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党建网站建设的文化效用

2007-12-29李永洲

中国集体经济 2007年8期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青年党员的上网普遍性的提升,采用新颖、生动、快捷、高效的信息传播手段,在网络上开创“党建网站”,是在新时代更有效推进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必然趋势。推动党建网站的发展,必须保证党在因特网上的思想宣传和舆论阵地不致丧失,这就要求党注意网上意识形态的斗争和网上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党建网站”的文化效用。
  关键词:党建网站;文化;意识形态
  
  舆论导向是加强党的领导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现代社会各种媒体特别是信息网络化迅速发展,舆论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要实现“不断增强网上宣传的影响力和战斗力,使之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成为我们对外宣传的新渠道”的目标,必须加快在党建网站上塑造一种主流文化意识形态,努力使其达到具备“理论文化”、“世界文化”、“党性文化”、“战略文化”等基本要求,使正面文化始终占据党在因特网上思想宣传和舆论导向的主导地位。
  
  一、加强理论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党建网站内容,不同于普通综合性网站或其它商业性网站,其指导思想的鲜明性是首要要求。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和教育全国人民,这是保证全党紧密团结和带领人民共同奋斗的根本思想基础,也是保证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根本基础。”党建网站作为党在网上的宣传阵地和舆论导向,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宣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达到上述目标,必须在网络党建上设置有关马列主义文本、毛泽东思想研究、邓小平理论专辑、江泽民重要讲话等栏目,完整宣传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宣传党的三个代表思想,宣传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在党建网站上始终高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能在实践中实现不断创新和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紧密结合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发扬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网站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一定要从我国的国情实际出发。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新经验和新思想,及时回答实践提出来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坚持了党建网站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性和发展性,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占领网络系统阵地的思路,从而在“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和思想政治斗争阵地”上积极主动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错误思想展开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
  
  二、拓展世界文化:突出党建网站内容的针对性和前瞻性
  
  网络本身就是世界窗口,网络信息和文化是世界共同的文化产品与资源。新时期党建网站就是要借助网络系统这一窗口,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拓宽广大党员干部的视野。立足于世界风云变幻之巅。为达到上述目标,党建网站有必要从当今国际政治舞台上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激烈斗争,从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的历史长河的审视中,加强对党员干部的针对性和前瞻性教育。
  党建网站应该直面新时期党建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增强其吸引力。为此。要针对党员干部对新时期党建工作的种种困惑和疑点,面向网络时代宣传主体和客体的分散性、随意性、开放性所带来的思想多变性、复杂性以及由此造成的思想政治工作日渐趋弱的新现实,通过科学理论的说服、典型事例的感召、客观事实的雄辩,及时进行教育引导。要借助于网络技术优势,建立起灵敏快捷的信息接收、反馈系统,及时检索、收集、处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分析原因,查找根源,制定对策,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路线等方面的教育。要以积极主动和进攻的姿态,改变目前党网络宣传的“守势”状况,对于一些网站宣扬的资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网上垃圾”等内容针锋相对地运用网络技术加以抵制和斗争。
  党建网站必须突出前瞻性教育。要精心设计有关栏目和内容,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全面了解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科技、学术思潮以及当代世界军事和我国国防的知识。引导大家认真研究总结马克思主义发展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研究总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我党建设的规律和经验,展望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和党的建设发展,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三、强化党性文化:展示党建网站活动的生动性和实效性
  
  加强党性文化教育,是党建网站的主题。通过党建网站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坚定理想信念。锻炼意志品质,提高精神境界,保持高尚道德情操,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操,实现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把党建设得更为坚强目标。具体做法有:
  第一,通过党建网站展示生动丰富的党组织活动图片、直播真实感人的党的先进人物报告录像、下载优秀的党的教育影视片,使党性修养教育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提高党性修养教育的成效。
  第二,利用党建网站交互式特点与优势,将教育方式由一般号召型向真理感召型、由单纯灌输式向艺术渗透式转变,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图文并茂、声像优美的网络画面前直面党组织,自觉接受党的知识熏陶。
  第三,利用网络技术在网上创建网站、网页,将党校学习、党的组织生活会、研讨会等搬到网上,党员干部可以通过网络开展学习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履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这些方式的创新必将大大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参与党内学习活动、党内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探索在信息时代下进行党的学习活动、组织活动新形式做出贡献。
  
  四、提高战略文化:展示党建网站的整体性、时代性、开放性
  
  建设党建网站是实现新世纪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一项战略措施。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塑造党建网站上强大的主流意识形态,要求我们必须从整体性、开放性、时代性的战略思维角度出发来构建党建网站。具体做法如下:
  
  (一)发挥优势、协调一致,形成党建网站上宣传的整体合力
  近年来,我国紧跟世界网络技术发展潮流,一些党政部门和基层党组织纷纷上网,建设了众多党建网站,例如“秦淮党建”、“鼓楼党建”、“北京党建”等。无疑这些党建网站在探索和推动党的信息化进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暴露了许多不足——如盲目建设、重复建设;众多党建网站各自为营、各自为战、势单力薄:以及内容单薄、形式呆板,栏目设置未能充分体现因特网所带来的即时性、交互性、全球性特点等缺陷。要保证党建网站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就必须改变单一建网、规模小、效益差的情况。在统一规划、协调一致、互取长短思想指导下,在有效利用网络化所带来的有利条件并保证充分发挥各地党建网站的优点和特色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办好国家级和省、市、自治区党建网站,在这些龙头网站的指引下,运用链接技术培育和发展基层党组织网站,最终形成像搜狐、新浪那样的有一定规模、实力雄厚、影响大的党建网站系统,以其强大的整体合力为保障,保证党建网站成为网上权威的宣传中心。
  
  (二)党建网站必须反映时代性任务和时代要求
  要紧密结合信息网络化的迅速发展给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带来的正反两方面影响;要紧密结合信息时代下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发展变化的新实际;要紧密围绕网络化对干部群众在思想认识和工作、生活中产生的新问题,特别是要紧密结合网络化给新时期党的建设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学习、探索、研究网络技术、网络经济、网络文化乃至网络伦理、网络法制等新事物。学会利用网络技术的全球性、交互性、即时性的传播特点,突出宣传江泽民同志所提倡的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特别需要在全党和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回答党员干部在新时代下迫切希望弄清弄懂的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高党员干部抵御网上不良信息的自觉能力。
  
  (三)党建网站还应具备时代的开放性品质和风格
  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政治坚定性基础上,以宽阔的胸襟、广泛吸收与借鉴世界各国在网站建设上的成功经验,有选择地在网上介绍各国在政党建设上的得失以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思想、新成果,拓宽党员干部的政治视野。通过党建网站上开展新时期党的性质、党的理想信念、党员权利、义务和标准的讨论交流,统一全党认识。还可以在网页上开辟党委信箱、党校信箱、支部信箱或党员信箱、网上论坛,直接听取来自基层党员和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对拟发展入党的人选可以通过网站在一定范围内给予公布。接受地方或单位和群众的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