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强:开始享受中国春节
2007-12-29陈益锋
中国新时代 2007年2期

英国人商强说,今年的春节计划,还是打算在北京呆着,和家人去逛庙会
在中外运-敦豪(DHL)中国总部那栋不起眼的四层小矮楼里,立着两尊兵马俑的雕像,这也是商强三年前对北京公司的第一印象。
很多欧洲人会使用兵马俑描述古代中国的印象,在中外运-敦豪董事副总经理商强看来,现代的中国,一般让人联想起上海,但他觉得,“兵马俑仍然是中国最好的象征。而DHL作为跨国公司,兵马俑也是DHL中国最好的象征。”
实际上,在这两尊兵马俑雕像手里怀抱着DHL鲜艳的金黄色的货运卡车,或许也是对这家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物流公司业务发展的一个诠释。因为到目前为止,中外运-敦豪的网点建设已经覆盖了中国318个城市,夺得了中国快递业务40%的市场份额。
英国人商强负责DHL在中国投资以及作业流程等重要业务,过去三年,恰恰是DHL发展最为快速的时期,尤其是在2005年12月中国物流业全面对外开放,允许外资在华设立独资物流企业之后,DHL毫不犹豫地推出了“中国第一”的全球策略——全球资源向中国倾斜,承诺未来几年内在中国投资3亿美元。
因此,在过去三年的中国春节里,商强总是保持着自己的工作状态,即使春节期间不来公司,也会在家里工作,“因为要确保整个网络的作业通畅,当然有时也会来公司上班。”商强说,此刻,他显得一脸疲倦,因为在采访之前,刚刚结束一个高管会议。
但疲惫并不影响商强对于中国春节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致,他对《中国新时代》讲述了自己如何在中国过春节的故事。有意思的是,他说自己在和家人、朋友喝酒的时候,还可以通过通讯设备随时关注网络的作业。“因为过去的一年挑战比较多,甚至过节的时候都会想着工作。”商强说,今年是猪年,希望DHL的生意会有好运。
享受中国春节
2003年,商强被派遣到中国,此前他已经在DHL伊朗、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国家工作了6年。对于商强来说,刚到中国的感觉似乎就像面对着古老的兵马俑,需要时间了解,因此中国春节更像是一个陌生的节日,“在理解上比较难。”商强说。
随着出差的增多以及和中国员工、朋友的沟通,真正意义上在中国过春节是在第二年,那时才“开始享受这个节日。”商强说,尤其在和一线员工一起喝酒、吃饭时,才让他真正明白这个节日对于中国人的意义;
在商强的英国家乡,最重要的还是圣诞节,“但是在中国,他感觉和西方不一样的是,春节是几代人聚在一起的节日,“这对于我来说,触动很深。”商强表示,尤其是中国人对于家庭以及传统的尊重,让他颇为感动。
商强一家在中国过春节,似乎已经入乡随俗,融入了北京的氛围。他们通常是一家人逛庙会,吃小吃,晚上回到家里再一起吃饭。
此外,商强还知道很多关于春节的习俗,比如“破五”要吃饺子,比如长辈要给小孩红包,这些都是商强通过自己的中国朋友、员工得知的,“也经历过。因为平时大家一起出去娱乐,就慢慢了解了中国人的文化传统、过节习惯。”他笑着说,尤其是在过节时喝酒,而且有时还会喝醉。
当然,除了体验中国过节的一些风俗,商强还有自己的休闲方式。就像在欧洲,很多人喜欢去海滩度假一样,而商强最喜欢的是在中国和家人一起自驾游。
去年,商强一家人从北京乘飞机到上海,然后自驾车走了嘉兴、杭州、宁波、苏州等江南城市,商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深入了解当地人是怎么生活的。
商强尤其喜欢去西安,他说已经去了11次。他的这种融入当地文化的方式,似乎也影响到了他的两个孩子。他记得有一次和家人在西安的餐馆吃饭,没想到有很多当地人过来要求拍照,弄得自己的孩子挺不习惯,不过最后却和当地人处的很好。
商强在中国的下一个计划是到青海、西藏、新疆等西北地区。不过,今年的春节,商强打算还是在北京呆着,和家人一起逛庙会。
“你们需要什么?”
每换一个工作的城市,商强都要自己开车上下班,他说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迷路,但如果不这样的话,就没办法真正融入这个城市,没有办法尽快了解当地人的真实想法。
在中国三年的时间里,商强马不停蹄地走遍了中国45个城市,他边走边看边听,“你们现在需要什么、将来需要什么?”这是他常对客户提出的问题。
这种主动沟通的方式,其实是商强在中东国家6年的职业生涯所形成的。“我觉得中东人比较善于主动沟通,而西方人不是特别愿意主动去和别人交流,因此我还是比较感谢中东的那一段经历,那边的人特别友好。”商强说。
当商强第一次到中国的时候,就在杭州参加了一次大概50桌、几百人左右的公司高层会议,当他进到会场的时候,发现周围的很多同事都不认识,“其实这种情境在中东也遇到过,因此我很快和周围的人建立了良好关系,很通畅地融入了周围的环境。”
商强到中国以后,也很快适应了中国人比较讲究“关系”的做事方式,商强说自己刚来中国没有多久就要和海关的官员打交道,“因此心理上是有所准备的。”
过去,从欧洲到中东的10年中,商强说自己真正意义上走了11个国家,由于负责当地的整个作业,“因此要研究作业流程,尤其是要接触很多当地的年轻人,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历史和家庭观念,以及他们的价值观,他们最看重的是什么,最关心的是什么。”商强说。
参加当地的各种活动是商强了解当地文化的一种捷径,比如逛北京的庙会,还有就是和当地员工沟通,“而吃饭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能真正打开心胸去沟通。”
中东地区的工作经验对于商强来说不仅很特别,而且让他受益匪浅。“去过伊朗、伊拉克等国家,由于战争、政治等不稳定因素,在很有挑战的环境里工作,这对于我的成长很有意义,可以真正了解人家处理问题的方式。”商强表示这也是他职业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商强告诉记者,目前DHL的业务规模几乎是4年前的4倍。
“现在我们有7000多人在中国,也许在4年后,公司规模将更大。”商强表示,对于高层管理团队来讲,在中国找到更多的人才,这是很重要的任务,“或许,那个时候,我也可以去丽江休假了。”说到这里,商强开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