲜过敏,有的人会对某种药物过敏,同样,也有人会对某些声音过敏——这种声音多来自于一些物体之间的摩擦,因为其频率高于人耳朵所能接受的频率,因此会产生不适。

另一种说法是,因为某些摩擦声与人类祖先在遇到危机时发出的尖叫声一致,因此会在潜意识里抗拒这种声音。同样,人在年幼时遇到某些危机时听到的声音,也可能成为声音过敏的另一个过敏源。

专家出招

只要不是比较特殊的声音,与旁人反应大多不一致,就不用担心这有什么危害,避免听到就可以了。平时摆正心态,不要去想这件事情,如果自己禁不住要去想,就暗示自己,我没有这个问题。当然,如果觉得自己的毅力够强,可试试从轻微摩擦开始,锻炼自己的承受能力。

* 要不断按电梯按钮才踏实

珊路自从来了这家世界百强的外资公司担任行政经理的职位后,就有了一个奇怪的习惯:在电梯里,她会不断地按自己所在楼层的按钮,因为她总觉得如果不去按它,它就很难到达自己公司所在的楼层。

而在等电梯时,她也会不断地按上下电梯的按钮,原因也是一样:她总觉得如果不按按钮,电梯就下不来或者出故障。

这样的举动,一直持续了半年多,直到有下属提醒,珊路才发现自己的怪习惯。她试图不去按电梯按钮,可怎么也控制不住对电梯运转情况的担心。

潜语言分析:心里太累了

珊路对电梯无法正常运转的担心,其实就是对未来产生的无名的担心:担心自己的职位、自己的工作、财产和健康。而不断按电梯按钮,便是由于这些担心带来的压力太大、心理太过疲惫而造成“焦虑情绪”的表现。

焦虑情绪最明显的特点便是没来由地担心与害怕——有辆汽车向你疾驰而来,就担心汽车会撞上自己;看到别人工作上成绩斐然,就担心职位受到影响;从外部融入一个全新的环境,担心受到他人排挤……

简单地说,焦虑是一切负面情绪汇合所产生的恐惧情绪。

专家出招

等待电梯升降的时候,不如剥一颗水果糖给自己,或者吃一小块巧克力,或者拿上一瓶水,在想按按钮时喝下几口——总之,给自己在焦虑等待的时候找点事情转移注意力,时间长了,自然就会相信电梯真的会落下来。

专家提示:心理也会“小感冒”

我们的行为反映着我们的心理活动和情绪状态,正如精神面貌反映身体状况一样。身体会偶尔感冒发烧,精神不振,情绪或心理也会有出现小毛病的时候,这时我们的行为也会相对出现和平时不一样的反应。

当然,大多数时候,通过自我分析和自我调整,我们都能将心理和行为调整至正常状态。

但倘若发现有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还是应该及时进行心理治疗,就像身体感冒发烧需要看病吃药一样,心理“感冒”时,也要看看医生,对症下药。只要配合治疗、放松应对,健康便会重新回归我们的心理和身体。

编辑 孙玮

猜你喜欢

感冒过敏人会
为什么人会打哈欠
早餐吃够 人会更瘦
我为什么会过敏
为什么人会掉头发?
远离季节性过敏
为什么有的人会说梦话
大学生总彻夜玩游戏常“感冒”竟患上淋巴癌
人为什么会过敏?
花粉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