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信广电“互禁”变“互进”迎来破冰 三网融合面临新一轮博弈局面

2008-02-25

IT时代周刊 2008年4期
关键词:三网广电运营商

杜 舟

编者按

尽管“三网融合”已经成了全球趋势,但近年来我国电信、广电依旧各自为政,老死不相往来。而双方在手机电视和IPTV领域的“互不妥协”,非争个鱼死网破不可,让民族产业错失了大好的发展机遇。

这次,六部委联合发文,有出于对广电数字电视进展不满,借电信运营商的财力解决资金瓶颈的意思。但可以想见,要想使积怨已深的双方化干戈为玉帛,依然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双方为争夺产业融合主导权的纠缠不清,将随着各自领域的拓展,呈现出更多的正面交锋——短兵相接在所难免。

冤家宜解不宜结!六部委的发文,有可能终结电信、广电由来已久的争斗,也意味着它们相互之间的渗透有了政策支持。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由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信产部、税务总局和广电总局联合制定的《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下称《政策》),鼓励广电和电信相互融合渗透,更明确了双方可进入的“领地”。

《政策》规定,从今年2月1日起,鼓励广播电视机构利用国家公用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等信息网络提供数字电视服务和增值电信业务。同时,在符合国家有关投融资政策的前提下,支持包括国有电信企业在内的国有资本参与数字电视接入网络建设和电视接收端数字化改造。

目前,广电部门面临的竞争压力较大,数字电视推进迟缓,遭遇资金瓶颈,而仅靠广告收入,显然难以与电信系抗衡,这也是广电这几年彻底被电信甩在身后的重要原因。广电部门渴望向传统电信网络领域渗透,特别是宽带接入方面。而电信运营商,特别是固网运营商,在固话用户持续流失,宽带接入放缓的情况下,急需开展IPTV、手机电视等业务,寻找新的收入增长点。

广电总局一直以1999年颁布的广电、电信双向禁入的“82号文件”为依据,认为电信阵营运营IPTV违反了国家相关政策。而手机电视方面,广电和电信在标准之争上互不妥协,使这一项目进展迟缓。

广电、电信急需联合起来,结束内耗。这次六部委发文可谓是一场及时雨。但互相进入,也意味着更多竞争,可以预言,电信与广电的争斗不会就此结束,而是会出现新的博弈局面。

“互进”迎来破冰

广电与电信交恶已久,近几年愈发加深,电信业的收入已经几倍于广电,这让广电很觉得抬不起头。

一直以来,电信和广电双方都是“各自为政”。1999年,信产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广播电视线网络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办发82号)第六条规定,电信部门不得从事广播电视业务,广播电视部门不得从事通信业务,对此必须坚决贯彻执行。

为了不让广电进入自己的领域,电信将“通信业务”定义为包括电信业务、数据业务、互联网业务在内的“大通信”概念。而广电总局则以“82号文件”为依据,认为电信经营IPTV业务违反了国家政策。2005年底到2006年初,广电在福建泉州、浙江等地相继叫停了电信运营商开展的IPTV业务。截至目前,我国IPTV用户仅有100多万户,且只限于上海、黑龙江、辽宁等个别省市,发展大受局限,在国际上处于落后地位。

市场调研机构iSuppli分析师去年底指出,中国在IPTV市场的开发中,电信和广电之间的根本关系没有理清。它们必须相互作出妥协。双方能否通过合作达成双赢的局面,将决定国内IPTV市场的成败。iSuppli认为,中国内地IPTV市场的未来仍然美好,预计到2011年,用户数量将超过1700万人。

此次各部委的联手,终于顺应潮流。打破了电信、广电的僵局,可谓恰逢其时。在运营时间表方面,此次《政策》中有所强调——2008年,要通过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向世界播出北京奥运会节目;2010年,东部和中部地区县级以上城市、西部地区大部分县级以上城市的有线电视基本实现数字化;2015年,基本停止播出模拟信号电视节目。

而在电视工业战略转变方面,要实现“2010年数字电视机及相关产品年销售额2500亿元,出口额100亿美元;2015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数字电视整机、关键件开发和生产基地,实现由电视生产大国向数字电视产业强国的转变”。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表示,“三网融合将使电信和广电网络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开展相互适应的网络业务,最终形成双赢乃至多赢局面。”

严重拖后腿

数字电视进展缓慢,广电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广播影视科技“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明确提出:到2005年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超过3000万户,2010年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2015年停止模拟广播电视的播出。

由于受标准、运营模式、内容等众多因素影响,2005年,广电总局不得不把“到2005年发展3000万户的目标”降为1000万户。尽管如此,广电依然没有完成任务,诺达咨询发布的《数字机顶盒及产业链研究报告》显示,2005年数字电视用户仅有413万户。

截至目前,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有2796万户,整体转换率接近24%。电信运营商进人数字电视领域,显然有助于缓解数字电视发展中的资金瓶颈。

10年前,广电和电信收入差距不大,但到了2007年,整个广电行业的收入加起来还不到电信运营商的1/6。据悉,2006年,广电行业的收入为1099亿元,但电信运营商的年收入超过6000亿元。10年之间,拉开了6倍的距离,确实让人震惊。

广电的落后,在情理之中。整个广电之间的不团结、官本意识太重,是造成它落后于电信行业的主因。从广告收入来看,央视一家独大,其他整体规模偏少。但央视一直在打压地方台,一旦各地推出有影响力或者是风头超过央视的节目,就被各种理由封杀,或者要求整改。这种内耗,严重阻碍了整个广电行业的进步,使节目缺乏创新。在内容同质化的情况下,很多电视观众开始转向网络。

“数字电视很可能被互联网视频技术取代,”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表示,“政府发展数字电视是希望电视拥有点播功能,但由于数字电视发展非常缓慢,而互联网视频技术发展十分迅猛,在未来,数字电视很可能被互联网视频技术所取代。”这看来并不是危言耸听,数字电视“强行推出”后,在群众中的反响并不好,不仅价格贵,最重要的是节目内容缺乏新意。

六部委也看到了广电的缺陷,没有强大的资金作后盾,任何美好的愿望都会流产。信产部科技司有关人士表示,广电在数字电视推进上的速度,使国家意识到必须改变以往那种缺乏竞争的状态,决定引进来自电信运营商的资金,从而推进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

因此,为了解决数字电视的资金瓶颈,除了允许电信运营商进人外,此次文件还特别强调要积极支持数字电视相关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上市公司配股和增发新股

等方式筹集资金,增加对数字电视产业的投入。毕竟数字电视潜藏着巨大的利润,预计未来9年内,国内数字电视将达1亿台,整个产业链蕴含着过万亿元的商机。

此次《政策》中提及,在符合国家有关投融资政策的前提下,支持包括国有电信企业在内的国有资本参与数字电视接入网络建设和电视接收端数字化改造,此举将有利于加速推进数字电视发展。

争斗没有结束

近年来,固网运营商用户流失严重,增速放缓。中国网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12月,公司用户流失量为252.86万户,创网通最近半年来负增长的新高。从2007年7月开始,公司本地电话用户数出现负增长。截至2007年12月,网通本地电话用户总数为1.1082亿户,同比流失411.4万户。此外,网通的宽带接入业务也在放缓,这就迫切需要通过IPTV等业务带来新的增长点。

但是,广电方面一直不肯退让,时不时搬出“82号文件”来阻止电信运营商染指广电业务。2005年12月26日,泉州市广电局一纸通告,叫停了上海文广和福建省电信有限公司泉州分公司正在该市进行的IPTV测试项目,使其半途夭折。

继泉州广电叫停泉州电信IPTV试点后,2006年1月,浙江广电又叫停了浙江电信IPTV业务。泉州广电和浙江广电都暗示上海文广无权在上海以外拥有与电信的合作权。

2006年4月,北京网通低调建设网络电视试验网,当年6月开通名为“宽频空间”的IPTV业务,但依然没有躲过广电的“大棒”。同年9月,这项通过宽带机顶盒将网络电视内容搬到电视上,可在线观看、点播节目的业务被正式叫停,原因仍然是IPTV政策不明、电信与广电业务范围难以界定。

如此一来,这就导致电信方面发展IPTV业务迟迟没有进展。《IT时代周刊》了解到,截至2007年11月,全国IPTV用户只有114万户,且局限于上海、黑龙江、辽宁等四省市。

这次的《政策》显然打破了此前“82号文件”有关电信、广电的对立状态,鼓励广电开展增值电信业务,国有电信企业可以投资数字电视接入网络和终端改造。本刊记者从网通一高层处得知,根据这一规定,今后电信运营商可以公开开展IPTV业务。

当然,对于各地广电部门来说,数字电视、IPTV一直被认为是除广告收入外的重要收入增长点,如果让“财大气粗”的电信运营商太规模进入,那么在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进度大太推进的同时,原本属于广电部门的大蛋糕就有被分食的可能。

而现在,各地广电的收入主要来自广告和政府补贴,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都希望拓宽自己的领域,将触角伸向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这是电信运营商不愿看到的,目前来看,广电最有可能染指的是宽带接入业务,而这又是固网运营商仅存的亮点。

广电总局副总工程师杜百川曾在内部会议上透露,国家很快会公布三网融合产业政策。“广电并不担心,电信应该更害怕,由广电来做融合,保险、便宜。”他强调称,“三网融合不是网络和业务的替代,关键是广电要争得宽带网的运营权。”但广电财力有限,要想在电信增值业务领域和运营商抗衡,不仅需要时间,也需要打破传统的旧体制。

三网融合难实现

其实,“三网融合”已经是一个老掉牙的话题,讨论了多年一直没有结果。但在国外,已经出现了无数成功案例。在法国,电信进入广电非常普遍,电信可建立和经营广电网络,并开放本地环路市场,也可通过ADSL传送电视。当然,广电也可传送话音和文本。

韩国最近也迈出了颠覆性的一步——韩国国会通过法律,允许电信运营商通过宽带网络提供电视节目服务。这也意味着,法律将为韩国固网运营商提供IPTV服务扫清障碍。

英国“三网融合”模式非常灵活,广电、电信可以相互进入,包括双方合作,由电信提供网络平台,广电提供内容;电信、广电分别经营融合业务,避免重复建设,如电信运营商BT开展IPTV,BBC则利用地面数字电视平台推出移动业务等。

就连中国香港也着眼于培育和发展IPTV及三网融合的市场竞争环境,已着手放松相关的政策管制,电信服务商和广播机构均可独立提供三网融合服务。电讯盈科堪称这一领域的领军企业,现已由电话服务营办商转为三合一服务营办商。早在1998年,电讯盈科已在电话网络上推出自选影像服务,现在更是提供附设多项增值功能的固网电话及宽频互联网连接服务,是全球IPTV开展得最好的电信运营商之一。

但在中国内地,却因为体制原因,广电和电信老死不相往来。“为了部门利益,阻碍了很多跨部门产业的健康发展。比如IPTV,至今没有在中国形成规模应用,就是两个部门的利益之争造成的,”网友杨三车认为,“手机电视在韩国和日本已经蓬勃发展,在我国这些年却仍然围绕国标的主导权,两个部门争论不休,浪费的是民族产业宝贵的发展机遇。”

尽管此次《政策》也提及了“三网融合”,要求有关部门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资源的统筹规划和管理,促进网络和信息资源共享;在确保广播电视安全传输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适应“三网融合”发展要求的运营服务机制。

但分析人士推测,未来5年内,电信和广电等部门的合并可能仍无法实现,电信、广电双方的业务竞争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政策》颁布后,由于广电、电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互相进入对方原有的业务范围,双方的竞争即将迎来新一轮的博弈局面。

责编:徐上峰

猜你喜欢

三网广电运营商
同心守“沪”上海广电人在战“疫”一线
成都市“三网融合”绿色交通体系研究
广电5G网络股权结构尘埃落定,“全国一网”整合在即
一张图看三运营商政企业务
微评
黑龙江2017年将全面进入“三网融合”时代
广电车盒子全国首发广电车联网项目同期启动
湖南将全面推广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不存技术难题,难在广电电信相互掣肘
运营商们的4G时代—急需向消费者证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