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批评更具“魅力”
2007-12-29叶祥元
中国教师 2007年4期
俗话说“用人取其长,教人责其短”,面对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正在形成的中小学生,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不能摒弃批评的。但是,批评是一柄双刃剑,既能建立又能摧毁:摧毁的是不良行为与习惯,建立的是自律与自强;但是,使用不当又容易陷入另一个极端——一味指责、批评缺乏爱与艺术,将使受教育者自信受损,更有甚者能够催毁自信与自尊,造成学生性格缺陷,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如何才能使批评更具“魅力”呢?
一、使学生乐于接受批评的前提是尊重与信任
亚斯贝尔斯说:“教育本身就是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批评则是艺术中的艺术。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在《天赋成功》里引用了一个9岁孩子的诗,充分展示了学生心中对爱的渴望:
若你轻柔而又文雅地抚摸我
若你望着我并对我微笑
若你开口前先倾听我的话语
我便可以长大,真正地长大。
不论出于怎样的目的,使学生乐于接受批评的前提应该是尊重与信任,理解与期待,是一种暂失温情的爱与感召,而不应仅仅是一种厌倦与放弃。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批评旨在让学生明白行动与规范之间的落差,明白违规带来的损失,并且知道为此将付出怎样的代价。所以,批评需要的是换位思考,是提醒与暗示,是一种更需要艺术与理智的关爱。
美国司法制度中的“米兰达警告”对于我们的批评指责也颇有启示。“米兰达警告”起源于1966年美国最高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一个18岁的姑娘被人绑架,她指认是米兰达所为。警方审讯了米兰达,并以他的供词作为开庭时的证词。米兰达被判有罪后上诉到最高法院,理由是警方没有告知他有保持沉默的权利,而他的供词是迫于压力编造的。他说如果事先告诉他有保持沉默权,他是不会供认的。美国最高法院最终裁决米兰达的供词在庭审中“不作数”。由于这一判例,此后警方在逮捕和审问犯罪人时,都要说米兰达警告。即便在司法活动中也需要尊重,对于育人来说,更要尊重我们的学生。
但现实的情况往往是批评导致逆反心理的泛滥,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关系紧张,形成隔阂和矛盾,更有甚者,对于心理防护能力较弱的被批评者,批评会使他们身心受戮。近年来那些因遭遇挫折而离家出走者,因不堪忍受而走上不归路者不在少数,仔细想想与批评不妥不无关系。
二、使批评富于魅力的有效途径是要善于运用暗示
作为未成年人的中小学生,其言行与成人有着本质的不同,许多行为往往缺乏理智的控制,并且尚未形成完整的规范与自律意识。当他们的某一行为已成事实的时候,如果给予恰当有效的暗示,留有一定的反悔余地,就能促使其自我发现,勇敢担当起属于自己的一份责任。最好的批评应该是给人鼓励和动力的,而不是打击和伤害人,让人失去信心的。在学校教育中,批评要做到:“不应该使学生们的注意力长久地集中在一些过失上,对此,尽可能委婉地提醒一下就够了。最重要的是要在学生身上激发出对自身力量和自身荣誉的信念。”
陶行知四块糖的育人故事人尽皆知,而他巧妙暗示帮助女孩认识错误的做法也颇值得回味。当年陶行知在育才学校任校长时,有一位女生在一次考试中,因在结果中少了一个小数点而被老师判成错题。试卷下发后,她偷偷地添上了这一点,然后就到陶行知那里要分。陶行知当然从墨迹上看出了试卷被改动的痕迹,但是他却没有当面点破,也没有立即批评,只是在试卷被改动的地方画了一个红圈,然后满足了女生增加成绩的愿望。女孩看到校长这样的举止很感动,当然她以最实际的行动回报了这满怀善意与智慧的批评,学习更加勤奋努力,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此的举措。
三、使批评有效的技巧是讲究策略
有人说,批评要“永远保持商量的口吻”,“学生犯了任何错误,在批评与处分之前务必给学生足够的申辩时间”,在学生申辩的过程中,必要的发问与推理,或许就能使学生明白错误所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实现批评的目的。
批评作为教育的手段之一,运用时有规律可循,具体来说还要遵从以下几点:批评的对象是事而不是人,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发现失误与问题,分析指出改正和解决的方法,批评的时机要适时适度。
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戴尔.卡耐基提出了改变人的九个方法,其中一条很重要的原则是这样的:改变他人的意见而不招怨恨的方法是——间接地指出他人的错处。“批评人时,要以夸奖来开始,以‘而且’来转折。”“批评人的人先谦逊地承认自己决不是毫无错处,然后再指出他人的过错,总比较入耳一些。”
同样,面对学生的过失行为与不良习惯,教师在批评之前,先肯定其可取之处并坦诚地说出自己管理中存在的错误,便能使良药不再苦口,忠言不再逆耳,便能够如一缕春风,减轻与排除学生逆反心理,改变学生的偏见而不招致怨恨。这样的方法与策略,不论面对如何冥顽不化的学生,都是有效的。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双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