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培养国际通用型物流人才的个案分析
2007-12-29付秋芳
中国市场 2007年7期
摘要: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探讨该校的物流专业教育问题。立足其于与他院校不同的鲜明特色,深入地分析了该校物流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发展方向、核心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五个普遍性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物流专业;教育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掀起了“物流热”以来,我国政府及各行业对物流非常重视,物流教育规模也在不断扩展,学科体系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和完善[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自从2003年第一次在普招生中开设了物流专业以来,2004年我校获得全国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授权,招生情况一直良好。至此,我校在物流专业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上发展非常迅速。但是我校物流专业教育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因此我校物流专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发展方向、核心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许多问题尚待探讨与完善。
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物流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鲜明特色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1995年6月由原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原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合并组建的广东省涉外型重点大学。原广州外国语学院成立于1965年,是国家教育部直接管理的3所外语院校之一。原广州对外贸易学院成立于1980年,是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直接管理的4所外贸院校之一[2]。
我校践行“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校训,针对社会需要和人才市场竞争激烈的现实,我校着力推进外语与专业的融合,培养一专多能,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国际通用型人才。我校从强化基础教育入手,在非英语专业的本科教学中,别的高校英语教学只有200多个学时,而我校却要求达到720—800学时。别的院校规定学生英语要达到四级水平,而我校却要求达到六到八级的水平[3]。此外,我校国际贸易学科(原对外贸易专业)是我国创办最早的该学科办学点之一,与外经贸部门有着长期的密切联系,具有获得信息快、把握政策方向准、了解新业务及时的优势。
因此,我校具有非常明显的外语优势和国际贸易特色。
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物流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
随着经济的日益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推行国际化战略,在全世界寻找贸易机会,寻找最理想的市场和最好的生产基地,于是企业必须更新自己的物流观念,扩展物流设施,推行国际化物流。国内物流业迫切需要与国际接轨,国际通用型物流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一些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专家分析认为,目前市场上最为抢手的物流人才是那些掌握国际贸易、国际运输与现代物流理论和技能,且具有扎实英语能力的物流经营型人才[4]。
因此,我校物流专业教育不但要与市场接轨,而且应该立足我校的外语优势特色和国际贸易特色,在物流专业设置上应体现外向型的国际化职业定向。也就是说,我校的物流专业设置应以社会对国际通用型物流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英语能力强、通晓国际贸易规则尤其是WTO规则与惯例的复合型中、高级的现代物流管理专门人才为目的。
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物流专业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确定了具体的专业培养目标后,我校应构建一整套保证培养目标实现的教育教学体系。为了培养英语能力强、懂国际贸易的国际通用型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必须打破传统的学科教育体系,强化现代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和精通商务英语。
1. 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
一个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如何设置,是决定这个专业的学生在一个培养周期结束后,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与内涵。课程作为教学工作最基本的要素,是学校办学最重要的支撑条件之一[5]。
针对我校物流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我校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要突出国际化性,以现代物流与国际贸易基本理论等相关理论体系为基础教育,以国际化物流管理能力为核心优化课程设置。特别是为了突出我校物流专业的国际化特色,专业课程设置上应该积极开发国际化课程,如课程设置上开设《国际物流》、《全球供应链管理》、《全球采购》、《国际货物仓储管理》、《国际货物保险业务管理实务》和《国际货物运输》等等。
目前我校作为全国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点之一,我校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应结合“双证沟通”的要求,要覆盖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所有知识和技能,以学分作为“双证沟通”的纽带,把物流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知识技能融入物流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因为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衔接和沟通即“双证沟通”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
物流专业教材是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是进行物流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但是当前物流理论本身的不成熟性和我国物流图书出版的鱼目混珠,造成物流教材政出多门,师生无从侍从。针对当前的现状,我校物流专业的教材建设要紧跟国际物流业的发展趋势,并应有一定的超前性,各门教材内容要统筹安排、综合平衡,避免内容重叠。我校可以通过组织我校具有教授职称教师和校外专家、学者共同研究,针对我校物流教育的鲜明特色编写教材,并出版一些精品。与此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引进一些国外优秀的教材。
2.“外向型+职业型”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履行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物流专业的教学质量。建立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物流专业师资队伍是我校开展物流教育、办好物流专业的关键。
我校在招聘物流专业教师时,不仅应要求具备博士研究生学历,而且应该具备国际化背景知识的教师。“外向型”师资的另一个培养途径就是让物流理论知识较扎实的在校教师分期、分批次到国外进修,以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此外,我校还可以通过聘请国际著名大学的教授和全球500强企业中成功的职业经理人为客座教授,使教师能够和世界物流领域的领头人面对面交流,接触到最前沿物流国际化运作的理念,使教师能够站在国际平台上,用国际化的视角来审视物流问题。
由于物流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以需要教师掌握国际化物流的现场运作。我校可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如在职称评定、课酬等方面),鼓励在职教师到具备国际化运作的专业物流企业任职、实践、参与较长期的(半年至2年)实际运作,使得在职教师能够了解这些物流企业管理的最新动态与存在的问题,以便在教学中加以研究。这样,使物流专业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专业理论和实践水平不断提高。
3. 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验室建设
物流专业具有环节多、系统性强、科技含量高、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等特点。因此,我校应该注重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为了培养出具备一定国际化运作实践的实用人才,我校可与国际化运作的国内工商企业和物流企业、国外工商企业和国外物流企业的国内分公司建立校外教学实训基地,实行“校企”合作,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有机会到相关岗位实践。另外,还可聘请跨国公司的物流管理专家定期为学生开展物流专业知识和行业动态方面的讲座,让学生了解国际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
物流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必须通过构建实验室来培养物流专业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6]。因此,我校应该根据培养目标、教学与科研的实际需要,需要建立一个现代物流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观摩、学习、操作的实训平台。但是,该实验室应该与其他高校的物流实验室有所不同,它必须是着眼于物流国际化的运作、面向物流专业的教学实验软硬件系统运作环境,同时兼有教学、科研、实验三位一体的实验室功能。物流实验室的目标就是让学生理解国际物流过程,通过国际物流作业流程演练提高学生国际物流操作能力和国际物流管理水平;通过强大的国际物流系统模拟演练,学习国际物流管理方法及原则;通过系统流程分析,提高学生的国际物流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
三、结束语
当前,国际通用型物流人才的匮乏非常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我校应该以此为契机,加快培养国际性物流人才。鉴于此,立足于外语优势和国际贸易特色,我校物流专业教育应该大力、快速地培养国际通用型的中、高级物流管理专门人才,以满足我国市场的急需。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校必须认真研究物流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发展方向、核心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五个普遍性问题,并不断尝试、磨合、调整和完善整个物流专业教育体系。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 丁俊发.在第四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上的讲话[C].第四次中国物流学会年会,2005年11月19日.
[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简介,URL:http://www.gdufs.edu.cn/gaikuang/introduce.htm.
[3] 褚庆喜.高就业率的背后—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N] .人民日报,2002-6-14(A06)
[4] 邱乾谋.学历教育应立足本校特色[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22):36-37.
[5] 王春英,潘玉驹,钱昌吉等.高校课程设置: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1(8):52-55.
[6] 李淑华.构建实验室培养物流人才[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12):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