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发展质量的哲学思考

2007-12-29

人民论坛 2007年17期

  从哲学的角度上看,快是指速度,好是指质量。而事物的质又是多方面的,有等级的。所以我们要在经济发展中不断地向更高的质量迈进,高标准的生产才是真正的好,又好又快,才是真正的快
  
  今年,被称为中国版RoHS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一场绿色环保风暴席卷了电子配件企业和众多家电厂商,一方面生产RoHS配件的众多配件企业订单大幅上升,另一方面家电厂商的利润一再减少。电子产品遇到了难题。
  过去人们常常把产品的高技术含量当做重要的指标,现在标准又在提高,例如现在的欧洲不仅把生态指标提高,而且对高科技电子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指标。所以我们的出口产品,不断地遇到新的挑战。
  从世界工业发展史来看,只注重企业生产不顾环境保护的例子也有不少,有名的英国伦敦雾都就是如此。当今的发达国家,也经历过先发展后治理的过程,所以20世纪以来,环境保护、产品本身的污染程度,甚至电子产品的辐射程度都被提到重要的高度。这是21世纪以来的新动向。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如何应对?这是应该深刻思考的大问题。聪明的人,不仅善于在自己的实践中总结经验,也要从别人的实践中吸取经验,不要再犯前人已经犯过的错误。
  实际上,人与自然的关系,涉及到几个层次,生活环境、生产环境,而在生产环境中,又包括工业生产、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畜牧业生产等等,每个领域的生产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自然环境。
  目前我们遇到的一个大问题是:生产发展与自然环境如何协调,如何做到既发展生产,又重视环境保护,达到生态平衡?
  我们注意到,一些小企业实际上只考虑企业本身的利益,甚至可能存在着侥幸心理,好像觉得,我这个企业很小,这条河很大,这条江很长,我排点污水没有关系。于是你觉得没有关系,我觉得没有关系,结果汇聚起来就形成了严重的后果。因为事物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部分是要影响全局的。所以,这里有一个思维方式问题。
  企业要发展,地方要发展经济,这种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进一步看,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什么?不能只是简单地追求GDP。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要使人民生活在一个清洁的环境中。即使从经济的角度看,如果陷入边污染、边治理的循环中,那也是得不偿失的。所以,我们要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就是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如果,我们从哲学思维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就是如何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因为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上看,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要从联系中把握事物的关系就要有一个动态平衡的意识,做一件事,要考虑它与其他事物的联系,要考虑后果,要争取达到最好的效果。经济要又好又快地发展,快和好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简单地追求GDP,只顾快,不顾好,最后又要为污染付出代价,实际上也影响了快。从哲学的角度上看,快是指速度,好是指质量。而事物的质又是多方面的,有等级的。所以我们要在经济发展中不断地向更高的质量迈进,高标准的生产才是真正的好,又好又快,才是真正的快。
  我希望地方干部能学点哲学,提高思维水平,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学会辩证的思考,凡事要想到大局,要想到长远利益,同时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对企业进行教育。如果大家都能这样想问题,看问题,就能避免少走弯路。其实,这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地方都这样想问题,就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就可以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性发展。(作者系南开大学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