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你来说,工作意味着什么
2007-12-29张春昕
人力资源 2007年11期
你能想象当某个人向特里萨修女(著名慈善活动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请求帮助时,她说: “对不起,我在休息……”吗?
特里萨修女,圣雄甘地(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马丁’路德·金(美国著名的黑人民权领袖),纳尔逊·曼德拉(南非首位黑人总统),你认为他们怎样看待自己的“工作”?你的助理以及杂货店门口的收银员,对工作都是怎样的态度?
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不得不在拥挤的办公环境中,在较低的报酬水平下,从事工作量更多、责任更重的工作。员工被告知“虽然奖金少得可怜,但要更卖力气地工作;否则,就炒你的鱿鱼。”事实上,这种命令也好,指责也罢,对于提高员工的绩效并没有明显的成效。实践证明,像质量、客户服务、生产率等方面的指标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主要取决于员工对待工作的看法。那些对自身工作有正确价值观的员工,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够出色地完成工作。
以下是人们对待工作的六种不同态度,你属于哪一种?相信通过了解这些内容,将有助于提高我们每个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观点一:“工作就是使命”
像马丁·路德·金,甘地和特里萨修女这样杰出的人,往往将工作与生活合二为一。当把工作看成使命时,我们就会愿意把生命投入到我们的信仰中。
一些政治领袖、医生、教师和警察等,均属于这一类型。当然,有的企业家也会这样想。我曾经和一位即将退休的CEO谈话,他说,“我不能退休,我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完成!”事实上,是否有这样的工作态度,重要的不是从事何种工作,而是你是否能够投入其中。
这种工作观产生的能量是不可思议的,会使得员工不计回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当然,这和“工作狂”完全是两回事。“工作狂”们虽然喜欢把一天中的绝大部分时间用在工作上,但他们往往陷入一种充满了绝望的努力中,整个过程缺少快乐,也就是说,他们并非在享受工作本身。而当将工作看成使命时,人们会从工作中得到一种深深的满足,对能够从事这样的工作而心存感激。这与我们的职位或者工资无关。
观点二:“工作就是天职”
如果你强烈地意识到,是被“召唤”来从事这项工作的,那就意味着,你并没有准备为你所从事的工作献出生命,你就不像那些为了使命而工作的人那样,将工作和生活不可避免地糅合在一起。但是,当你将工作当成天职,就需要你对所从事的工作有一个郑重的承诺,这远非凭借短期的兴趣就可以做到。
另外,任何人都可以把工作当作天职,这不是牧师或者其他从事特别重要工作的专业人士才享有的“特权”。可能在你的老师中,就有人为了“天职”在工作;或者你遇到的一些普通人,他们也有可能认为自己是为了“天职”在工作。约翰·谢黑(本文作者之一)已经被“召唤”作为一个牧师、一个研究所的创建者、一个公司的创始人,现在,他正致力于从事一名“用工作改变世界”的顾问。当约翰谈到这些时,他说,虽然他的工作性质已经改变多次,但其内在动力未曾发生改变。他总是在同样的“召唤”下,在努力完成所从事的工作。
观点三:“工作就是专业”
现在的很多“专业”可以按照中世纪的三大传统分类区分:医学、法律和技术。看一看这个世界上的专业协会名单:各种教师协会、作家协会、HR专业协会等,以及股票经纪人,甚至计算机程序员,他们都有各自的专业。多数情况下,这意味着这个人成功地完成了相关领域的学习课程,大部分还通过了某种资格认证。
关键在于,这个人的“地位”和他的行业之间,应该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他希望不断超越自己,能够成为业内的精英。他对本专业、本领域内的同仁,或者对某一具体领域的特殊团体,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并希望在工作上“变得更在行”。这一类型的人,往往更看重业内人士对他的评价,而不是一个某一阶段才会为其服务的“老板”。
观点四:“工作就是职业”
当对于你来说,工作是职业时,那就意味着,你一直在致力于如何充分利用有效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更有效率的工作。你希望不要闲得无聊,甚至可以不在乎从事这份工作需要付出很多精力、承担很大的责任。无论这项工作需要花费多少时间,你都觉得可以接受。一个组织内若有大量的持这种工作观的员工,其变革和发展相对要容易很多。那些希望工作、生活都非常充实的人,拥有非常强大的潜在能量,他们可以在管理规范的组织中完成伟大的事情。
观点五:“工作就是赚钱”
“工作”实际上来源于古英语词汇“gobbe”,意思是一块东西。当时的英格兰矿工不得不经常需要挖许多大块的煤。当人们说, “这只是一个工作”时,这里的“工作”仅仅是指“赚钱的途径”。持有这种工作观的员工,跳槽变得非常容易。他们主要因为通过这份工作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而充满热情,也仅仅通过加薪可以使其受到激励。我们在许多公司的高层经理或领导者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人。这些人对一些使工作环境变得更好的事情几乎没有兴趣,他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常常是:“这会使我获得更高的收入吗?”
根据我们的经验,很少有人会自始至终仅把工作看成“为了赚钱”,多数人的工作观都是可以改变的。如果管理者倾听他们的抱怨,理解他们的难处,并鼓励他们成为更好的员工——为了他们,也是为了组织一一就常常能“创造”一个更具有主动性的工作者,至少可以是一个把工作看成职业的人。
观点六:“工作都是暂时的”
这主要是指那些喜欢无拘无束的人。这些人认为朝九晚五的工作是一种不幸,认为工作只是为他们实现生命中更重要的事情提供资金支持。事实上,只有很少的经理人是属于这一类型的。但是,不能因此认为他们是“游荡者”。他们认为生命中有其他的更重要的事情值得去做,只是时机尚未成熟,暂时需要有一个过渡阶段。
本质上,持这种工作观的人没有任何错误,但若希望激励这样的员工却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有足够创意的话,只能寻找一个方式,在组织希望他们做的事情和他们期望做的事情之间,寻找一个结合点。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没有那么轻松了。
对管理者的启示
显而易见,以上六种工作观,从上至下,层次逐渐降低。我们处于越高的层次,就有越多的动力去努力实现目标。换句话说,我们的工作就可以完成得更加出色。这并不是要求我们为了实现目标就必须准备献出生命。但通常情况,对于组织和个人来说,将工作观上升到更高层次,对提高绩效,都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做的,就是找到一个方法,使得自身和周围的人的工作观都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同时,应该注意,对于普通员工来说,通常情况下,很难比组织中的高级管理者具有更高层次的价值观。而领导者往往习惯于根据他们自己的情况,为其他人设定提高工作观层次的目标。这往往是不切合实际的。作为领导者,如果发现你的员工失去了工作激情,应首先看看他的工作观处于何种层次,然后再采取相应对策,这一点至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