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需要”名义下的腐败
2007-12-29李秋生
人民论坛 2007年8期
某些官员打着“需要”的旗号,干出种种不正当不合法不光彩的事情。表面上看起来是高明之举,既遮掩了耳目,又平衡了内心,但实际上与掩耳盗铃无异
中国人是很讲究名正言顺的。所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一些人改头换面,巧立名目,打着“需要”的名义搞腐败。比如,坐进口轿车,住星级宾馆,建摩天办公大楼,是“门面”需要;公款吃喝,打牌赌博,桑拿按摩,是“交际”需要;装修豪华办公室,购置高档办公用品,配漂亮女秘书,是“办公”需要;召开会议时发床罩被套,地方名酒,购物证券,是“纪念”需要……
种种“需要”,看起来冠冕堂皇,听起来理直气壮,似乎是名正言顺,但果真如此吗?否。以“需要”为名与确实需要当然不会是一回事。你说需要就需要了吗?这评委或裁判,得由人民大众来当,而不是由你自己信口开河地说了算。当年的焦裕禄说:“坐在破椅子上照样干革命”。今天的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省长宋秀岩说:“宁可机关房子破,也让百姓得实惠。”多么难能可贵的“破”字!时代变迁了,传统永不丢。这才是真正共产党人的心声!其实,就是其他国家的一些执政党,也是很重视俭朴执政的。阿根廷副总统办公室多年闲置失修,破烂不堪,无法使用。而处于经济危机中的阿政府,其预算里也没有这项维修开支。阿根廷副总统肖利入住总统府后只好自掏腰包修缮办公室。秘鲁总统鉴于总统专机开销较大,决定卖掉“空军一号”专机,用拍卖经费筹建儿童医院。美国国务院高级顾问接待外国记者团,不能给大家提供水喝,原因是“没有这笔预算”。日本众议院会议室旁边有一个烧热水的锅炉,锅炉房的俭朴程度与很多中国大学里的锅炉房没什么区别。热水器旁放了很多杯子,连茶叶都没有。议员们喝完清水后还得自己动手洗杯子,而且必须洗干净,别人还得接KKnJAYm9BG4egvOkC4WTQeZPuAyl1Joqnomb9ZfHEKE=着喝。
而某些官员打着“需要”的旗号,干出种种不正当不合法不光彩的事情。表面上看起来是高明之举,既遮掩了耳目,又平衡了内心,但实际上与掩耳盗铃无异。如今的老百姓不是那么好“忽悠”的。假的就是假的,假的终不能长久。君不见,2006年11月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司原司长郝和平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就是打着“交际”需要的幌子经常坐飞机到各地去打高尔夫球等,最后栽了跟头。他仅接受的高尔夫俱乐部会籍卡、会员卡就有3个,折合人民币50万元。君不闻,在群众中有“三光书记”之称的福建省周宁县原县委书记林龙飞“官位卖光、财政的钱花光、看中的女人搞光”,他把财政的钱花光的理由也是“工作需要”。但正是这种“需要”断送了他的政治生命。从中可见,伪“需要”的危害性切不可小视。它大量地侵犯国家资财和提高了行政成本,严重地影响和败坏了党和人民政府的形象,影响了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也毒害了一批为数不少的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这些,也势必会削弱我们民族在当今世界的竞争力。
所以,对时下以“需要”为名的腐败现象务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寻求惩治的对策和办法,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制度。比如,取消国内会议纪念品;对办公楼建设要有严格的限制,不能像小孩搭积木那样随心所欲,一定要与地方经济发展速度相匹配;来人接待要分对象有限额,要本着节约的精神,反对讲排场摆阔气搞拍马;对以交际需要为名,行声色犬马之实的违法乱纪行为则要严肃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