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音乐教育
2007-12-29冯兰芳孟维平
人民音乐 2007年12期
在我国音乐教育学分类中,分为专业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指基础教育(中小学),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个新崛起的学科,它的理论建设尚处于初创阶段。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
1.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发展开端始于19世纪末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偕夫人于1878年创办的“登州文会馆”(登州即今山东蓬莱),相当于大学程度,设有以唱歌、识谱、编写歌曲为主的“乐法”课 。2.我国普通高校早期的美育思想1903年,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国维将美育列入普通学校教育宗旨。1908年建立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校长经亨颐重人格的培养,提出“德、智、体、美、群”五育教育,设有音乐课程。1912年,蔡元培先生担任教育总长的就职演讲《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将美育列为国民教育宗旨之一,并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①的著名主张,强调通过美感教育来陶冶人的品质。3.我国普通高校最早颁布的艺术教育法律法规1913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在其颁布的《高等师范学校规程》中规定预科开设课程共8门,乐歌被列为必修科目之一,每周2课时,教学内容主要为声乐练习及音乐理论。本科将乐歌列为随意科。1927年,成立艺术教育委员会,出席第一次会议的有蔡元培、林风眠、杨杏佛、王代之、高鲁、周俊、李金发、吕彦直,提出“整理全国艺术教育”等主张。4.我国早期的艺术教育机构1912年,蔡元培先生在他担任教育总长期间成立了艺术教育委员会,并聘请鲁迅先生主管艺术教育委员会工作。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机构的建立是1931年,清华大学成立西乐部。有通过唱片听赏音乐的教学和演奏西洋名曲等实践活动。5.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关于学校艺术实践的第一个文件1940年,教育部颁发《学校课外音乐活动办法》。主要内容有全国专科以上学校应由专门音乐教师负责学校音乐活动,要求各校要在学生中组织多种艺术团体,经常举办音乐比赛或演出活动。每位学生要至少应参加一项与艺术有关的活动,各校应从学校经费中酌拨音乐事业费等②。6.我国普通高校较早开设的音乐课程:⑴ 音乐选修课 1897年浙江大学(前身为“求是书院”)由日籍教师武桥敦义主讲音乐选修课,后来由丰子恺先生兼授音乐课程。⑵ 音乐必修课 1912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在预科课程中设置“乐歌”为必修课,共开设3个学期,每周2课时。7.我国普通高校较早译著的音乐教科书1904年,美国亚克斯福大学的音乐理论教科书被曾志忞译著,定名《乐典教科书》,以供当时中国师范学堂及中学堂、女子学堂之用。8.我国普通高校较早成立的音乐社团1913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组织课外练习军乐的活动,由学生自愿参加,每周3课时。9.我国普通高校较早创作的歌曲1897年,南洋公学师范院(现上海交通大学)由学生张惕铭、姚立人和沈心工作曲的校歌《警醒歌》(张焕纶词)。10.我国普通高校早期培养的音乐人才仅以清华大学为例,有赵元任、黄自、张肖虎等。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普通高校师资队伍:李叔同、萧友梅、刘天华、赵元任、丰子恺、姚锦新、柯政和等。外籍教师有范天祥(美)、嘉祉(俄)、托诺夫(俄)、库普克(德)、武桥敦义(日)等。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今,从总体发展看,高等学校的音乐教育大致分为四个时期:1.1949年建国至1965年,在全国只有极少数普通高校开展音乐教育。2.1966年至1976年 “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高等学校各方面遭到严重破坏。不少乐器、唱片被毁掉,音乐社团停止了活动,音乐机构解散。3.1976年至1985年,1976年至1978年是一个徘徊期。从1978年至1985年,呼唤健康艺术、提倡高雅文化、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成为艺术教育的工作重点,在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中产生了积极的、重要的影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从培养人才出发,受到各级领导普遍重视。4.1986年至今是发展的良好时期,艺术教育逐步走向正轨,艺术教育机构逐步健全,艺术课程的改革深化更加符合普通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艺术对人的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及艺术与相关学科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科的称谓是在1986年确立的。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等院校在1986年8月发起并成立了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会。瞿维、方堃等任首届会长、副会长。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下达了《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教办[1988]025文件);1989年至1998年,国家教委颁发了关于印发《全国学校艺术家教育总体规划》的通知([89]教社科字003号),在《规划》中首次提出要在普通高校开设艺术选修课;后颁发《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的通知(教体[1996]5号)、《李岚清同志与部分音乐家座谈在高等院校提倡交响音乐问题的讲话》的通知(教办1997]32号)和《高等学校〈交响音乐赏析〉教学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体艺厅[1999]7号)等文件,表明了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③
三、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学副修专业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音乐学副修专业教育(1920—1949)1920年北京女子高等专科学校增设音乐体育专修科,萧友梅为科主任,经与赵元任商议,定为以体育为主科的学生必须以音乐为副科,学习成绩按学分计算。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音乐学副修专业教育(1949—2006)(1)音乐学副修专业的教育 始于1978年的音乐学副修专业的教育是指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兼学音乐专业的学习。1978年,出于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现名为首都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实施音乐学副修专业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我国高级外交人才良好的艺术修养。它的教学目的、办学模式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契合点,有相对独立的、系统的音乐课程与艺术实践的各种活动,并以音乐为载体,注重音乐对创造思维与智力的开发,培养具有艺术思维的综合性的创新型人才。设有符合高校音乐教育特点的综合的艺术课程,如音乐鉴赏类、音乐常识类、音乐史学类、音乐文化修养类课程,并有第二课堂专家学术讲座的课程。为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与跨学科研究,音乐学副修专业还成立了“音乐与多学科交叉研究”小组。(2)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副修专业的专科和本科学历教育 音乐学副修专科学历的教育是培养具有艺术思维的创新型科学家和开拓音乐学新的研究领域的办学模式,为我国培养音乐与科技、音乐与人文等跨学科的专门人才开辟了新的道路。1995年,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④在全国首创音乐学副修专科学历教育。除延用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所开设的课程和教师外,还增加了“音乐美学与评论”、“音乐与多学科交叉研究”等研究性的课程。音乐学副修专业的学生还有的考入音乐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成果受到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2002年,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又在全国率先建立起音乐学副修专业本科学历教育。除开设上述专科学历课程外,增设有“音乐构成”、“音乐与文化”、“音乐商业管理”、“音乐工程”等课程。除本校教师外,受聘为音乐学副修专业开办讲座的音乐学者和专家有严宝瑜、姚思源、严良堃、张前、汪毓和、周海宏、王安国、李西安、朱汉城、修海林、谢嘉幸、金湘、储望华、陈其钢等,还有刘新成(历史学家)、陶东风(文艺理论家)、傅溪鹏(文学家)等。
四、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学科现状
2000年以来,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进一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李岚清同志与部分音乐家座谈在高等院校提倡交响音乐问题的讲话》的通知精神,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托北京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全国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会于2000年在北京大学举办首届高等学校“交响音乐课教师培训班”,此次大会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2000年《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颁布并实施,我国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2003年,教育部与国务院学位办为加强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将培训普通高校在职攻读公共艺术教师音乐学硕士学位的任务委托给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同年招收首届研究生。2005年,全国第一个音乐学专业——“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方向统招硕士研究生的学位点在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建立,标志着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学科的建立。至今已有3届共6名硕士研究生专门从事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学习与研究。
五、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学科的理论阐述
1.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学科的定位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音乐学与哲学、美学等学交叉的一门复杂的学科。它的宗旨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研究艺术与人、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培养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2.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理解音乐的本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传承优秀的文化与科学创新精神。进一步开拓音乐学专业中音乐与科技、音乐与人文等音乐与多交叉学科的研究领域。3.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研究对象及主要课题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音乐学的一个分支,属普通音乐教育学范畴。它的研究对象是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主要是通过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艺术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和揭示人与音乐的关系。4.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研究方法(1)音乐本体的研究方法 是实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方法。旨在对优秀的作曲家与代表作品进行科学、客观、深入的学习研究,通过作曲家运用音乐的基本组织手段与表达情感之间的联系,使大学生体验、感受音乐的美和精神内涵。(2)音乐文化的研究方法 立足于音乐的本体,向相关文化拓展,使大学生认识音乐艺术形式在历史进程中的演变、沿革和发展过程,音乐对时代和社会所产生出的深刻影响,理解音乐中广阔的精神内涵。(3)音乐美学与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本质和特性的研究,须深入到艺术实践领域,从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视角,研究音乐对大学生的情感、意志、理想、知识、审美价值取向等诸方面所产生的影响。(4)哲学和史学的研究方法 音乐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由于哲学观点、立场的不同,对音乐的本质视角也不相同。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应将音乐置于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下审视,使大学生学会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去认识、理解事物,从哲学、历史的高度认识音乐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重要价值。(5)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艺术始终折射时代与社会,音乐与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应培养大学生思辨、评价和批判各种文艺思潮的能力。传承先进的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并保护传统文化,使大学生的审美价值取向对社会文化起到引领的作用,并对推动社会的进步产生重要的影响。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这个新的学科的崛起经历了百余年几代人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它必将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①1917年《北京神州学会讲演词》,刊载《新青年》第3卷第6号(1917年8月出版),《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1983年4月出版。
②《艺术教育重要法令》第12页。
③冯兰芳《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回顾与展望1978—1998》,《人民音乐》1999年第12期。
④2002年更名为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冯兰芳、孟维平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