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慎用“心理障碍”概念描述学生的心理状况

2007-12-29宋春辉

体育教学 2007年4期

  体育教学实践中,笔者在听课以及阅读一些报刊和教案时常发现有许多的老师用“心理障碍”一词来形容学生的心理状况及其表现,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不妥当,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对“心理障碍”概念的不了解。以下就相关问题探讨如下:
  
  一、区分几种心理状态
  
  1.正常心理与异常(不正常)心理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人的心理活动也是如此。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为正常和异常两类。人的正常心理活动具有三大功能:
  ①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②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③能使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以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
  异常心理活动是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由于丧失了正常心理活动的三大功能,所以无法保证人的正常生活,而且以其异常的心理特点,随时破坏人的身、心健康。
  2.健康心理与不健康心理
  在正常心理范围内,“健康”和“不健康”是一对范畴,是用来讨论“心理正常”水平的高低和程度如何。不健康心理包含了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
   通常所说的心理障碍属于不正常心理范畴。
  
  二、心理障碍的概念、常见心理障碍及特点
  
  1.心理障碍的概念
  心理障碍包括广义的心理障碍和狭义的心理障碍。广义的心理障碍是指心理异常,即与心理异常同义。狭义的心理障碍是指心理异常各种表现中的一种类型,例如:认知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等,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心理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状态,以个体无法有效适应日常生活要求为指征,也称之为心理失常。严格地讲,心理障碍应指狭义的心理障碍。
  2.常见的心理障碍
  ①行为与人格偏离。如:网络迷恋、妄想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
  ②神经症。如: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神经衰弱等。
  ③反应性精神障碍及癔症。如:急性应急障碍、创伤后障碍、适应障碍。
  ④心理生理障碍。如:进食障碍等。
  ⑤重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精神病等。
  3.心理障碍的基本特点
  第一、与特定情景无必然联系。
  心理障碍并非由特定情景直接诱发,特定情景存在与否并不构成心理障碍是否发生的直接诱因,即心理障碍与特定情景无必然联系,常常无缘无故发生,很难用特定情景加以解释。当然,特定情景的出现有时也会加重心理障碍,例如有心理障碍的运动员在运动场所会使平时的厌烦运动、恐惧运动、担忧、抑郁和焦虑,发展到临场迟钝、呆滞并产生躲藏和离场的渴望,甚至还会莫明其妙地紧张性大笑,或口齿不清地大声叫嚷。但这并不意味着心理障碍在非运动场所就不会有所现,就一切正常。实际上心理障碍的发生通常是毫无明显原因,也说不清原因的。
  第二、持久性与特异性。
  心理障碍并不是偶发的、暂时的,而是持久的、特异的。所谓持久性是指心理障碍一旦出现,常常是经久不消、长期存在、持续发生,不经过专门的心理治疗甚至精神药物治疗,很难自行消失,大有如影随形之感,因而苦恼不堪;所谓特异性是指心理障碍的表现明、突出、异样、特殊,即各种不同的心理障碍表现都自有特定的、能互相区别的显著的征象或标志,彼此之间不易混淆和融合,常有明显的自我感觉。
  第三、有心理状态的病理性变化。
  心理障碍属于心理病理学范畴,是心理状态的变异和心理能量的衰退或丧失以及心理能力下降的表现。心理障碍通常以心理疾病的某种症状出现,当这种心理疾病症状单独出现时,就称之为心理障碍。其中包括感知、思维、言语、注意、记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本能行为、意识、自我意识、智能、定向等方面的障碍。例如,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学生把羽毛球拍说成是“一个圆环和一根轴”那这个学生可能患了感知和识别能力缺失症;或者,一个学生坚持认为“老师在骂他无能”,而事实上老师根本就没有骂,那这个学生可能存在幻觉。
  
  三、总结
  
  上文对“心理障碍”进行了初步描述,如果以此为依据,不难发现在体育教学中把学生的心理表现都冠以“心理障碍”之名是不恰当的。
  1.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实际与“心理障碍”的特点与相去太远。在练习中,有部分学生存在一些恐惧、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这些表现在图一中应该属于正常健康范围内,而“心理障碍”是属于心理不正常范围。
  
  2.对“心理障碍”的诊断或者干预超越了体育教师的工作范围。“心理障碍”属于变态心理学(病理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应该是神经科医生工作的对象。在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领域主要是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价值感、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具有预防心理障碍和保持性心理健康的能力。对于“心理障碍”,体育教师想借助一些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手段去解决学生的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心理障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需要依靠药物才能缓解症状。
  3.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对于心理障碍的认识存在偏差,往往把“心理障碍”等同于“精神病”,因此,“心理障碍”也是大家都很忌讳的词语,在教学中,避免使用这样的词语是对学生的尊重。
  既然“心理障碍”不宜描述学生的心理状况,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也确实存在一些诸如紧张、焦虑、恐惧、自卑的心理表现,这些心理在不同的情形下每个人都可能会产生,在图一中应该属于正常健康范围内,那么,作为体育教师究竟应该如何描述学生的心理状况,笔者以为运用“不良情绪”“不良心理表现”应该更恰当一些,“不良情绪”、“不良心理表现”具有情景性和短暂性的特点,这种“不良情绪”“不良心理表现”只与特定的情景直接相关,没有泛化到其它情景中去,一旦离开特定的情景,这种不良情绪、不良心理表现就会随之消失,例如,在跳山羊时,有些学生不敢跳,正是由于这些学生的不合理认知态度而产生不良情绪所致,他们当时可能会产生紧张、焦虑、自卑、压抑等不良情绪或不良心理表现,但一旦下课,他们的这些不良情绪或不良心理表现也就不再存在,只有再次遇到类似的情景时才有可能产生,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建议用“不良情绪”“不良心理表现”来替代“心理障碍”更加科学,也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实际。
  
  参考文献:
  1.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心理咨询师.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8.
  2.张伯源.变态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1.
  3.马志国.心理咨询师实用技术.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6.
  
  [吴博士点评:本文涉及的问题具有普遍意义。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重要而深刻,如果教师随意给学生贴上“心理障碍”的标签,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对于越来越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体育教学,补充一部分心理学科的专业知识是当前每个体育教育从业人员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