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运输与保险》实践教学的思考
2007-12-29朱瑾徐金莉
中国集体经济 2007年8期
摘要:《外贸运输与保险》是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实用性的课程。要让学生们灵活掌握各个比较琐碎的知识点,又能锻炼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适应未来用人单位的需求。就要求教师在各个环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多种教学法,理论联系实际,广泛开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文章对以上内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外贸运输与保险》;实践教学;本科
外贸运输与保险是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实用性的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属于国际贸易实务类的分支课程。课程以具有代表性的国际海陆空货物运输与保险为重点,阐明有关国际货运与保险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办理货运与保险的基本技能。作为《外贸运输与保险》课程的主讲教师,笔者就本课程教学实践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外贸运输与保险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材种类少、内容滞后
本课程的适用的教材较少,最近几年来国内比较有影响的教材是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王邵燏主编的《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这本教材面向的是高职层面的学生,内容较浅,且部分内容已经过时。2005、2006年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社也陆续推出了几本外贸运输与保险类的专业书籍,但是其中面向自考、高职学生的教材比较多,在加上其出版时间较短教学效果还没有得到很好的验证。此外也找不到一本适合双语教学的教材。
(二)教学实验室建设落后
现在我国大多数高校都不能及时的配备与外贸课程相关的教学实验室,虽然现在很多企业已经开发出各种外贸管理软件,但是由于经费、师资水平、教学计划制定等相关的原因,外贸运输与保险这门操作性极强的课程也很难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验室进行练习。
(三)双语教学力度不够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从事外贸工作中能够灵活的运用运输与保险知识与外商进行良好的商业合作,因此加强学生的专业方面的英语水平双语教学是重要的手段。但是由于课程中很多内容需要结合中国实际,因此我们很难从国外找到合适我们双语教学的英文教材,国内也没有出版相关的教材,加之很多教师的英语水平有限,也导致本课程还不能很顺利的开展双语教学。
(四)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实习困难
由于现在高校招生规模较大,学生人数较多,而外贸运输和保险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有限,加之企业经营的盈利性和竞争性,有针对性的安排学生实习成为一大难题,而学生们如果不能在相应的企业进行实践,就很难深刻的理解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会打折扣。
二、完善外贸运输与保险课程的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结合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笔者就外贸运输与保险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部分问题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增加教材品种、完善教材内容
针对本课程教材数量少、内容滞后的主要矛盾,应当积极组织有关专家编写高质量的与时俱进的教材,同时应当针对国际贸易的实际进展进行及时的修订,以便教师能够连续的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不至于经常更换教材。双语教学教材方面,为了使外贸运输与保险课程的教材能适应中国国情,可以组织部分中国专家和外国专家一同撰写外贸运输与保险的双语教材,或者由英语实力强的教师撰写双语教材。此外还要有计划、有组织地编写实践训练系列教材和习题。
(二)本课程适用的教学法
1、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例如运用电子课件进行教学,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老师不用再写板书,学生们也不必大量记笔记,遇到重要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反复强调、比较、互动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当堂理解和记忆;电子课件还可以将比较复杂的案例投影到幕布上,便于学生分析案例。此外,教师还可以从一些物流、保险网站上下载一些宣传性的、知识性的短片,播放给学生看,使教学更加的生动有趣。实物投影仪的应用可以将很多单证及一些讲解过程中需要的图例和学生作业直接通过投影展示给学生,便于讲解。一些屏幕录像软件可以将教师在屏幕上操作网页、软件的过程录像下来,这些录像可以帮助学生课后操作和复习。
2、案例教学。外贸运输与保险课程讲授运输与保险涉及到的对外贸易的多个实践环节,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堂教学这个环节中,最好的与实践结合的方法就是通过案例教学的方法。例如讲解保险的近因原则的时候,可以首先援引近因原则的经典案例“运载咖啡船舶触礁后又被掠夺”的案例讲解保险近因的判定方法,然后再举其他的例子让学生尝试自己判断负责的案例中哪个是近因。在选择本课程的案例时,最好能找到英美法系制定相关法规或惯例时的援引的判例来做例子,因为这些例子往往最为经典:如果没有类似的案例,那么一定要搜集一些叙述清晰、简短没有疑义的案例来做例子。但是,在课程最后串讲时候,最好找一些综合性的、复杂的,甚至是在法律界有争议的案例来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和辨别各个知识点的能力,也可以针对一些有疑义的案例让他们进行辩论,以增强其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3、比较教学。在讲解理论的过程中,比较的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几个相近的知识点的比较,能够让学生清楚的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教材在讲解这些知识点的时候,往往是分门别类的论述,但是作为教师在讲授相关知识的时候,在分别讲述清楚知识点之后,还要经常把相关的内容拿来进行比较。例如在讲解程租船和期租船合同的时候。如果仅仅按照课本上分别讲述各自合同的主要条款,很难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如果能将两种类型的租船合同比较着来看,那么他们就能发现很多重大的区别,然后再引导他们分析这些区别存在的原因,学生们就能更深刻的理解为什么会制定这些合同条款,从而变被动的记忆型学习为主动的发现、思考型学习。再如在讲授保险知识时比较我国的三种主险和伦敦保险条款的三种主险之间的差别使学生明确了各自的承保的范围,也能更深刻的理解各种风险是否属于承保风险、属于哪种保险承保风险。
4、互动教学。互动教学主要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经常通过边讲边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讲”是老师在讲新是知识点,“问”是指老师提问学生已经学过的相关的知识点或者是一些常识性的问题来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这样既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又使学生印象深刻,了解知识之间的练习。例如在讲各种运输方式的成本、速度、运输量的时候,老师讲解完各种方式的成本之后。让同学们按照成本、速度、运输量由大到小各自排一个顺序后提问,然后在把这三个顺序放在一起比较,就能得出海运是成本最低、速度最慢、运量最大的运输方式。而航空运输相反是成本最高、速度最快、运量也最小的方式了,这些结论课本上并没有直接说明,学生们必须思考一下才能得出结论,通过这个互动的过程,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们的印象也非常深刻。
5、情景模拟。外贸运输知识中的一个重要知识模块是海运进出口的程序。这个程序涉及多方当事人的多个环节,如果仅凭教师个人讲解,很难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如果采取让学生分组分角色模拟进、出口的情景的话,每个学生都会融入其中,更深刻的理解每个当事人的作用和地位,明确进出口各个环节的时间先后关系,再加上不同学生的特色演绎,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受到学生的极大欢迎。当然这也要求教师能够敏锐的发现错误,能够及时发现,并在表演过后指出这些问题。
6、团队作业。除了情景模拟需要团队作业外,教师还经常设计一些课内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团队完成,例如以小组为单位填制各种运输单据,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填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互相讨论、互相检查发现很多的问题,并能自己纠正很多问题。这种方式特别适合现今学生人数较多的现状,事半功倍;还可以布置一些课后思考题,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现集思广益。
7、开展网络辅导、答疑。建立教学辅导网站,针对课程中的习题或基础知识点,在网站上进行定期的习题分析与解答,并在网上收集学生针对课堂教学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予以逐一分析,统一解答。这种方法可以锻炼学生们的网络技能,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缓解传统方式下教师批改作业、习题答疑的压力,增强师生间的交流。
(三)尽快完善实验室建设
1、充分利用外贸软件,让学生尽快熟悉外贸各个环节以及相关单据。现在各种外贸软件的开发日益成熟,外贸企业也越来越多的利用外贸软件来进行办公,为了使学生们能够更熟练的掌握知识、熟悉电脑制单、报关等环节、更快的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学校应当尽快完善国际贸易实验室,让学生们掌握外贸办公自动化。
2、定期邀请外贸相关人员给学生做报告。要破除职称等限制,只要是在外贸领域有相当经验的人员都可以被聘来为学生做报告。这些外贸从业人员具备相当的实践经验,他们的报告会给学生们传达很多非常实用的观点,也可以回答学生们提出的很多实际的问题,弥补我们教学中实践的不足,随时补充最新的外贸动态。
(三)适度开展双语教学
针对没有合适的双语教学课本的现状以及学生们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应当逐渐开展适度的双语教学。在现阶段任课教师可以选用中文课本,将专业词汇在讲解知识点时补充其中,此外还有各种外贸单据、保险合同、租船合同等如有英文版本,也要中英文结合的讲解,让学生们能够学会填写英文版本的各种单证。今后如有合适的双语教材,也可以选用,以提高教学效率。
(四)多种方式加强实习
虽然现在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实习比较困难。但是高校仍然应当尽量创造条件为学生们提供实习机会。定期组织学生们到物流企业、外贸码头、机场等场所参观实习。可以增强学生们对专业的形象认识,激发其学习兴趣。高校与企业的联系越密切,学生们的实习机会越多,因此高校应当创造机会与企业合作。此外学生们也应当转变观念。选择实习企业时不一定蜂拥至外贸企业,到其他类型的企业实习也能得到不少商业经验,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流实习的学生。
(五)恰当的考题检验教学效果
由于本课程知识点比较细碎,又综合了很多实践的知识,因此只有设计合理的试题结构才能真正考核出学生们掌握知识的程度。本课程适合的题型有填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简答、计算、案例分析、论述等题型。多种题型。从多个角度考核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能比较客观的反应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试题的难度上,一般难度的题(出自课本原文)大约占百分之七十左右,较难的(融汇各个知识点的题目)约占百分之二十,拔高题占百分之十左右(考核学生综合利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题目)比较合适。此外,在阅卷完成后,老师最好还能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对学生们的试卷进行点评,对错误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讲解,使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掌握本课程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