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惜物

2008-01-11张笑怡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08年1期
关键词:惜物东篱道士

张笑怡

伯牙子期结缘高山流水,角哀伯桃脱衣共粮,又有管鲍之交、桃园结义,真可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人中无知己,可求于物,若真心惜物,真正懂得物的脾性与特点,用对待君子的礼节去尊重它,寄情怀于物,则物也会寄情怀于人,人物终为知己。若没有理解与尊重,只有溺爱与亵玩,那不是惜物,只是玩物,人物终难成为知音。

比如,濂溪与莲。濂溪以莲为知己,赞叹着莲的“香远益清,亭亭净直”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赞叹,没有一点谄媚阿谀;这尊重,岂有半点的狎昵?若是有人把莲采下,放入玉雕金镶的花瓶,围有青丝幔帐,或玩弄于手掌,那便是“五星级”待遇,却不理解莲的君子本性,实则是千般折磨,万般蹂躏,最后留下的,也只能是玉残香销。

渊明与菊,同样是文人与花的经典绝配。秋菊固有佳色,渊明亦有闲情。这位“满手把菊”的诗人,在东篱晚香中,吟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或许等待了千年,等到了一颗朴实的心,它让渊明把自己酿成酒,又把酒酿成了诗,酒的香醇与渊明的诗情融在一起,千古不散,真可谓“自有渊明方有菊”。

又如右军与鹅,“山阴道士如相遇,应写《黄庭》换白鹅”。“潇洒出风尘”的右军不仅写出了两卷《道德经》换取了道士的一群鹅,还从鹅的姿态中悟出了书法的奥妙所在。执笔食指如鹅头昂扬微曲,运笔如鹅掌拨水。字迹雄厚飘逸,刚中带柔。也难怪包世臣作诗叹道:“悟入鹅群行水势,方知五指力齐难。”右军以情待鹅,鹅也以情视右军。鹅与右军终为知己。与此对比,便是卫懿公好鹤亡国,“卫懿公之死,非其无人也。以鹤辞而不与战也”。卫懿公好鹤,赐予鹤以爵位,而麾下将士却不得奖赏,导致士兵多有怨恨而不为之征战,最终导致卫懿公战败而死。卫懿公对鹤,是溺爱而不是知己。这是卫懿公的不幸,更是鹤的不幸。

人与物为知己多谓众矣,如莼鲈与张翰为知己,蕉与怀素为知己,瓜与邵平为知己,鼓以弥衡为知己,琵琶以明妃为知己,一与之定,千秋不移。水淡茶清的情感,包含着理解与尊重,人生便多了一位物中知己。

评点 吴国梁

文章以“惜物”为题,却并非在写简单的“爱惜”,而是把这个“惜物”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赋物予生命,把人与物的交往看成了人、物之间的相互尊重与欣赏,这样在主旨上就非常有新意。全文用了大量的古人“惜物”的故事,显示出作者广博的知识与高超的驾驭技巧。

猜你喜欢

惜物东篱道士
李久香
深秋
A New Way of Dao
惜物
惜物
《道士下山》
一顶神奇的道士帽
世间每一朵菊花,都有东篱的香气
《道士下山》:红尘乱世走一遭
何不采菊东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