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战智慧

2007-12-29

中国新时代 2007年2期

  
  文|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马云
  对于特劳特先生的定位观点我早有耳闻,这让我想起阿里巴巴的战略定位。
  有很长一段时间,阿里巴巴的模式一直都不被人看好。这是又惊又喜的一件事,有时候,不被人看好是一种福气。正因为没有被看好,大家没有全部杀进来,否则的话,机会肯定不属于我马云。如果看过《商战》一书,大家就会知道,侧翼战就是要在无争地带进行。当时我想,在中国的B2B应该以中小企业为主,我们反复考虑,到底是B2C还是B2B,我说只要让客户赚钱了,他们能把东西卖出去就行。就像邓小平说的,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我经常参加很多论坛,有中国的也有国外的,老有人问我,阿里巴巴为什么不考虑在全球发展。我说,阿里巴巴从诞生第一天开始就是全球化的公司。第一天起我们就讲,阿里巴巴不是全球化的公司就没有办法发展。开会的时候我们说,我们是东方的智慧,西方的运作,必须面对全球的市场。阿里巴巴的战略从第一天起,就是要帮助中国企业出口,帮助中国企业实现全球化,我们的起点就是要通晓全球的商业法则。阿里巴巴的全球客户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阿里巴巴是中国人创办,但它不是中国公司,而是阿里巴巴的公司,是有很多国家的人参与建设,按国际企业规则做事的公司。
  现在说商战,好多时候是说全球化竞争,有人说全球化就是把每个公司都变成世界级的企业。我并不认为,本土企业都可以把自己视为世界级企业,把中国市场升级为全球化的市场。中国本来就有世界级的市场,你说你要跑出去,当地市场都没有赢,你怎么可能跟别人竞争。中国的企业绝大部分的年龄不超过20岁,互联网企业更年轻,20年的企业本身就有很多的问题要面对,包括企业内部管理、发展等等问题,全球化只是解决这些问题后更大的一个槛儿。当然,这个槛儿也必须越过去企业才能真正走向成功。
  我认为,中国企业未来发展的全球化可能是“蚂蚁雄兵”式的,以侧翼战和游击战为主。中国下一步冲击世界和进行全球化,要以懂得全球商战原则的中小型企业带队,在全世界各地悄悄“进村”,打击目标,迅速占领全球市场。对此我非常有信心。
  我同意一种观点——互联网是真正的全球化经济,它超越国家和政治的界限,制约传统行业的种种限制条件也几乎消失——至少退居到了次要地位,大家都站在比较一致的起跑线上。互联网没有历史,电子商务也没有历史,我们这一代人最有运气的是可以创造历史,改变历史,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将会影响50年、80年以后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判断10年以后,全世界10大互联网公司中一定有3家是中国的,而世界3强之中有一家一定来自中国。10年以后,世界500强的企业中一定有一家来自于中国的民营企业,这个企业有可能是网络公司,也有可能是电子商务公司。
  要创造历史,我想有很多创业者需要看这本书,借助全球顶级的商战智慧。我觉得创业者很重要的一点是,你的胸怀和眼光、你的心在哪里,你的眼光在哪里最为重要。一个企业在定位过程中要明白自己的产品能不能走那么远,是不是可以走那么远。
  前段时间我拜访了李嘉诚,他讲了一个事。有人问他,“凭什么你什么都投,做这个做那个,基本都成功?为什么中国绝大多数人都不成功,你能成功?”他说,手头上一定要有一样产品是天塌下来都是挣钱的。这是李嘉诚给的建议,不一定要做大,如果做好了,一杯咖啡可以卖两三百年,星巴克在全世界有15000家店,关键要有独特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