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上的纸条
2007-12-29胡炎
上海故事 2007年10期
我们这儿是一个高档住宅区,环境相当优雅,住在这里的人算是这个城市里的中上阶层。大家看上去都很有涵养,只是彼此都不怎么往来,偶尔在小区花园散步遇上,也只是淡淡地点一下头。所以,张家长李家短、没事串个门唠唠嗑在我们这儿几乎是不存在的,那应该是大杂院里的情形。
这天,闲置了个把月的806房忽然搬进来一个戴眼镜的老头,斯斯文文的,脸上挂着一抹善意的微笑。此前住在这里的是一个外商,新加坡人,也是个老头,没带家眷,据说迁居外地了。大家也没问这新来的老头是买了房还是临时租住,日子照样像以前一样平静。
老头倒跟小区的人不一样,是个“见面熟”,碰见谁都要乐呵呵地先打招呼,大家照例是回他一个点头。更有意思的是,老头没事时还拿着清洁工具,义务打扫小区的卫生,这倒让物业管理的人省了不少力气。
老头看样子很爱说话,有次碰见我在花园散步,他就主动和我搭讪。我敷衍了他几句,结果他的话匣子倒收不住了,还问我家里的情况。我忙推说有事,便匆匆离开了。
这天傍晚,我回到家,突然发现门上贴着一个小纸条。这种乱涂乱贴的现象在我们小区从来没有出现过。我疑惑地把纸条揭下来,只见上面写着:“亲爱的邻居:今天上午电视滚动字幕突然通知停水,请大家及时储水,如果没有存储,请找我取水。”下面的落款是:806。
嗬,原来如此啊,老头可真够热心的。我进屋检查了一下水龙头,果然滴水皆无。小区里的人白天都忙着各自的事,估计储水的人不会多,要都找这老头来取水,那还不是杯水车薪。想到这儿,我忙近水楼台先得月,谁让我和老头住对门呢。
我按响了806的门铃,老头果然在家,看到我习惯性地笑着,说:“没水了吧,我一直等着大家呢。”
我走进屋,眼前的景象让我大吃了一惊,老头的厨房、卧室和客厅里居然摆满了水桶,里面都盛着满满的清水!愣了一会儿,我说:“怎么……怎么这么多水桶?”
老头说:“上午我在电视上看到停水的消息后,就去买了几十个水桶。这么大个小区,没水可怎么办呢?”
我禁不住感动了,叫了声“大伯”,半晌说:“您……您可真是个好心人!”老头笑着摇摇头:“一个小区里的邻居,帮个小忙算什么呢。”
这时,小区的人陆陆续续敲响了806的门,大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凑得这么齐,话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说得这么多。后来,老头干脆让门大开着,出入方便。一桶桶水被提走了,人也逐渐散去了,老头的房间里重又宽敞起来。
我破例和老头拉起家常来,虽是些鸡毛蒜皮的话题,却也聊得很开心。看得出,老头也特别高兴。
第二天,在小区花园里,来这儿散步的人明显话多了,大家都在议论老头。由于不知道老头的名号,大家干脆就叫他806。除了赞许,也有疑惑,这806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这么做又为了什么?
以后,老头再出来打扫卫生,大伙都愿意和他聊聊天。老头说他家在外地,一个人被聘请到这个城市,是临时租住在这个小区的。一个人寂寞,就想和大家说说话,找到一种家的感觉。大伙这才明白了,对老头也就更加热情。也因为有了这个热心的老头,小区的人们无形中亲近了很多。
这天,我一到家,就又发现门上贴了一个纸条,上面写着:“亲爱的邻居们,近来狂犬病有上升势头,请养宠物的邻居注意,一定要做好宠物免疫,杜绝宠物伤人。切切!”只是,这次下面没有落款。不用说,肯定是可爱的806所为。
放在以前,这样的劝告没人会听,甚至会说他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可806这么一说,大伙还真主动照办。一个平平常常的老头,竟有这么大的力量!
这天一早,我看到老头在花园里打太极拳,就朝他走过去,不一会儿,出门的邻居们也纷纷走了过来,热情地和老头打招呼。我说:“大伯,你这个给狗免疫的条子,写得太好了!”
不料老头却摇摇头,说:“这次你错了,这条子不是我写的。”
“不会吧?”我大为不解,“不是你还会是谁呢?我看惟独你的门上没贴条子呀。”
老头欣慰地笑着:“那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不养宠物呀。”说着,他环顾了一眼大家,“这个没有落款的条子,正是我所期待的呀。”
大伙没明白老头的话。老头接着话锋一转,说:“亲爱的邻居们,今天是我最高兴的日子,也是和大家告别的日子。”
大伙吃了一惊:“怎么,你要走?”
老头点点头,说:“我的事情已经完成了。”大伙一时都有些伤感,真不舍得让老头走。这一刻大伙才发现,短短两个月时间,大伙和老头竟有了深深的感情。老头依旧和蔼地笑着:“这段时间,我真的找到了回家的感觉。不过,我走了,还会有一个人来。”老头抬腕看了看表,“他就该到了。”
大伙正寻思什么人会入住806,这时,一辆轿车开了过来,在花园旁停下了。从车里下来了一个老人,大伙惊奇地发现,这位老人竟是前段时间搬走的那个新加坡老板!他笑盈盈地走到大家身边,和大伙寒暄着,接着和老头紧紧地握了握手。我好奇地问:“怎么,你们认识?”
“是啊,这位老先生是我企业的高级顾问,也是一位社会学者。我远离家乡在此创业,特别渴望一个温暖的有人情味的生活环境。可是,咱们小区那种淡淡的隔膜却让我倍感孤单。于是,我的这位高级顾问就来到了小区,用他的行动来感染大家,用他的话说,就是要打造新时代的人文社区。”
大伙恍然大悟,向老头投去了赞许的目光。我动情地说:“放心,以后我们都是你的亲人。”
突然,人群里有人说:“从今往后,我们每个人都是806!”
顿时,大家异口同声:“咱们都是806!”
(责编/邓亦敏插图/陈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