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丹:把经典变成平民的盛宴

2008-02-27

人物 2008年1期
关键词:于丹易中天百家讲坛

包 涵

2006年的10月1日至7日,黄金假日,于丹,一个笑容灿烂、言辞滔滔的小女子,在一直由男性学者占主导地位的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开讲《论语》。当2500年前的那位老人家由庙堂之上的大成至圣先师变成一位亲切、达观的邻居老伯,絮絮叨叨地为现代的我们传道解惑,人们不由得惊诧和欣喜:“经典原来可以这样读!”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于丹的观众。而后,由讲稿结集而成的《于丹<论语>心得》一书出版,首印即达60万册。

然而,于丹的影响这才刚刚开始,进入2007年,已经没有哪一个学者的名字比于丹更响亮。年初,春节七天的“百家讲坛”再次成为于丹的大课堂,这次陪伴观众度过这个红火热闹的传统节日的是一贯被认为超然出世的庄子,而随后出版的《于丹<庄子>心得》,首印竟然达到100万册!到2007年10月黄金周,于丹又是连续七天在央视亮相,这次是解读昆曲,随着她的如珠妙语,戏曲园地这株雍容典雅的牡丹开入寻常巷陌。

搜索网上,“于丹”名下竟有134万条之多。虽然不乏批评甚至指责,如一青年男子在于丹新书的签售现场亮出写着“孔子很生气,庄子很着急”的白色T恤,如十博士发表联名信,疾呼“像于丹这样一个古汉语知识连初中文化水平都达不到的‘影视学博士,仅仅靠耍嘴皮子就可以获得社会荣誉,谁还会关心那些引导我们灵魂向上的力量……”但是,更多的人表达的是对于丹的钦佩或是对于丹这种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式的支持。

一位曾在现场聆听于丹演讲的网友写道:“两个多小时,于丹既没用隆重的‘大字报,也不用小巧的手提电脑做提示,就那么神采奕奕地盯着你的眼,看着你的心,敞开双臂,打开智慧,娓娓而谈,居然能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滔滔不绝。最令人佩服的,是她的字字珠玑,从容不迫。她妙语如珠、辩才无碍,她真挚感人却不形于色。”

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研究的社科院宗教所研究员余敦康认为:“于丹能一炮走红,不只是由于她个人的魅力,更主要的是由于伴随着中国社会发展、经济起飞,人们产生了内在的文化需要,同时这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现代化的需要。”他还将于丹与之前走红的学人易中天、阎崇年相比较,“他们的红和于丹不一样,易中天品三国有故事有情节,阎崇年讲的明清帝王大家都熟悉,受到喜爱有情可原。于丹讲的是一般人难得接触甚至提到就怕的古代经典《论语》、《庄子》,能把经典诠释得如此接近生活、吸引普通大众,很不简单。”

研究老庄哲学的台湾著名学者陈鼓应在就《于丹的<庄子>心得》接受采访时说道:“于丹谈到境界有大小,谈到了‘生命的内涵,所以让我一下子看进去了,并且很感兴趣。我觉得于丹在大致上掌握了庄子的思想精髓。”“作为一个学者,我自己常会沉迷于纯学术研究,会掉书袋,比较学究。于丹能从生活中去阐发对庄子的理解。……我曾经问过我的学生,通过什么途径去了解庄子,他们回答说是蔡志忠的漫画。我想将来很多学生则可能是通过于丹来认识孔子庄子,认识传统文化。”

于丹也许有用错成语的时候,也许有读错字音的时候,但是,是她在适当的时候,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古代经典的阳春白雪变成了一场平民的盛宴。

猜你喜欢

于丹易中天百家讲坛
易中天的“育女经” :无为而治
从语体角度看于丹的个性化语言一以《百家讲坛》为例
朋友当如是
朋友当如是
语文也可以这样学——学生“百家讲坛”方案介绍
易中天《中华史》在争议中热销
百家讲坛主讲蒙曼签售新书
第二届“百家讲坛杯”全国历史文化大赛启事
征文大赛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