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蔡国强的“爆破”艺术

2008-01-28杨时畅

中国新闻周刊 2008年3期
关键词:蔡国强爆破焰火

杨时畅

他的作品创下中国艺术品世界拍卖最高纪录。

11月底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华人艺术家蔡国强的作品《APEC景观焰火表演十四幅草图》以7424.75万港币成交,创下了中国当代艺术世界拍卖最高纪录,中国画作世界拍卖最高纪录以及蔡国强个人作品世界拍卖最高纪录。

蔡国强和大多数已经建立起国际声望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不同,除了在艺术圈内和拍卖市场上受到重视之外,他是惟一一个经常被中外官方邀请参与重大活动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因为他用火药爆破制作作品,具有很强的表演性,所以无论是APEC会议现场的焰火,还是美国9·11之后表现重大意义的爆破表演,都给了这个艺术家跨出艺术小圈子的可能,甚至他还被邀请担任北京奥运会做视觉特效的总设计。

在有人看来,他是一个愿意尝试新事物,做跨界选择的艺术家;而也有人认为他只是向西方贩卖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艺术评论家朱其说,“我觉得这十年来,蔡国强在艺术观念上并没有什么突破,而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个人运作和树立媒体形象上。”同样一直旅居国外的评论家费大为也认同蔡国强十年来艺术本身并没有突破的事实,他觉得“这并不是他个人的现象,你说这十年来(国内)又有谁在艺术上有突破呢?”

蔡国强走到今天其实和他的求学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1981年,他到上海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专业,他自己回忆说,“我们经常从音乐、诗作为动机进行训练,比如听一曲音乐、一首诗,然后让你转化成一个实体空间,这都使我以后的创作受益匪浅。”这样的训练确实能在他后来做的“爆破”作品中看到痕迹,那些用火药炸裂出来的图案是他对于一些传统中国概念的转化。也正是这一点,让他既获得了海外的声名,也背负了很多国内评论家的批评。

艺术评论家朱其说,“在艺术界一直存在一种争议,蔡国强和其他一些旅居海外的艺术家利用中国的四大发明作为符号,西力人只能理解到符号为止,不可能更深地进入背后的内容。”这就像蔡国强当初的作品《草船借箭》,最开始被西方认为是反西方的民族主义,后来又被大型美术馆收藏认可。而他在美国9·11事件之后,制作的《移动彩虹和光轮》又被赋予了“用爆炸艺术唤醒人类文明和勇气”的意义。蔡国强确实通过这些对于重大事件的反映在西方树立起了自己的地位。而他被邀请在上海APEC会议和北京奥运会上进行焰火表演则更具有更深的政治涵义。

“中国的重大事件上,很少有突出一个艺术家的情况,比如邀请蔡国强参与这些活动,给他的身份是‘视觉总监或者‘烟火指导师之类的,而并不是作为一个单纯的艺术家呈现自己的作品。”朱其说。据一位不愿具名的评论家称,2008年蔡国强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被认为是其对奥运会贡献的回报。

因为蔡国强的盛名和争议,很多人也在问,作为一个华人艺术家,他在西方的地位到底达到了怎样一个程度。按照惯例性的指标,考察一个艺术家的地位通常通过大型权威拍卖会的价格、市场价格、重要美术馆展览、重要基金会收藏,以及美术史是否有记载去判断。“蔡国强基本都达到了,除了当代美术史只是把他和其他艺术家并列在亚洲艺术里提到。如果想

在艺术史里能占到独立的章节,还应该进一步提升自己。这一点,亚洲艺术家里除了白南准之外,其他人都没做到。”

如果说,韩裔艺术家白南准因其和“激浪派”的关系使他成为了艺术史中重要的一员,那么从未和任何艺术流派发生关系的蔡国强却用另一种“孤立”的方式走向了一条成功之路。无论是80年代在国内时他独自的创作实验,还是后来去日本和旅居美国的时期,蔡国强始终没有与他人为伍。

“我当时做的既不是主流的、体制内的学院美术,也不是刚起来的新潮美术。我搞的是形式主义材料、空间研究,并不讨好。1984年开始一直就秘密做火药艺术实验,我胆子比较小,更多的是个人的探索,既不愿意成为主流的、受关注的英雄,也无兴趣用艺术向社会体制发起批判。”

无论当年蔡国强选择这样的道路是出于自觉还是偶然,但他确实以一种别人无法模仿的方式很快显露了出来,尤其他到西方之后更觉显眼,这个独特可能正是他的“聪明”之处。

猜你喜欢

蔡国强爆破焰火
艺术的爆炸
焰火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颜色
焰火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高边坡支护与开挖技术的应用
安哥拉道碴厂露天爆破施工技术
地面减震孔在地铁侧穿加油站爆破施工中的应用
你欲乘风我欲浪
对蔡国强《威尼斯收租院》获国际金奖的三点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