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游记
2007-12-29刘术人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2007年11期
小朋友们,你读过《马可·波罗游记》吗?你读过《徐霞客游记》吗?这可是两部非常长见识、开拓视野的大书。《马可·波罗游记》将中国介绍给了西方世界;《徐霞客游记》更是天下流传,被后人誉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马可·波罗和徐霞客将足迹所至,视野所及都写成了“游记”,给没到过、没见识过那些地方的读者很大启发。“游记”可是介绍游历经验的好文体。
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在我们的游记中,可以写好多东西:描绘名山大川的瑰美秀丽,显示亲历之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等。写游记的时候,可以拿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来写,也可以拿一国一地的大事件来写。游记就是旅游行进中,我们真正感动的景、情、事、理。
写游记最重要的有六个字:线索、知识、情感。
线索
小朋友,每个人旅游目的都不同,有人为了吃,有人为了玩,有人为过瘾……你呢?游玩目的不同,关注的兴奋点也不同,写出来的游记也就不一样。小朋友,你旅游时的兴奋点都有什么呢?能不能列举一二?这些“兴奋点”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兴奋点的共同之处就是我们游记的“线索”。
有同学写《游西湖》,他对西湖最感兴趣的并非西湖的自然美景,而是受白娘子传说吸引,所以,他以白蛇许仙神话故事作线索,写断桥、雷峰塔,在文中展开了很多自己的想像,作文很有特点。“倒掉的雷峰塔又重新建了起来,走进雷峰塔,我真想遇见白娘子她们啊!”
小朋友,游记要写出特色,就要抓住好线索。通常的游记线索是游历的先后顺序,怎么样,我们不妨换一下试试?记住这个秘诀:发现自己“兴奋点”的共性,用它来作我们游记的线索。
知识
小朋友,秋色迷人啊,我们可不要只顾赏景,还要让自己长知识,开眼界。有人说,好游记就是一篇地理散文,很有道理。“地理”:“地”是我们所到之处,不必大写特写;“理”是风俗、历史等,那是“地”之魅力。游记,就是记下“地”之“理”,是不是?
写游记时,居民生活、风俗人情、历史掌故,随着我们游历的“地”变化,自然地写出来,非常重要。还是《游西湖》:“断桥并不真的是断了,关于这名字的由来有几种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是,雪后天晴,由于桥是拱形的,太阳把桥上一边的雪融化了,而另一边的雪尚未融化,这样桥看起来就像断了一样。”你看,这样的特色知识,在游记中一写,多长见识啊。
小朋友,旅游可不单单是过过眼瘾、腿脚瘾,你还可以做什么呢?还有,过拍照瘾,过知识瘾。
情感
古人说:“一叶落知天下秋。”古人有大量的旅游文字,都会有情感渗入其中,每一篇游记都有作者的情感寄予其中。所以,我们写游记,要把自己动情的、受感动的、受启发的都写进去。
“杭州西湖曾经有梦的感觉,还有家的味道,也曾有感情的依恋,现只有回忆的怅然。”这是一位大人写西湖时的感情,而前面的小作者则对古代传说情有独钟,带着对神话人物的同情而写。游记可以是心灵的表述,让景物把带给我们的关于自然与社会,关于境遇与人生的思考写出来,会增加游记的份量。
小朋友们,你看过哪些游记?《格列佛游记》?《西游记》?现在,开始写我们自己的“游记”,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