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本研究管理谈

2007-12-29邱子华

中国教师 2007年4期

  在校本研究的具体实践中,我区从建立健全促进校本研究的制度与网络入手,以促进全区教育的均衡、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校本研究的基本追求,不断丰富校本研究的形式,全力加快本土骨干教师的培养,推动校本研究逐步向纵深发展。
  
  关键:创新校本研究模式
  
  创造性地构建多种充满生机和富有活力的校本研究模式,以理念引领行动,促进专业成长,以研究带动实践,推进课程改革,是校本研究持续开展的关键。
  一是注重教师团队建设,努力形成民主的、开放的、合作的共同生活方式。二是尝试多元的活动方式:课堂观察、课改论坛、项目合作、课题组合、经常化的送课下乡等。每天写一点教育反思、每周写一篇教育随笔、每月写一篇精品教学设计、每学期展示一节公开课、每年读一本教育名著的“五个一”校本研究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三是课题整合。我们以山东省“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新教材的实验研究”为主导,整合全区教育科研力量,以“学习、研究、创新、发展”为主线,围绕新课程实验过程的新情况、新问题,实施课题带动战略,采用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行动研究模式,在课改实验过程中创生了123个子课题,涵盖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方方面面。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中,“以问题为线索,以主题活动为内容,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形态”的基本模式得以逐渐清晰和构建,形成了“走进水城”、“东昌府名人”等地域文化类,“东昌湖调查”、“小吃调查”等社会实践类,“东昌府名人辈出现象研究”等研究性学习类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成了《东昌府区综合实践活动实践与探索》《东昌府区“两课”开发资源包》等一批阶段性课程开发成果。在校本课程开发上,学校立足于学生需求、紧密结合学校及社区教育资源,自主开发,各具特色,在把好“学生需求评估关,项目选择审定关,方案设计质量关”这三关的基础上,形成了涉及特色教育类、兴趣特长类、学科延伸类、社会活动类等多种学校课程。
  
  诉求: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校本研究是专业引领,而不是专家引领。为引导教师专业发展和实现专业引领力量的本地化,我们一是实施“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制度,规划职业生涯,促进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形成群体进取氛围。二是教研室职能转变和自身建设。建立定点联系片、校、基地,绩效考评等机制性制度。三是培养和锤炼领军人物。落实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在校本研究中的工作责任。四是组建专业支持团队,包括片学科中心组、区学科中心组、课改研究指导小组、项目协作组、“讲师团”、“名师工作室”等。四是加强学校、教师与高校专家的合作共建。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