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多媒体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2007-12-29鲍丽杰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7年9期

  处理好多媒体演示与学生动手活动之间的关系
  
  在数学教学中,多媒体强大的演示功能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投影、动画、音响等多种信息传递,优化了教学过程,但是过分刻意追求多媒体教学,势必忽视教师的示范作用,忽略教师的体态语,以及其他教学手段对教学的辅助作用,如实物模型演示等。更为突出的是只重视计算机的演示功能,会忽视学生的动手活动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一种体验过程,没有学习的内在体验,便无法形成能力。学生要获得内在体验就必须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动脑、动眼、动口,多种器官协调活动。不少教师在教学时过分强调多媒体的演示功能而忽略了学生的动手活动。例如:y=sin(ωx+φ)的图像课件,如果教师在演示之前要求学生用五点作图法作出y=sinx和y=sin(ωx+φ)后,再演示,学生有了作图的体验,对软件的演示就会确信无疑。
  
  处理好电脑投影与板书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黑板能让教师完成演算、表述教学的全过程,即写即擦,随时改正,学生也可板演,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补充板书,这样的教学不仅方便、快捷,而且有效。但是,由于现在大部分地区实现一人一机的教学条件还未成熟,所以,板书的上述优越性计算机无法代替。那么,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如何用好黑板?板书主要有哪些内容?笔者认为,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板书不可缺少,板书应保留一节课的主题结构,如课题、定义、定理及其证明过程、例题的分析、演算过程,学生对教学过程提出的新见解、新方法。总之,板书应给学生清晰的知识线索,除此之外,教师在板书时也要给学生留下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留下反思、发问的时间和机会,这是过程性教学不可缺少的。
  
  处理好多用与少用多媒体教学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固然有其不可估量的优越性,但也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在教学中,选用多媒体教学必须针对教材自身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有的放矢。作为教师,应该对适合用多媒体的内容加以精选。就高中数学教材来说,代数中的函数图像和性质,三角函数特别是正、余弦函数的图像变换,数列极限的有关应用,某些含参数的方程和不等式等问题都是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好素材。此外,一些数形结合的习题也是多媒体的素材。
  但是,有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过分夸大其功用,从引入开始到教学内容、练习,再到练习答案,全部由多媒体显现。教师几乎不动用课本,学生基本不接触教材,一切都跟着多媒体转,这是违背教学规律的。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应注意该用则用,切忌“黑板搬家”。不能整堂课充满影视画面,教师应该明白过分热闹的画面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会喧宾夺主。