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友江是老农也是村主任
2008-02-27张盛秋
张盛秋
关友江是小岗村的现任村主任,同时也是30年前在大包干“生死契约”上按手印的18个农民之一。在小岗村的两天时间里,一直是他在陪我们一个个走访尚健在、能寻找到的大包干发起者。
他永远笑眯眯,嘴巴不离烟,走到哪里烟就冒到哪里。提起自家过去30年来的变化,他和其他那几位老农一样的感慨万千;提起小岗村的现在,他则似乎比其他老农乐观一些,当然也是谨慎的乐观。他常说的一句话是:“种了这个能不能发展好,还要再看看。”
关友江今年61岁,1978年,他刚刚31岁,却已经是4个孩子的父亲。当时他家的情况是大的刚刚上学,老二老三即将上学,一家六口根本填不饱肚子。他形容当时小岗村的整体情形是“春紧夏松秋不干,碾子一停就要饭”。每年秋收一过,他就和村里其他人家一样,与老伴儿一起带上小儿子踏上艰辛的讨饭路途。1978年前,村里曾悄悄将村民分成两组干活儿,生产有所好转,所以当1978年赶上大旱,被饿怕了的村民想到了将两个小组再细分为八个组,签订大包干“生死契约”时,关友江毫不犹豫地按下了手印。
他当时被分到第三组,和严家芝、严金昌两家结为一组。由于他是严家的女婿,这种分法实际上就已经基本相当于包产到户。其他几组的分法也基本是父子家人或比较要好的邻里为一小组。关友江说,分到各户后,大家的干劲儿立即不比从前,不用队长吹哨,大家都自动下田干活儿。当时他家六口人分到26.7亩地,分田后他和老伴儿天还不亮就到田里干活儿了,牛犁田犁不过来,他就自己用人力犁,收庄稼都是用板车拉。不但如此,他和老伴儿还另外开了三亩荒地,使自家田地变成30亩。辛苦劳作的成果很快显现出来,1979年,他一家人共收获了万把斤稻谷,一家人再也不用饿肚子。由于当时大包干还是偷偷搞,吃不了的粮他们也不敢卖,家里存了不少余粮。
1980年以后政策明朗了,关友江终于敢把吃不了的余粮拉到市场上卖掉,换成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一家人靠辛苦种粮,过上了衣食不愁的日子。1987年,关友江买了一辆四轮拖拉机拉粮食用,1993年又买了小手扶拖拉机用于耕种,终于彻底摆脱了用牛犁田的历史。日子在年复一年的耕种中缓缓流过,关友江的4个孩子相继长成。
现在他的大儿子结婚后到梨园村定居,靠做小本粮食生意生活;二儿子留在村里,一边种着20亩地,一边还在农闲时到临淮镇的一家镀锡铜线厂打工,每月能有900元左右收入,供养着3个孩子念书;女儿出嫁到外村,和女婿一起到宁波打工去了;小儿子是关友江的骄傲,不但读了大学,毕业几年后还又考上研究生,现在在合肥,马上就要毕业了。
关友江和老伴儿现在单过,就住在离小岗村村头不远的一排红砖房子里,这房子原本是湖南一家企业10年前来小岗村投资时所建,占了关友江家的地后,却很快撤资,也没给占地赔偿。后来他和儿子们分开过后,就和老伴儿搬来这里住,也算弥补点损失。关友江的老伴儿在这个大院子里养了几十只的母鸡和四五只大公鸡,还养了一大一小两条狗,院子前面种了青菜,院子后面种了有一亩地的葡萄,吃喝用度基本能自足。此外,闲不住的老两口还给自己留了3亩地耕种,其中两亩是种一季稻后再种一季麦,另一亩种了经济作物黑豆,所产粮食够老两口口粮之余,还能卖些余钱。从1998年起,关友江开始当小岗村副主任,后于2005年下半年当村主任至今,这样他每年能拿到2000元的村干部补贴,除此之外,小岗村纪念馆建起后,关友江在那里还有一个职位,每月能有800元收入。
因为是村干部,关友江能有一份固定收入,日子比其他老农稍好点,但他的时间也因此大多用于忙村里的事务,家里、田里的事情基本丢给了老伴儿。我们在小岗村采访的两天时间里,他除了陪我们在村里走来走去一家家寻访,中途还跑去开会,接待考察团及其他来访者。小岗村是改革第一村,名气大,各路探访、参观、考察者络绎不绝,我在那里两天所看到的是,村里那条长长的友谊大道,他一天最少也要来回走上四五趟,当我们已经累得放慢脚步时,他还是大步地往前走,仿佛不知道什么叫累。
对于小岗村的致富之路,关友江和其他老农们看法有一致的地方——承认小岗村只靠土地温饱容易,致富困难,要想发展,就必须有乡镇企业。也许因为身处村主任位置接触外界多,视野相对开阔,关友江还认为小岗多年来难过富裕关另有一个因素的制约,那就是小岗村太小了:1978年时只有20户,115口人,1999年和大严队合并后,也仅仅是112户,487口人。他摇着头叹息:这样小规模的村子,外面企业即便进来也很难搞大,从资源到人力都会有困难。继而他又补充——不过现在上面也已经注意到这个事情了,正计划着将周围几个村并入小岗,规划将小岗建成一个人口1万人左右的大村。
在小岗村村口,他指着一片刚建好还没投入使用的白色二层小楼对我们说:“看看,这就是为规划并村后的卫生院新建的,并村后配套设施一跟上,发展企业应该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