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培养高技能人才应采取的举措
2007-12-29胡桂华
中国市场 2007年40期
摘要:本文强调了培养高技能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周边院校协调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举措:统筹规划课程体系、精心培育专业特色、倡导模块教学并衔接、推行学分制管理并学分互认。它在职业教育管理方面有创新意义。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学院;职业教育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
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培养新技师和高级技师90万名,培养高级技工700万名,使高级技能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由20%提高到25%以上,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和使用机制科学、激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
天津市是老工业城市,二、三产业比重较大,工业门类比较齐全,1043万人口中拥有542万类从业人员,在企业的从业人员有286万,其中114万是技术工人。据预测,到2010年,天津市一般技术工人的需求可达118人,而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年均增长率则高达9%。
随着天津市经济建设高速发展,滨海新区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加强劲。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滨海新区的核心区域,在今后几年内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呈现急剧增长的趋势。为加快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