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尝试分层教学的感想
2008-02-20刘康
刘 康
摘要:分层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想,也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在教学方法上的一种探索,它针对学生差异悬殊的实际,实施同班教学、分层提高、共同发展、分层达标的教学策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同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分层教学的理解和实践,提出了笔者对这一教学方法的一些感想。
关键词:初次分层教学感想
随着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以及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增大,各个高中都进行了扩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中的生源质量下降,导致学生学习两极分化现象十分突出,出现了大批的学困生,这种现象的出现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照顾成绩较差,基础不扎实的学困生,让他们顺利通过会考,同时也必须让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能进一步地提高,为高考打下基础,这就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个矛盾:是在课堂上以高考为标准还是以会考为标准?从实践来看无论以哪一个为标准,在教学中都有不足,因此,必须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让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智能差异,给不同智能特点的学生创造不同层次的教学环境,协调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把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置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使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学习可能性相互适应的教学策略。
在具体的实施中,笔者主要在教学目标的设置、课堂提问、练习的选择和作业的要求上进行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保持一定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一、教学目标的设置
教学目标的层次性体现在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兼顾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物理教学中的各类目标不仅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准确地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恰当地划分不同内容的教学要求,还要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准确制定相同和不同的教学目标,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中,笔者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就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其共同的目标是:“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能判断相关现象中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能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相关问题”,而对于不同的学生,则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学困生,在判断相关现象中物体机械能是否守恒上,要求能掌握定律中所提到的“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时”这一条件;而对优秀生,则要求不但能掌握这一条件,还要求能利用机械能的定义,即利用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在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相关问题这一目标的设置上,也提出两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对学困生,要求掌握在基本现象中求动能、势能或速度、高度等,如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自由落体中速度、高度的变化情况等这样一些基本的问题;而对优秀生,则要求把机械能守恒定律和上抛、平抛运动或沿光滑斜面运动等现象结合起来,这样分层次设置教学目标可使学困生能尽自己的努力学到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学有所得;使优秀生有更高的学习追求,充分发掘自己的学习潜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把“最近发展区”变为现有发展水平,避免因一个标准、一种要求而产生的学困生学不会,优秀生学不够的问题。
二、课堂提问和练习的选择
针对学生的水平与能力的差异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提问,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符合教学的可接受性原理,要求教师的课堂提问要从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水平的差异进行设疑,让大家都在“最近发展区”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对学困生尽可能提出较基本、较浅显、较容易的问题;对优秀生可提出较难或较深的问题,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不同的水平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思、有所答、有所得。
巩固练习是教学过程的继续与延伸,一定量的练习是学生应完成的任务,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样有着不同的要求,表现在练习的数量与难度上,对学困生应限制数量、控制难度;对优秀生则不限数量,放开难度,其不同的练习要求可表现为:对于学困生,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层次上;对于优秀生,重点放在方法与思维灵活性的培养上,例如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练习的要求上,也有层次的不同,如在课本的练习六的第一题中,共给出了6个运动过程,要求判断在这些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而笔者在具体的教学时,则是要求学困生能准确判断6个问题中的任意3个,并且只需用一种方法;而对优秀生,则不但要求都能判断出来,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用两种方法来解释,这样不同的要求,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就感,使学困生不会觉得自己怎么都学不好,达不到老师的要求;而对优秀生,不但可以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帮助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作业的要求
课后作业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消化,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这一部分中也要体现出要求的不同层次,对学困生,一般布置基础题,以巩固知识为基础,对基本的知识进行强化训练;而对优秀生则要求运用综合知识进行练习,要求学生多做研究性习题,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一般来说,学困生主要是完成课本上的练习,而优秀生则可以另外布置其他的练习,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深更广。
通过课堂上的实践,笔者觉得这样的教学方法还是有效果的,基本达到了最初要运用分层教学的目的,最根本的体现是课堂的气氛活跃了,学困生觉得自己还能达到老师的要求,树立了学习的信心;而优秀生则总是觉得自己还有不懂的地方,还有需要自己钻研的地方,也激起了他们的斗志和兴趣,于是,整个课堂上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学生的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当然,对于分层教学,笔者还是初次尝试,无论在具体的实施方面还是理论的理解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都是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