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扫乌云见光明
2007-12-29顾明远
中国教师 2007年4期
高考一扫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改变了社会风气,培养了大批人才,促进了社会进步。高考功不可没。但当前出现了一些缺点和弊端,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使它有利于人才的公正公平的选拔,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
一、十年灾难
“文革”十年对教育来讲是一次空前的大灾难。学校制度被打乱,学校秩序被破坏,高校停止招生多年,1970年虽然部分院校开始招生,但采取的是推荐的方式,没有考试。全社会弥漫着“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全中国成为一片文化沙漠。直到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恢复高考,才一扫读书无用论的乌云,重新见到尊重知识的光明。
据统计,“文革”开始到恢复高考11年中高中毕业生共计4445.8万人,这部分学生都没有参加高考。1970年部分高等学校开始招生,至1976年共招生217048人。也就是说积聚了4420余万人未能上大学。如果按照1965年的招生指标不变,11年应该招生180.6万人。且不说1970年以后招的21万人是否合格,从数量来讲,11年少招160万人。这对国家的发展无论如何是一个重大损失。不仅贻误了整整一代人,而且使我国各条战线的干部断档20年,直到90年代才逐渐恢复元气。
1970年6月27日当时中共中央批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报告中规定的招生条件是: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康、具有三年以上实际经验、年龄20岁左右、有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和青年干部。办法是:“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分配原则是:“学习期满后,原则上回原单位、原地区工作,也要有一部分根据国家需要统一分配”。这一年部分高等学校试点招收了工农兵学员41870人。
当时高校招生不举行统一考试,因此文化程度无法保证,说明不重视文化知识。而且当时一系列斗争都是为了贬低知识和知识分子的价值,把知识和知识分子推到无产阶级的对立面。下面一些政治运动把知识和知识分子推入了无底的深渊:
1971年4月1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张春桥、迟群一伙抛出“两个估计”,即文化大革命前17年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广大教师和17年培养出来的学生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并作为《纪要》发到全国。这严重挫伤了学校和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1972年周恩来总理召开综合大学和外语院校座谈会,会议提出要提高教育质量,要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和基础学科研究。学校开始整顿秩序,但是1973年“四人帮”又发动“批林批孔”运动,矛盾直指周总理,学校恢复秩序也变成“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复辟”、“回潮”。
1973年7月19日《辽宁日报》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为题,刊登了辽宁兴城白塔公社下乡知识青年、生产队长张铁生的一封信。张的信写在省高等学校入学文化考查的物理化学试卷背面。信中说:为了实现他上大学的“自幼理想”,“希望各级领导在这次考试中”能对他“这个小队长加以照顾”。当时辽宁省委书记毛远新得知后,将原信作了修改,令《辽宁日报》加上按语发表。《辽宁日报》在按语中说,张铁生“物理化学这门课的考试,似乎交了‘白卷’,然而对整个大学招生的路线,交了一份颇有见解,发人深省的答卷”。8月10日《人民日报》转载了《辽宁日报》的按语和张铁生的信,并再加按语。全国再一次煽起了一股否定文化学习的歪风。更有甚者,辽宁、北京、上海等地都对高等学校的教授、副教授进行数理化考试,许多教授对这种做法进行了抵制。我校白寿彝教授就曾拂袖而去。而“四人帮”则借此荒唐事来羞辱知识分子。从此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像一层厚厚的乌云笼罩在中国的上空。其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二、严重后果
首先,高等学校招收的工农兵学员文化程度太低。1972年5月,北京市革委会科教组向国务院科教组写了一个关于高等学校试办补习班的报告。报告反映:北京市11所高等学校招收的工农兵学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20%,初中程度的占60%,相当于小学程度的占了20%。为此,北京市提出按照学员的实际文化程度和专业的不同要求,有重点地为学员补习半年左右的文化基础知识。但是这一举措在1974年也被指为“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复辟”和“回潮”。
第二,走后门成风,败坏了党风和学风,污染了整个社会风气。1972年5月1日中共中央就发出了《关于杜绝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中“走后门”现象的通知》。《通知》指出,有少数(实际上何止少数)干部,利用职权,违反规定,采取私留名额,内定名单,指名选送,授意录取,甚至用请客送礼,弄虚作假等不正当手段,将自己、亲属和老上级的子女送进高等学校。中央发出这样的通知,可见问题之严重。
第三,不仅高等学校学员的文化程度太低,教学质量无法保证,而且影响到整个教育系统,中小学校也是一遍混乱。再加上“四人帮”利用“一个小学生的日记”大批师道尊严,学校陷入了瘫痪的状态。受害最深的是青少年学生,使他们不仅没有安静的环境学习,而且深受读书无用论的毒害,以为读书不读书一个样。
三、拨乱反正
“文革”以后,拨乱反正,国家要建设,建设要人才。但是当时教育界的混乱状况难以满足国家建设的要求。人们正在忧心忡忡的时候,邓小平提出恢复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主张。这么一个举措,把“读书无用论”的乌云一扫而光,从此中国的大地上重新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
邓小平同志的主张是经过调查研究,周密思考的。早在1975年9月26日邓小平同志主持国务院工作时,在听取教育部周荣鑫部长汇报提纲时就说:“现在有个危机──不读书。”9月27日在农村工作座谈会上又插话说:“现在相当多的学校学生不读书,这也不符合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同志反对的是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劳动,不是不要读书,而是要读得更好。”粉碎“四人帮”以后,恢复各方面的秩序,邓小平同志把恢复科教方面的秩序放在重要位置。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在座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时就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又说:“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 1977年8月,邓小平同志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在会上他讲了六个问题,首先讲了对“文革”前十七年的估计,否定了“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讲了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质量问题、学风问题。他说:“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
当时教育部门思想还不解放。1977年6月29日至7月15日在太原召开的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上还继续提出采取前几年“群众推荐”的招生办法。直到邓小平同志明确指示要恢复高考以后,教育部才于8月13日至9目25日再次召开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招生办法是: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省、市、自治区批准。恢复高考从此开始,全国一片欢腾。这一年报考青年达570万人,高等学校共招收新生27.3万人。这批学生于1978年春季入学学习。
高等学校入学全国统一考试像一股强劲的春风把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一扫而光,使青年人看到了前途,看到了希望。高考至今已30年,高等学校招收学生2000多万人,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目前在岗的骨干几乎都是恢复高考以后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统一高考改变了社会风气,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人才,推进了社会进步,功不可没。
四、深化改革
恢复高考至今已30年。虽然它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它的缺点和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手段,具有公正性、公开性的特点,但它的缺陷也是明显的。首先,一次考试很难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所谓一次定终身,使一些真正有才能的学生,可能因为一次失误而遗恨终身;其次,对教育会起到制约作用,容易束缚学生的思想,把学习束缚在应对考试的轨道上,有些论者认为,当前素质教育难以推行,就是因为有高考指挥棒;第三,由于我国地区发展差异很大,采取全国统一考试的办法,造成地区间的不公平。因此,改革高考的呼声越来越高。
对于高考需要作具体的分析。30年来它的功绩是无可非议的。它的弊端有些并非是高考自身的。许多问题是和社会就业、文化传统、社会思潮联系在一起的。高考竞争的激烈实际反映了就业竞争的激烈。即使近年来因高校扩招,毕业生就业出现了困难,但取得大学学历总比中学毕业的就业机会要多得多。再加上我们文化传统重视高学历,用人单位追求高学历等等社会原因,造成高考的残酷竞争。因而高考成了社会矛盾的聚焦点,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我的结论是,高考一时还不能取消,但要改革。我认为,高考在高等教育尚未普及之前仍然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在我国当今社会上,唯有高考是最公正、最公开的一块净土。目前还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替代。广大家长目前也都认同高考。因此,高考影响到千家万户,改革既要积极,又要稳妥。高考在考试的内容、方式上都需要进一步改革,以利于基础教育减轻负担,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今年有几个省市已经着手改革,如江苏、广东、山东、海南四省都采取单独命题单独考试招生。有些有权自主招生的学校也在尝试改革。上海复旦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值得关注。报名的学生有5800人,初步考试了一下,入围1200个人。然后组织150名教授口试。每个学生口试要经过5名教授,每个教授口试15分钟。也就是说一个学生可以和5个教授谈话,差不多有一个多小时,发挥自己的想法。150名教授用了整整两天时间口试了1200个学生,最后录取了298名。这种做法应该说很周密,通过5名教授的口试,可以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举止仪表等综合素质,同时也很公平、公开,因为你不可以找5名教授去走后门。
但是,自主招生也有空可钻。据报道,针对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这种自主招生口试办法,上海个别高中已经开设个性化辅导班,提前让学生补习人文知识和进行口才训练。企图用应试教育的方法来对付这种自主考试。中国的社会真是了不得,总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管高考怎么改革,学校总有办法来对付!由此想到,思想观念不改变,什么改革都没有用。这种思想观念不仅仅是指教育的思想观念,更重要的是做人的观念,对社会责任感的观念。现在某些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办学不是为了培养人才,而是开学店,用升学率来招徕学生,美其名曰保持名校的品牌,处处用应试办法来对付高考。因此,我认为高考招生的改革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从思想观念入手,要让全社会认识,高考是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不是评价学校的标准。选拔人才人人有责,教育主管部门有责,学校有责,教师有责。教育主管部门有责任公开公正地选拔出真正优秀的人才,学校和教师有责任把优秀的人才推荐给大学,而不能像不法厂商那样想方设法以次充好。有了这种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上下同心协力才能把高考改革好。社会要树立诚信风尚。选拔人才尤其要诚信。
其次,是改革考试的方式。有些省市,改革的力度是否可以大一些。例如上海、北京,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超过50%,高中毕业生的入学率已接近80%。我想这些地区,高等专科学校的招生是否可以不参加高考,取得高中毕业资格就可以录取。这样就可以解放一部分学生。另外,高考是否可以分三个层次:一是基本学业水平考试,考最基本的知识,考试合格者可以升入高等专科学校;第二个层次是高级学业水平考试,按专业门类考少数几门科目,考试合格者可以升入现在所谓二本的学校;第三个层次是重点学校的个别考试或复试、口试。这样,虽然考试的次数多一些,学生可能会增加一些负担,但考试的机会多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会减轻,学生也可以量力而行。当然,缺点是考试的组织工作会很繁重。
第三,除了改革考试方式外,还要改革考试的内容。考试的内容不仅关系到能否选拔到真正优秀的人才,还关系到中学的课程和内容,影响到素质教育的推进。考什么教什么,已经成为学校的潜规则。但是高考的科目又不宜过多,不能课程中的科目门门都考试,那样学生负担会很重,因此这是一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就是要坚持温家宝总理去年教师节与教师座谈时谈到的,考核要综合性、全面性、经常性。所谓综合性,就是要求学生既会动脑,又会动手;所谓全面性,就是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所谓经常性,就是要根据学生长期的学习表现决定成绩。近些年来高考内容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注意到考核学生的能力。
总之,高考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关系到千家万户。高考改革既要积极,又要稳妥,逐步试点,不断研究,特别是要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尽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集思广益。我想凭着中国人的聪明才智,这个问题也一定能够完满解决。我对高考缺乏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因此只能谈点肤浅的意见,供有关部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