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身体里的小岛——诺贝尔医学大师班廷
2007-12-29巫马期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07年6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欧洲坎布莱,加拿大军队与德军激战,双方死伤惨重。医院里躺满了痛苦万状的伤员。忙碌的军医走到一个胳膊和腿受伤的青年床前,说:“喂,孩子,我们必须给你截肢,否则就救不了你的命。”青年坚定地说:“不,不,不能截掉我的胳膊,我宁可冒死的危险也不能失去它。”军医再三劝说,青年仍固执己见:“我也是个外科医生,需要两手两脚来干这一行。”军医只得离开这个“执拗的、硬来的傻瓜”,到别的床前去了。
这位青年人是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廷。他冒了死亡的危险,终于手脚无缺地活了过来。战争结束后,他回到加拿大,在安大略省的小镇伦敦城挂牌行医。可是诊所生意极其惨淡,头一个月只有一个病人来按响门铃。那个月班廷医生的收入是四块钱。为了养家糊口,他在医学院找了一份兼任讲师的工作。
老实说,班廷并非一个医学功底深厚、经验丰富的医学研究者。面对自己所讲的药物学课,他也自感知识有限。但这激起了他那股不向命运和困难低头的劲头,他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备课。有一天,他被要求作一个关于糖尿病问题的报告。没想到,这个他偶然闯入的研究领域,竟会影响到他的一生和千百万人的生命。
直到上世纪20年代初,糖尿病仍被视为一种令人谈虎色变的不治之症。数以百万计的糖尿病人只能无望地等死,“毫无结果地想用挨饿的办法来苟延残喘”。班廷的好友基尔克里斯特医生就是这些将要饿死的病人之一,这个昔日健壮的青年,如今却迅速消瘦,浑身散发出死亡的气息……班廷决心攻克这个难题:找到解决病人胰腺功能缺陷的办法,使他们血液中的糖分重新变成身体所需的热能。
班廷不知疲倦地翻阅有关文献,他留意到有人指出,健康人的胰脏上布满细小的暗点,在显微镜下它们就像海洋中漂浮的岛屿(后来这些细胞团被称为胰岛)。患糖尿病死亡的病人,胰岛缩小很多,而死于其他疾病的人胰岛仍保持原来的大小。有人推测糖尿病的病因与胰岛有关,但实验表明,口服胰腺制成的试剂对治疗糖尿病并无效果。而班廷认为,答案仍然还在这些神秘的“岛屿”中。他相信胰岛确有特殊作用,而胰腺提取物之所以对治疗糖尿病无效,会不会是因为胰腺酶或消化酶将这种抗糖尿病的物质破坏了呢?他想到用萎缩的胰腺(只有胰岛,不合胰酶)来做实验。
他关掉诊所,辞去教职。到多伦多大学找著名胰脏生理和病理专家麦克劳德教授,向教授提出“要十条狗和一个助手”。精明的教授听说班廷想找到一种“减少糖尿病死亡率”的办法,颇不以为然,并且质疑班廷“对糖尿病究竟知道多少”,班廷坦白地说自己一无所知,所以需要一个专门的助手。在他的执拗请求下,教授终于答应给他二间条件简陋的实验室,一位20出头的助手贝斯特,还有那些狗。
后来的事情,已经详细记载在医学史上。通过多次实验,班廷验证了自己的假设:胰岛细胞所起的作用是把多余的糖分变成热能,把这种物质(即后来所称的胰岛素)提取出来,即可治疗糖尿病。随后,在狗身上所做的实验也取得成功。他们一度为无法获得大量的胰岛素而头疼,但顽强的班廷想到牛羊可以提供足够多的这种物质。
剩下的就是那个最关键的问题:胰岛素也可以控制人类的糖尿病吗?
班廷找到基尔克里斯特,为老友注射胰岛素后,紧张的班廷躲到安大略,不敢想象将发生什么情况。电话铃响了,基尔克里斯特急切地说,他已觉得呼吸轻松起来,胃口也恢复了,他迫切希望再打一针那种“救命仙丹”……
麦克劳德教授得悉班廷成功的消息后,搁下其他事情,亲自主持这项工作。胰岛素的研究工作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最后,班廷获得了他应得的报偿,与麦克劳德同获诺贝尔奖。荣誉和金钱纷至沓来,班廷却谦虚地表示:“关于糖尿病,我所知道的一切,可以用15分钟讲完。”他以最低廉价格把专利权让给一家制药公司,为的是救活千千万万的病人。
编辑/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