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做法
2008-02-20胡云霞
胡云霞
摘要: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可从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任务、科学设计教学方案、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等方面去做,这在化学课堂教学减负增质中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化学教学课堂教学
随着教育部门“八项减负”工作的开展,过去那种依靠增加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显然违背了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笔者就如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优化化学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科学设计教学方案
1、熟悉教材
现行的化学教材只是根据教学大纲提出一般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传授,就会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教师只有对教材高度熟悉,对教材相关的知识点做到博学精通,心中有数,以及注意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才能回答和处理学生就教材内容提出的疑问,才能就教学情况变换教学方法。
2、掌握学情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的教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因此教师必须知道学生是否有获取知识的动力,是否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是否处在积极的智力活动中,教师在上课前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爱好以及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情况,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对同一个问题,由于每个学生知识基础和思考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把握学生思维的脉搏,关注学生认知发展的动向。
3、精心备课
备课实际上是在脑海里活现上课情景,既要把讲课的内容、方法、步骤仔细推敲、揣摩,又要在头脑中装着学生,形成一个在脑海中上课的情景,例如,当教师讲到某个地方,学生会提出什么疑问,教师可如何作答;教师提出某个问题,学生会怎样回答,教师该怎样引导,最后该怎样归纳等等,如果在备课过程中多从学生方面考虑,会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
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1、绕道迂回,调节难度
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当原来设计的问题失去对学生思维的锻炼效能时,应及时调节难度,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要适当变换角度或适当补充铺垫,放缓思考的坡度或化难为易;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过于浅易,要追加问题,以调节难度,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2、因势利导,变被动为主动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突发事件的发生,使课堂陷入被动,这时可想办法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因势利导,把出现的事情与教学联系起来,扭转被动局面,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做演示实验时,由于客观原因实验不成功或出现结果异常,学生议论纷纷,这时教师可马上话锋一转,叫学生回答实验为什么不成功,这样可引导学生从反应的原理、实验装置设计、试剂的选择以及条件的控制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同样可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制造氛围,创设情境
沉闷的课堂气氛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及时把握教学中学生的情绪,及时调控课堂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兴奋活泼状态,如在课堂教学中,将实验设计得更具有新颖性,仪器安装更具有审美性,操作演示更具有规范性;将思考问题的设计带有连续性、阶梯性、跳跃性;教学语言的选择注重情意性、幽默感等,这些都是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
4、当机立断,对症下药
当学生的发问或回答出乎意料之外,而根据要求必须做出明确回答时,应当机立断,给予果断的肯定或否定的答复,以避免因犹豫不决而带来的课堂混乱和学生思想上的彷徨,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对关键之处学生答非所问时,要及时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发现问题症结,采取针对性措施,总之不能让学生牵着鼻子走,教学的主动权应始终控制在教师手中。
三、加强学法指导,减轻学生负担
有的学生说:“学化学跟学英语一样,枯燥无味,”把化学看成一门“死记硬背”的科目,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死的知识,而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交给学生学习化学的“钥匙”,让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提高学习的兴趣。
1、引导学生多观察分析
在教学中,要尽可能联系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结合化学实验,重视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让学生用眼看,动脑想,动口议,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实验去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会通过观察去掌握实际现象,去说明物质性质及变化规律。
2、指导学生会记忆
学化学要强调必要的记忆,学生初学化学时,元素符号、化合价、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接踵而来,所以必须指导学生学会记忆。
3、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注意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勤于思考的习惯。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对教材的高度熟悉,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掌握熟练的教学技巧,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学生充满感情等,才能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进程,很好地优化化学课堂教学,做到化学课堂教学减负不减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